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与乌兰夫深厚的革命友情(2)

周恩来与乌兰夫深厚的革命友情(2)

乌兰夫生前每想到这件事,都感到对周恩来有一种无法报答的感激之情。周恩来对乌兰夫的这种关心和爱护,已远远超出了个人情感,而是他对所有民族干部和少数民族的关心和爱护。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之一。在制定和实施这一政策中,周恩来是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内蒙古自治区的建立,是党的这一基本政策的第一次实践。1947年3月23日,中央批准建立内蒙古自治区的电报指示,就是周恩来根据中央集体决定精神亲自起草的。

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时,解放战争正在激烈进行,我国大部分地区尚控制在国民党反动派手里,内蒙古也只是解放了东部大部和中部的部分地区。在这样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确立和实施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建立内蒙古自治区,对增强我国革命力量,推进解放战争,扩大解放区,加强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都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个问题上,充分体现了中共中央领导人的政治远见和革命胆识。而周恩来起草的中央电报指示,就是这种精神的具体体现。电文中,除表示同意建立内蒙古统一的民族自治政府外,还明确指出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并非享有独立主权的国家政府,内蒙古自治区仍属中国版图。同时,对内蒙古自治区与各解放区的关系、党的工作、政权建设、军事斗争,以及有关民族区域自治的其他问题,都作了明确指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后,根据这一电报指示精神制定了自治区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它不仅在内蒙古的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我国革命发展中解决全国少数民族问题积累了经验。

周恩来一向认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在划定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域时,起了非常重大的作用。1947年5月建立内蒙古自治区时,虽然中央对其辖区已有总的设想,但那时乌兰夫他们只控制着内蒙古东部和中部的部分地区,客观上还不可能形成真正完整的内蒙古自治区。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内蒙古地区陆续解放,明确内蒙古行政区域的问题就提到了日程上。

1949年初,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期间,党中央讨论了这个问题。当时,周恩来曾把乌兰夫整理的一份有关内蒙古基本情况的材料批发给与会同志。党中央提出恢复内蒙古历史上的本来面貌,逐步实现内蒙古东西部的统一。自治区领导机关先由乌兰浩特搬到张家口,待绥远解放后移至归绥(即今呼和浩特)。按照党中央的这一意图,也就确定了内蒙古的行政区域。这一意图的含意很明确,就是撤销热(河)、察(哈尔)、绥(远)三省,形成东西部统一的内蒙古自治区,以彻底改变国民党及历代统治者对内蒙古实行分割统治的状况。这样做既符合内蒙古的历史情况,也符合内蒙古地区蒙古民族和有关地区各民族的利益,深受蒙古族和其他各族人民的拥护。但是,当时也有少数人不理解,以各种借口拖延这一问题的解决。周恩来深刻理解各族人民的心情,坚定地贯彻了党中央的意图,并为贯彻实施这一意图耐心细致地做了大量思想工作。有一次乌兰夫去见毛泽东,一见面毛泽东就问乌兰夫:“你搬家了没有?”乌兰夫说还没有搬。毛泽东听了感到奇怪地说:“怎么!你们还住在张家口?”乌兰夫汇报说还有人不理解,需再做做工作。由于毛泽东对此事态度非常坚定,乌兰夫就把情况报告了周恩来。周恩来说:这个问题是中央已经定了的,毛主席也说过了,按中央定的办,我再做做工作。经过周恩来多次耐心地谈话,终于做通了有关同志的工作,这个问题才最后得到了圆满解决。1952年夏天,内蒙古自治区领导机关才由张家口迁到了归绥。后来又在周恩来的关心和主持下,经过几次区划调整,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域才形成了今天这个样子,做到了党中央要求的“恢复内蒙古历史上的本来面貌”。

周恩来重视民族工作。十年浩劫中,林彪、“四人帮”两个反革命集团肆意践踏党的民族政策,把中央一级所有民族工作机构都一扫而光。大量民族工作问题无人过问。周恩来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虽然当时他病情很重,但却放心不下。在那种复杂情况下,他经过多方面考虑,下决心提出先在全国人大常委会设立一个民族政策研究小组,并且提出“组长还得乌兰夫同志当”。这个研究小组设立后,乌兰夫没有辜负周恩来的关心和信任,尽心尽力地把工作做好。当时民族政策研究小组连乌兰夫在内只有7个人。虽然那时“四人帮”还在台上,民族工作很难做,但是,毕竟有了一个民族工作的机构,不管怎么样,这方面的问题总算有人管了。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为逐步恢复民族工作机构,为正常开展民族工作创造了基础和条件。后来中央还任命乌兰夫为中央统战部部长,把这个小组一直带到了中央统战部,使得我们国家的民族工作有较好的连续性。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