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安全与政策选择(2)

中国能源安全与政策选择(2)

由上分析可以得出三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结论,目前中国能源安全现状明显表现为如下递进式矛盾结构:(1)国内清洁能源,特别是石油的需求大于供给,供求矛盾呈刚性上升。(2)中国能源安全问题并不主要是供给总量与需求总量的矛盾,而是由清洁能源供给不足引发的结构性矛盾,这是中国能源安全问题中的主要矛盾。(3)石油又是中国清洁能源中需求增长最快而供给能力日益严重不足的品种,因此,石油短缺是我国国内能源安全主要矛盾中的主要方面。

二、 世界石油需求不平衡加剧 中国石油安全外部形势恶化

(一)世界石油需求增长中心向亚太转移,中国将在获取海外份额油方面遇到更激烈的竞争。 由于石油所具有的宽沸点、高能量和低污染的品质,石油日益成为支配世界能源消费的主要部分,在未来20年内石油仍将在世界能源消费中处于领先地位。近十年来,世界石油生产与消费迅速上升且大体平衡,1999年北美洲和欧洲与十年前大体相同,其消费总量之和在世界消费总量中仍占50%以上,而亚太石油消费则成为世界石油消费增长最迅速的地区。世界消费增长中心向亚洲地区转移。1989年至1999年世界石油生产和消费变化不大,但地区不平衡性十分突出。北美洲一直是世界石油消费第一大户,但十年间,其消费总量在世界石油消费总量中的比重只下降0.2%,同期石油生产比重却下降了2.9%。亚太地区能源和消费世界增长最快的地区,十年间该地区能源产量在世界生产总量中只增长了0.5%,但其消费总量却从19.9%猛升到26.9%,增长了7个百分点,其增速远远高于世界其他地区,成为世界石油消费第一增长大户。中国和印度是亚太地区石油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印石油生产在亚太地区总产量中的比重十年中分别下降了0.4%和1.3%,而消费总量却上升了3.3%和1.2%。

亚太地区这种石油产量比重增长滞后,消费比重却大幅上升的反差现象,预示着该地区石油供给短缺及由此引起的对外依存度将持续扩大。这将是中国能源安全不可回避的矛盾。能源自给能力及其需求对外依存度,是一国能源安全环境好坏的两个关键标志。从1993年开始,中国成为石油进口国。此后中国的石油消费、生产、进口和进口依存度(年进口量占年消费量的比例)逐年增大,国内外学者对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有不同的预测,但其计算结果大体一致,认为中国未来20年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2%。

(二)美国石油生产滞后,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将持续增高。美国石油消费占全球石油消费的1/4,而美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则超过50%以上。因此美国石油供给形势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中国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能源安全环境的好坏。美国石油产量和消费总量近十年来出现较大缺口,并且储量也大幅下降:1989~ 1999年美国石油产量从4.29亿吨下降到3.54亿吨,下降了17.4%,而同期石油消费则从7.95亿吨上升到8.83亿吨,上升了11%,占1999年全球消费总量的25.9%;同期美国已探明石油储量从336亿桶降为286亿桶。 在已过去的十年里,美国石油产量下降而石油消费量上升,在美国对进口石油依存度过高以及美国因近年能源生产设施老化而导致生产能力长期滞后的条件下,预计未来十年,大幅增加和保障海外石油供给,尤其是海湾地区的石油供给,将是美国石油政策近期的中心目标,也是美国制定外交政策的重要考虑。

三、 经济全球化挑战中国能源安全

(一)加入WTO后中国石化工业压力增大。石油化工工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我国石油化工工业发展速度较快,主要产品产量已居世界领先地位。中国加入WTO后,这将给中国的石油市场及我国石化工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压力。

我国石油化工工业主要产品产量虽大、品种虽全,但投资和技术水平、生产成本、质量均不理想,精细化工产品对进口依赖大。我国国产成油中高档润滑油仅占总量的10%,质量和品种均与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加工汽油中的硫、芳烃、苯含量不能完全满足国际市场要求;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低,如国外合成纤维差别化率为30%至40%,我国只有10%。我国目前化学工业中,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精细化工产品所占比重仅为35%以上,而传统基础化工产品所占比重在50%以上,国内相关行业升级换代所需高档化工产品大量依靠进口。我国乙烯装置平均规模为21万吨,最大为45万吨,远低于国外先进水平。

目前,国外大公司加强技术开发。成品油、润滑油市场的20%,合成树脂市场的52%,合纤维原料和化纤产品市场的53%,合成胶市场的44%,均已被国外大公司占领。中国进入WTO后,市场占有率将会在近期内进一步下降。外商将进入成品油分销市场,这将打破目前我国石油石化大公司专营成品油批发的局面。今后国内石油石化产品市场饱和乃至过剩局面更趋严峻,一般石油化工产品投资回报率下降趋势不可逆转。这将使我国石油化工工业投入资金的回收周期延长,投资风险增大。另外,外商拥有贸易权和分销权后,将直接在中国国内设立贸易机构和分销网络,这不仅可以降低进口产品的经营成本,而且依靠其高质量的服务和管理优势与我国石油化工企业进行技术人才和管理全方位的竞争,使我国国内企业处于更为不利的经营地位。 另一方面我国国内也存在着优质能源天生不足的问题。我国国内原油“以重油居多,含腊量高,提取轻油的技术要求高于世界其他一些富油国”。 目前,国际上对发动机燃料提出越来越严格的环保要求。这在近期内将迫使我国对国外精炼产品技术及其产品有较大的的依赖,并使中国石化工业在进入WTO后面临十分严峻的竞争压力。

(二) 加入WTO后,其他常规能源供给面临新的压力。造成上述我国能源结构性矛盾的根本

原因,是国际环保压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清洁能源的需求持续增大。1980~ 1999年间,我国GDP年均增长9.6%,而同期能源生产和消费年均增长2.8%和3.8%。2000年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为109126和128000万吨标准煤,与十年前的1990年的103922和98703万吨标准煤比,分别增长了5%和29.7%。2000年,原煤生产和消费总量在当年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中所占比重分别为67.2% 和67%,与十年前的1990年的74.2%和76.2%比,分别下降了7%和9.2%。2000年原油生产和消费总量在当年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中所占比重为21.4%和23.6%,与1990年的19%和16.6%比,上升了2.4%和7%。2000年天然气生产和消费总量在当年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中分别为3.4%和2.5%,与1990年的2%和2.1%比,分别上升了1.4%和0.4%。2000年水电生产和消费总量在当年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中所占比重分别为8%和6.9%,与1990年的4.8%和5.1%比, 分别上升3.2个和1.8个百分点。 在持续增长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中,只有原煤生产和消费能够在保持其能源基础地位的同时却呈大幅下降趋势,而石油、天然气和水电等清洁能源,尽管在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中所占比重较轻,但其上升势头却锐不可挡,与原煤十年内大幅下降9%相对应,同期原油消费上升7%。但总的说来,我国能源结构中清洁能源所占比重还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如下表所示。

世界主要国家一次能源消费量构成(2000年)

单位:百万吨标准油

国 别 石油 天然气 煤 炭 核 能 水 电 总 计

美国 897.6 582.4 565.3 179.6 62.4 2287.4

法国 94.9 35.7 13.8 94.0 16.4 254.8

德国 129.8 71.5 84.9 38.4 5.9 330.5

英国 77.9 86.4 36.9 19.3 1.8 222.2

中国 230.1 22.1 493.7 3.8 55.0 804.7

资料来源:世界经济年鉴编委会:《世界经济年鉴2002~2003》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41页。

责任编辑:冯句青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