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想打但面临一些限制
以色列希望美国能采取或者与其协作进行军事行动,甚至可能单方面展开军事攻击。主要是因为以色列不允许对其有敌意的伊斯兰国家拥有核武器,因而其摧毁伊朗核设施的意图强烈,且比美国更加紧迫。
回顾历史也可发现,以色列曾多次主动打击其他中东国家的核设施:1981年其发动“巴比伦行动”,摧毁了伊拉克巴格达西南部由法国援建而即将竣工的核反应堆;2007年又发动类型类似的空袭,摧毁了叙利亚东部代尔祖尔地区的核反应堆。而最近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也表示,以色列采取军事行动的时刻“即将来临”,最早在4月份就将对伊朗核设施展开攻击。
然而,以色列仍然面临着一些限制。第一,美国并不愿意采取军事行动,以色列不是没有失去最大的支持的可能。第二,贸然攻击伊朗可能导致以色列在国际上被孤立。以色列因为巴勒斯坦问题致使其国际地位受到蚕食,在此基础上,对伊朗发动军事行动会让其在国际上更加孤立。第三,不同于伊拉克和叙利亚,伊朗的核设施更为分散,而且全力戒备。同时,与伊拉克和叙利亚引进核反应堆不同,即使空袭成功,伊朗自主掌握的核技术也不会灰飞烟灭。第四,如果空袭成功,伊朗可能会采取极端的报复行动。
逊尼派当政的国家:担心美国与伊朗重新交好
其他中东力量主要是以沙特为代表的逊尼派当政的国家,它们并不反对西方进攻伊朗。伊朗作为什叶派掌权的国家,长期以来与多数逊尼派阿拉伯国家不那么和。因此,出于对自身安全和势力范围的考虑,这些国家非常担心美国与伊朗能够重新交好,而威胁到其在中东地区的势力范围。
从伊拉克撤军的行为已经使得沙特等国开始担忧美国维护该地区稳定的能力,而伊朗和美国如果真能成功谈判,将把这些国家置于一个有点糟糕的境地。而反过来如果西方进攻伊朗,伊朗的势力将大大缩小。如果伊朗继伊拉克之后走向衰落的话,中东地区将完全是他们的势力范围。
因此,只要伊朗不越过美国和欧盟的“红线”—— 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或在核武器研发上取得关键进展,美国和欧盟不太可能将本轮制裁升级成其在该地区的第三场战争(如果利比亚内战不算美国参与的话)。伊朗本身则不大会首先挑衅,招致战乱之祸。然而中东外部势力,特别是以色列和其他中东国家的鼓动或者是率先行动也可能使得美国不得不卷入其中,因而为局势增加了不少不确定性。
(何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黄懿杰: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纪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