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几点结论
第一,戈尔巴乔夫主政期间,一开始在对待斯大林的问题上还能够坚持两点论,但随后就走向了极端,迎合苏共党内和苏联社会上的激进势力,对斯大林采取了全部否定的立场;在对待列宁和列宁主义问题上,虽然暴露出怀疑和质疑的立场,但还没有采取大张旗鼓的批判措施;在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上,则采取认为马克思主义某些具体理论不符合时代潮流的做法而对其加以否定,但没有采取公开的全面否定的做法。
第二,戈尔巴乔夫下台后,则非常公开地表达自己对列宁和列宁主义的怀疑,公开否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质,但在另一些访谈中又标榜自己是马克思主义者,其理论是“以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为出发点的”,显示出其思想上的矛盾性、混乱性和空想性。
第三,戈尔巴乔夫是民主社会主义思想的痴迷者,不遗余力地表达对民主社会主义的追崇,他所说的忠实于“社会主义的选择”,实际上就是忠实于“民主社会主义”的选择。他执政时期将马列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改变成民主社会主义理论,其结果是,广大民众不买其民主社会主义的账,党内多数人不理解民主社会主义理论,造成了党内和苏联社会的思想混乱。苏联解体后,戈尔巴乔夫依然坚持所谓的民主社会主义的选择,但其思想和所领导的政党在俄罗斯已经没有发展的土壤。
第四,戈尔巴乔夫理论思想和理想信念的转变给人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即这样一个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坚定的人,为什么能够谋得苏共中央总书记的位置?为什么苏共党内不能够有效识别和遏制那些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不高、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坚定的人进入党的高层?
第五,戈尔巴乔夫对苏共的垮台并不惋惜,在1991年苏联解体前夕,他甚至认为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的职务是“一大累赘”。但他对苏联的完整性却十分在意,殊不知,苏共是维系苏联存在的最重要的纽带,戈尔巴乔夫从理论和实践上动摇了苏共的地位,扰乱社会主义思想就势必会造成苏联的完整性受到侵害,走向坍塌。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