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孙学工: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政策走势(7)

如何判断经济增长速度是合理的?

刚才说了很多价格,因为去年确实物价是我们宏观调控最主要的首要任务,经济增长去年是相对放在第二位的程度,我们看去年经济增长从全年来看是增长了9.2%,孤立看这个数字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如果把它连起来看的话,就是我们看中国整个GDP的变化情况。这个6.6是什么时候?是我们金融危机的时候,金融危机最严重冲击我们的时候,我们的经济增长是降到6.6%,你再往左边延伸的话,大约07年的二、三季度也是,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多高呢?是14%,就是说差不多在一年半的时间里,我们经济增长率实际是下降了一半,可见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还是非常大的。现在回过头来,大家觉得当时出台四万亿,包括十万亿信贷,这些政策是不是有些过猛了?如果处在当时的环境下,应该说形势确实非常严峻。但事后看,可能就是说力度再小一点,问题也不会是特别大,给现在造成的问题也会小一点。但是在当时那种环境下,还是很难做出那么准确的判断,这是社会科学、经济学和我们自然科学非常大的差别,因为它精确化、精良化的程度不会那么高。国外近几年经常说一句化,经济学不是火箭科学,它还是没有那么精确的。

我们的复苏的步伐确实非常高,就是对当初形势的估计,整个实际经济复苏比我们当初预期的好,所以这个整个的复苏都非常快,很快就要一个高点上。到这个高点以后,我们看到持续的降落,刚才9.2是怎么来的?就是后面这四个数加起来的平均,到了这样一个水平。

我这里画了两条线,这两条线为什么这么重要呢?就是经济增长你怎么判决它是合适的?什么叫过快、什么叫过慢,它得有一个标准。我刚才也听书记介绍,咱们实际上就是和很多测量提供标准的,测量判断首先要有标准,对经济也是一样的,首先要有一个标准,但是我们标准不是那么精确。9到10,现在大家普遍认为还是中国经济比较适度的增长区间,如果高于它,可能你通货膨胀的压力就比较大,低于它就会产生别的问题,比如失业,甚至价格下降这些问题。去年整个趋势,整个经济增长是往下走,往下的幅度又不是说特别大,应该说一个比较平缓的下降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它还是基本保持在我们所谓的适度的增长的区间当中去,所以说这样一个增长率,应该说我们基本上还是比较满意的,尽管说有很多问题在里面,但是它这个状况还是可以接受的状态。这是我们去年整个经济增长的变化的过程。

经济增长你又可以把它分细看,经济增长是什么东西?如果从生产的角度,因为经济增长实际上可以分很多不同的角度来看的。刚才我们讲收入,收入也是一个角度,看看这个政府的收入涨了多少,居民的收入多涨了多少,企业的收入涨了多少,这个构成了整个经济增长。也可以从生产的角度,我们农业生产的多少东西?工业生产了多少东西?服务业生产了多少?从这个生产或者产业的角度,应该说中国现在的经济增长统计主要是依靠生产。各种测量的方法得到的结论,从理论上说,如果在一个非常完备的统计环境下,它不同的方法得到的结论应该是一样的。但是实际生活当中,刚才我说了,包括你收入资料的获得,你并没有很多很好的方式,你是那种取得资料的方式决定了它有误差在里面的,这些数据之间并不完全一致,但是你必须找出一个标准来。我们现在的标准还是用生产,用生产来看,去年农业的增长还是不错的,它是提高的,工业和服务业是下降的。具体的数据我就不说了。

中国的生产当中,我们农业因为占的比重很小,它的变化不会影响我们的趋势,我们是工业和服务业占的比重比较大,特别是工业,影响我们整个经济运行的最主要因素。刚才说经济增长,我们可以从生产的角度来看,也可以从收入的角度来看,另外还有从需求或支出的角度来看,就是你一个产品生产出来以后,这个东西是用于你干什么?最终产品的使用,你中间还有再加工的产品不算。这些产品的使用只有三个途径:第一个是消费,我们生产出来的面包、牛奶供我们消费掉了。还有一个用途是投资,就是说我们生产出来的钢铁、机器设备,这些用来建一条高速公路也好,建一个工厂也好,包括一个实验室也好,这些都是投资,它的价格不会说一年或者两年就消失了,它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这是投资。第三个就是出口,我们经常说的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就是这个东西的最终用途。

为什么需求在宏观分析当中,看经济形势当中作用是比较大的呢?我们实际统计是依据生产。但是在实际中,可能大家从新闻里听到比较多的是投资、消费、出口,为什么它在分析当中重要性是比较大的呢?主要说作为中国现在的情况,包括一些大国的市场经济体,都有这样一个特体,生产在短期内是由需求决定的。因为短期之内我们工厂,我们这些设备,生产能力是很难发生变化的,我们说这个月和上个月比我们生产就发生很大变化,生产能力实际上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是那个生产量经常发生很大的变动。这个工厂生产能力比如是一千套电视的生产能力,但是你要看他很少或者始终保持地这个水平,它经常是五百台、六百台,有时候高了也可能超过一千台。所以影响它短期生产的主要就是需求,就是有没有人要它这个产品,如果有人要它就可以竭尽全力,甚至很短时间也超过设计的生产能力;但是没有人要的话,甚至停工。所以短期内影响它就是需求的因素,你看经济短期内是往上走还是往下走,你要看看需求怎么变的。长期来看,还是生产决定的,四年、五年以后你的经济应该是多少?那是和你工厂增加多少、你的电场增加多少,那些因素决定的。

如果从需求这个角度来看,应该说去年也是我们说的三大需求,它的速度都有所放慢,但是它放慢的程度和刚才总体的经济情况有相似之处,保持在一个相对比较正常的圈里面。包括我们消费,实际上去年也是受通胀的影响,也是有一定的降低的。出口就更加明显,刚才讲危机之后,经济复苏是非常强劲的,这个强劲的背后很大程度是我们出口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去年来看,我们10年的出口增长是30%多的增长速度,去年速度就慢慢的下来了,到了20%多。简单说一下,去年的整个经济形势就是它是在有序回落当中,经济增长是在回落,但是保持一种比较议定的增长,增长速度还是适宜的。物价过快上涨的势头是得到了初步的控制和扭转,特别是进入今年以后,物价下行的速度,这个涨幅下降的速度更快了。但是另外一方面,现在经济当中还是积累了很多的问题和风险,这些问题和风险,特别是今年的经济工作当中是要加以处理的。去年为什么出现这样一个形势呢?这个里面应该说是刚才讲物价的时候也说了一些,是国内外很多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综合作用的结果。首先就是政策调整因素,我们知道去年我们出台了很多的宏观调控的政策,我们货币信贷政策,大家有耳闻,去年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特别突出。为什么融资难?就是因为我们管住银行的信贷,不让银行那么大规模的放贷,整个社会的资金就缺乏了。另外就是政府投资放慢。刚才讲需求里面投资在中国,我们中国经济叫投资驱动性的经济,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投资当中有非常大的一块是政府投资,我们先不论好坏,从现实情况来看,政府投资是在整个投资当中还是占了相当的比重的,去年我们政府投资实际也是放慢了,这个放慢也是跟我们政策调整也很大的关系,特别是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做了很多的约束。

责任编辑:杨婧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