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利益集团阻力 建立新的改革推进机制

破除利益集团阻力 建立新的改革推进机制

“十二五”规划提出,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稳中求进”作为2012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强调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回顾我国经济发展历程,分析当前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可以看到,应对美欧债务危机冲击和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都依赖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性推进。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1978-2010年间,我国经济年平均增长接近10%,创造了“中国经济奇迹”。成就的取得,正是在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始终抓住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体制性障碍,坚持由下而上、自外而内、渐次深入的体制改革,不断释放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从而实现了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当前,受美欧债务危机冲击,全球经济复苏步伐放缓,我国出口增长呈现下降趋势;国内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了前一阶段的高速发展后进入调整阶段;人口结构、劳动力供求、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空间与潜力等经济基本面发生变化。短期需求收缩与潜在增长率下降相叠加,经济增长面临下行压力。在国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已经不是短期宏观经济政策和外延式增长所能解决的,必须从体制、机制等方面入手,通过改革的实质性推进,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同时,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和新的竞争优势。

从中长期看,发达国家综合实力明显占优和发展中国家积极追赶对我国经济发展形成双重挤压;有效提升产业的价值链,在全球产业分工和重组中占领制高点;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缓解资源环境约束和碳排放压力;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全球治理机制的重构;等等,都需要抓住和利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并在相关重点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才能有效应对上述挑战,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涉及国民经济结构的一系列重大调整。就其战略重点而言,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二是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三是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简而言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就是要建设消费型、服务型和创新型经济。

建设消费型经济,需要改革现行国民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劳动所得占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比重,以提高广大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的购买能力;需要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等,有效增加居民的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的比重;需要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统筹城乡、覆盖全社会的保障体系,以改善居民消费预期。

建设服务型经济,需要在文化、教育、医疗、交通、通讯等领域打破垄断,放松政府管制,彻底消除民营企业进入服务业领域面临的“玻璃墙”、“弹簧门”等问题;需要建立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探索适合新型服务业态发展的市场管理办法;需要改革财税、金融体制,通过结构性减税和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等,为中小服务业企业的成长壮大创造良好环境。

建设创新型经济,需要改革劳动力、土地、资源等要素价格形成机制,使其充分反映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关系,引导增长动力从要素投入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的转变;需要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十二五”时期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深化改革;应对国际环境的剧烈变化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也需要深化改革。面对当前复杂、艰巨的改革任务,要充分认识到改革的紧迫性、重要性和必要性,坚定改革信心,凝聚多方共识,破除各种利益集团的阻力,建立新的改革推进机制。(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

责任编辑:黄一帆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