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激励的理论不止上述六项,还有诸如麦克莱兰德的需求理论,克里斯阿吉理斯的成熟理论等,理论之所以称其为理论,多半在理论产生的时代起到了它应有的作用,并在某些地方得到了验证,从而人们才把它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但世易时移,时过境迁,只要有人存在的地方,一切都将变得不可预测。所以,做为企业管理者,切忌拘泥于某种理论,一切还要从实际出发,从人性的需求出发,从企业的观察出发,合理采用激励理论,采用科学的激励方法,遵循激励的相关原则,才能达到组织的目的。
四、激励方法
科学的激励方法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反之,则可能造成事倍功半的结果。激励方法主要有内外激励结合法,正负激励结合法,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法。
1、内外激励结合法
内激励来源于人的自动力,主动性,表现为对工作或事物本身的浓厚兴趣,主要由满意因子或激励因子构成,动机来源于成就感,认同感,责任感,能力提升感等;外激励来源于外界事物的刺激,如公司制度、环境、政策、薪水、工作条件等,做为企业管理者采用内外结合法时,要以内激励为主,外激励为辅的原则。因为只有内激励产生的动力才能更强,更持久。管理有一句话讲得好,“当一个人决心做某事时,他会千方百计寻找方法突破;当一个人不想做某事时,他会寻找一千个理由为自己开脱。试想一位教育工作者,看到自己的学生成长为栋梁之才,会怎样地激动和兴奋?一个学生,当他解出了一道难题时,他的欢欣鼓舞之情并不来源于老师所给的优良成绩,而是攻克难关,掌握知识的欢乐。内心所引发的内激励,会产生一种持久性的作用。而由外酬所引发的外激励是难以持久的。
2、正负激励结合法
所谓正激励是指一个人的行为符合企业的需要时,通过奖赏的方式来鼓励这种行为,以达到持续和发扬这种行为的目的。而负激励就是指当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企业的需要时,通过惩罚的方式抑制这种行为,以达到减少或消除这种行为的目的。正负激励的实质都是对人的行为进行强化。不同之处在于二者的取向恰恰相反。正激励起正强化的作用,是对行力的肯定,负激励是对行为的否定,起负强化作用,正负激励相结合要以正激励为主,负激励为辅进行结合实施。奖惩是管理的必需手段,但要用之有度,才能相辅相承,相得益彰。
3、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结合法
物质激励作用于人的生理需要,是对人物质需要的满足。精神激励作用于人的心理方面,是对人精神需要的满足。人不仅有物质上的需要,还有精神上追求;不仅想吃饱、穿暖,还有自尊心和荣誉感。所谓精神激励就是从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出发,对人的心理施加必要的影响,从而产生激发力,影响人的行为。精神激励多以表扬和批评、记功和处分等形式出现它做为激励的一种重要手段,有着激发作用大、持续时间长等特点。所以,要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法时,应以精神激励为主,物质激励为辅的原则。
五、激励原则
综上所述,对于上述三种方法,无论是单一采用还是综合采用,都要遵循以下原则:
1、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相结合原则:在激励机制中,组织目标能够保证激励不会偏离方向,因此,在目标设置上一定要体现出组织目标的要求,同时目标设置还必须能满足员工个人的需要,否则不能达到有效的激励目的。
2、明确性原则:主要包括三层含义
1)激励表达明确:激励的目的是让更多人知道“需要做什么”和“必须怎么做”,如果激励表达模糊不清,就失去了引导的意义。
2)激励要公开:有利于对激励的公正性实施监督和约束。
3)激励实施要直观:实施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时都需要对它们的指标、完成情况和给予奖惩的方式进行直观表达。因为直观性与激励的心理效应成正比。
3、灵活性原则:不同的员工,渴望满足需要的类型、层次不同,对甲员工能够形成激励的措施了手段,对乙员工却未必有用或者作用很小,甚至还有可能起到一些反面作用。因此,了解和掌握员工不同时间的需要层次和需要结构的变化趋势,有针对性地适时采取灵活激励措施,才能收到实效。
4、公正性原则:激励的公正性要求激励员工时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恰当地进行激励,公正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应进行严格而认真的民主评议与考核
2)必须反对奖励中的平均主义
3)组织对所有员工必须一视同仁,不能视职位高低来激励、不能以感情代替政策,以偏见代替标准,失去了激励的公正性,真正的激励就不存在。
有人把战略联盟、流程再造、标杆管理做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三大管理工具。笔者认为激励管理可以做为第四项管理工具,因为所有的管理归根结底都是对人的管理,所有的问题都是人的问题,好的激励会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做为管理者如果能运用好激励工具,相信一定会取得理想的成绩。
彼得·杜拉克说:“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的逻辑在于结果而不在于过程,其唯一的权威就是成就”。好的公司必有好的激励制度,这样才会吸引优秀的人才,好的激励来源于实践。让我们用脑去思考、用心去感悟、用行动去证明。我们的实践会创造神奇的激励,而我们的激励一定能创造经营奇迹。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