周恩来与乌兰夫深厚的革命友情

周恩来与乌兰夫深厚的革命友情

周恩来是我党和新中国的缔造者之一、开国总理,乌兰夫是伟大的蒙古族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长期的斗争和建设岁月里,两人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情。

乌兰夫,曾用名云泽、云时雨,“乌兰夫”蒙语是“红色之子”的意思,1906年12月23日出生于内蒙古土默特左旗塔布村一个蒙古族家庭。乌兰夫曾担任内蒙古共产党工委书记、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席、内蒙古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共中央华北局副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在我国少数民族干部中,像乌兰夫这样担任过如此多的党和国家领导职务的人绝无仅有了。1955年乌兰夫被授予上将军衔、一级解放勋章,成为我国第一个蒙古族高级将领。他的人生因而充满了光辉而传奇的色彩。

乌兰夫第一次见到周恩来是在1928年夏天,当时,他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做教学翻译工作。周恩来是在莫斯科参加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后,到中山大学去看他们的。1928年是大革命失败后的第二年,全国到处都是白色恐怖,革命处于低潮。当时在莫斯科的一批革命青年忧心忡忡,大家关心着中国革命。在那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在莫斯科召开六大,党的主要领导人周恩来去看望大家,青年们的心情自然很激动。周恩来和大家一见面,就像久别重逢的亲人一样,关心地问这问那。他简要地向大家讲了六大精神和国内形势,问过了大家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以后,就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希望大家学成回国,为中国革命贡献力量。他的话虽然不多,但是给了同志们很大鼓舞。在交谈中,有人告诉他,云泽(即乌兰夫)等几个青年是蒙古族,他的目光马上集中到了几个蒙古族青年身上,并带着微笑说:“噢,你们是蒙古族,好极了!好极了!”他这样的格外关注,使几个蒙古族青年有点拘谨,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过后他们都为没能跟周恩来多说几句话而感到后悔。周恩来与大家交谈时的深沉目光和亲切关注,长久地回荡在乌兰夫的心底深处。他想,周恩来为什么对我们几个蒙古族青年那么关注?很显然是把我们看作少数民族的革命代表,着眼于整个蒙古族乃至全国各少数民族。他的关注,饱含着对少数民族青年的无限希望。于是,乌兰夫经过反复思索,萌发出了请求回国,投身到国内艰苦而又炽热的革命斗争中去的想法。经过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同意,1929年乌兰夫回到了国内,在内蒙古西部地区坚持地下斗争,后来又开展了建立蒙古族武装的斗争。

1942年,乌兰夫在延安又同周恩来见面了。这时,乌兰夫在中央党校学习,周恩来是从重庆回延安参加整风运动的。见面后,周恩来说:“云泽同志,你的情况王若飞同志已经给我讲过,我都知道了。”他接着又说:“你回国后,在绥远地区(内蒙古西部地区)做群众工作,做军队工作,还抓了武装斗争,为党培养出了一批蒙古族干部,干得很好嘛!”乌兰夫谦虚地说:“这些事都是按照党的指示做的,特别是王若飞同志在绥远期间,代表中央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很多重要指示和具体指导。过去工作中取得的这些成绩,是蒙、汉两族同志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奋斗的结果。我的工作还做得很不够,同党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周恩来说:“赢得抗战胜利还要进行艰苦斗争,中华民族在危难中,我们肩上的任务还很重,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把工作做得更好。”

建国后,周恩来对乌兰夫也非常关心。在20世纪50年代的一些重要会议上,周恩来总要让乌兰夫发表意见,并很尊重他的意见。1957年在青岛开全国民族工作座谈会时,周恩来全面透彻地讲了我党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和政策,乌兰夫已不准备再说什么了,可是周恩来一定要他再讲一讲。于是乌兰夫就讲了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几个关键问题。还有一次是在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行政区域问题时,周恩来从历史到现实,从全国到广西,作了入情入理、令人信服的讲话,但他最后还要乌兰夫再讲一讲。在他的促使下,乌兰夫就按照中央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方针和政策,集中讲了把原广西省的行政区域全部划为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周恩来对乌兰夫的这两次发言都说了很多鼓励的话。

“文革”中,乌兰夫长期被“监护”。1973年党的十大召开前,经过周恩来多方努力,终于恢复了乌兰夫的自由,让乌兰夫回到了北京。事后乌兰夫才知道,周恩来为了让他参加十大并选为第十届中央委员,曾据理力争,纠正和批判了说乌兰夫“反党叛国”、“搞分裂”等一切诬蔑不实之词。他还特意提到1945年10月中央派乌兰夫去苏尼特右旗解决那里搞起的一个所谓“内蒙古共和国临时政府”的问题,说乌兰夫是“单刀赴会”,并说:“在抗日战争刚刚胜利,国内国际形势十分复杂的情况下,乌兰夫同志能不顾个人安危,敢于只带几个人去同那个搞分裂活动的‘政府’展开面对面的斗争,并取得了胜利,这是很不容易、很了不起的事。”那时“四人帮”还在台上,周恩来是冒着很大风险为乌兰夫伸张正义的。“四人帮”给乌兰夫强加上“反党叛国”的罪名,本欲置他于死地,如果不是周恩来的保护,真不知葬身何地,更谈不上重新出来工作了。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