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折腾经典的N+1种手段(2)

盘点:折腾经典的N+1种手段(2)

旧瓶装新酒型

聪明的主创晓得简单复制或批量生产都是没有出路的,要观众买账,还得“搞搞新意思”。翻拍经典剧目,除了演员一代新人换旧颜,还有什么可以令人眼前一亮呢?

首先是情节。当年何冀平初到香港,被圈内人劝谏:“香港米贵,居大不易”。《新白娘子传奇》的创作仿照西方,写一集拍一集,所有场地、设备、演员都在那里等着,编剧要是断顿,后果不堪设想。幸而她话剧编剧出身,功力深厚,结果反倒似白居易:“有此好剧本,在香港居住就容易了。”电视剧拍成后轰动一时。如今再看,本来时髦的特效稍嫌落伍,但想象力丰富、在情在理的情节和精心打磨的台词却十分经得起岁月推敲。相形之下,2011年电影版《白蛇传说》也是打着特效的旗号,却浑然不知导演目的何在,直把情爱、妖兽、武打、特效乱炖成了一锅粥。

再来是人物性格。非独中国,国外也早就有过翻拍经典的先例。2007年,由裘德·洛和迈克尔·凯恩主演的《足迹》(Sleuth)即改编自1972年迈克尔·凯恩和好莱坞老牌影星劳伦斯·奥利弗主演的同名影片。当年担任编剧的安东尼·沙弗(AnthonyShaffer)是推理小说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和大导演希区柯克的御用编剧,带有非常明显的个人风格:138分钟的电影里几乎有100分钟都在念对白,台词设计精巧,犀利刻薄有余,台上只见劳伦斯与迈克尔两人你来我往,针锋相对,像展开一场辩论赛,两张嘴不得消停。而新版却主打悬疑风,用更为缓慢的节奏营造诡异气氛,情境大不相同。迈克尔·凯恩更在前后两部戏中分别出演中年和老年角色,前后来了个互换,对照来看,别有一番风味。而荣获79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无间行者》,也是改编自港片《无间道》。实力派影星杰克·尼克尔森和莱昂纳多硬是把香港警匪片演出了西部风。

气势也是重要的创新。1999年,金庸只收一块钱便把《笑傲江湖》翻拍权卖给央视,放心任由张纪中拍摄。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厚此薄彼的原因不只在于“TVB经常将剧情加很多改动,所以要多收一点”,更是让自己的作品改编从此摆脱了TVB式的小格局。张纪中对人物的塑造和节奏的把握如何另当别论,但起码他把演员们带离了邵氏的摄影棚,迈向更广阔的大山大水。宏大的风格受到了新一代观众的认可,新船下水,试水成功。

如今3D当道,特效盛行,“科技流”正是时兴,不少翻拍剧便顺势而上,拿出“特效”作为卖点。陈嘉上的《画皮》将魔幻风带进古典名著,一张人皮下涌动着千万条蛆虫的场面震撼人心。其实早在1966年,邵氏电影公司就曾拍摄过《聊斋志异》中的这则小故事,由著名演员鲍方导演,高远、朱虹主演,当年的宣传海报甚至吓倒过不少路人。其后的1993年,胡金铨导演《画皮之阴阳法王》,将这个故事再次搬上银幕,主演是大家熟悉的郑少秋、王祖贤、午马、洪金宝。但现在时隔多年,记得这两部电影的观众屈指可数,陈嘉上版《画皮》便成了王生与女鬼故事的最佳代言。

同样在特效流中尝到甜头的还有去年年初风流一时的《3D肉蒲团之极乐宝鉴》。在90年代初,香港曾有过一段三级片热潮,许多高质量情色片都在当时应运而生,其中最著名的当数1994年由麦当雄、萧若元联手炮制的《玉蒲团之偷情宝鉴》。不同于以往三级片给人留下的粗制滥造、色欲当道印象,此片制作上乘,画面精美,气韵连贯,在三级片票房史上堪称前无古人,一直被奉为香港三级片经典之作。其后还有《玉蒲团之玉女心经》、《玉蒲团之官人我要》跟风出世,借着第一部的口碑,也成了票房的宠儿。本来三级片拍到90年代末已经式微,不想在3D技术的推波助澜下,再度兴起,成为城中话题:2011年,香港“一元制作室”请来带有1/4德国血统的日本AV女星原纱央莉助阵,《3D肉蒲团之极乐宝鉴》在香港上映的第一天,就击败了詹姆斯·卡梅隆的3D巨制《阿凡达》,拿到278万港币的票房,潘多拉星球的旖旎终不敌人间美色。

但是最终,《画皮》在第28届金像奖中只摘得最佳摄影奖,《3D肉蒲团之极乐宝鉴》也并未能超越当年《玉蒲团》的江湖地位。时髦的东西总伴随着时间上的限制,一时风头无两的,也就最容易过时。翻新剧若想要超越经典,恐怕不只是搞点新意思就能成事的。旧瓶装新酒,关键还得看新酒的滋味。若能符合时代的审美和价值取向,赋予老剧新的内涵,当代味蕾方才乐于接受;如若不然,则进步的徒有技术。像谁说的:“我们这个时代很多东西都在进步,但人却经常缺席。”

尾大不掉型

翻拍剧容易走红,往往因为经典剧作有着非同一般的群众基础和集体回忆,座下教众甚多,只要有人揭竿,就不怕没人起义。而四大名著却不常有人敢碰,究其原因,不是资金不够,也非演员难寻,而是群众基础太过深厚,尾大难掉。任你再怎么创新,也不可能让宝黛合卺、瑜亮结义、孙猴子翻出五指山、一百单八将自立为王不是?

名著是什么?名家手笔、架构严密、环环相扣、细节丰富,莫说一般编剧“拖不动,踅不转”,下笔无门;就连其中的价值观,也经过几朝几代老百姓反复确认,都是板上钉钉的事儿,又有多少余地让主创们去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呢?

但这几年,电视屏幕上却迎来了四大名著80年代后的第一波翻拍热潮:李少红拍《红楼》,高希希染指《三国》,鞠觉亮重拍《水浒》,《西游记》也迎来了张纪中更大手笔的新版。目的无他,最重要就是,和老版“不同”。就为了这“不同”二字,各位导演们真算是机关算尽。

李少红请来了叶锦添,《红楼梦》里人一身行头全部换过,结果“铜钱头”、煞白妆容、阴惨气氛却频频遭讥,“红楼梦”突变“红雷梦”,贾府上下险变“西山一窟鬼”。但如潮的恶评并未影响电视剧的热销,新版《红楼梦》被各大卫视联手买断播出权,日进斗金。

张纪中则花重金打造怪力乱神九九八十一难,光猪八戒的头套就是一掷500万。较之前作,最明显的胜利在于玄奘:唐僧从来都被塑造成白白净净、懦弱无为的形象,老版里甚至一个随从都不带就上路取经去也,若不得猎户搭救,一早葬身虎腹,哪还轮得到各路神仙出马考验取经意志。而新版里黑黑瘦瘦的聂远无疑更符合玄奘本人的精干。至于沙僧,也不再是那个扛着行李,只会反复重复“大师兄,师父让妖怪给抓去了”的老好人。但新版《西游记》在故事表达方式上如此平庸,而所谓花了大价钱的特效在一开播就已遭观众恶评。

四大名著的改编、翻拍之所以难,不只是珠玉在前,更是因为,有多少人在看,就有多少人在等着挑刺。编剧自以为读了五十遍原著便很下功夫,不曾想民间更有那读过百遍千遍、情节细节烂熟于心的,张口即是“错、错、错”。

功过是非自有论断,而一部翻拍片最不想收到的效果便是:“当观众看完新片以后,反而更加惦念老版。”新版翻拍得越差,老版越是经典。从这个层面来说,四大名著的翻拍几乎全军覆没。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