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尔巴乔夫批判斯大林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镇压行为:“斯大林选择了滥施肆虐的手段,他曾提倡:为了让周遭的人们感到恐惧与害怕,不妨痛打你的伙伴。斯大林还使国际共运遭受挫折,希特勒在德国篡夺政权时,他就没有对德国工人阶级伸出过援手。我们因而能够了解到,对社会民主主义采取不合理态度的苏联共产党犯了罪,而且应该承担起责任。所以,我们开始着手拨乱反正。”戈尔巴乔夫在这里表达的意思是苏联共产党对社会民主主义的政策是“犯罪”的政策;斯大林要对希特勒在德国上台负有责任。他的上述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5.将人作为“螺丝钉”
戈尔巴乔夫1989年说:“斯大林主义的歪曲导致丧失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的社会主义概念中的主要东西:把人看作目的,而不是手段。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大家自由发展的条件的思想被取代了,出现了关于人是党和国家机器的‘螺丝钉’和关于劳动人民组织是这台机器的‘传送带’的概念。所形成的机制后来基本上保存下来。而且,就其实质而言,行政官僚主义制度获得越来越大的力量。对于社会来说已有了非常严重的消极后果,以致到最后社会给搞得不景气,到了危机的边缘。”戈尔巴乔夫对斯大林的这种批判并不奇怪,他的思想理念已经接受了所谓的民主社会主义的思想。
三、戈尔巴乔夫的“列宁主义”观
戈尔巴乔夫因斯大林问题而改变自身的信仰,随后他们又从斯大林问题入手对列宁和列宁的思想进行所谓的反思和“突破”。
(一)戈尔巴乔夫的“列宁主义”观前后存在巨大反差
戈尔巴乔夫在改革初期对列宁主义的态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为十月革命的道路是完全正确的,苏联现实的选择就是要继承列宁的十月革命道路。1987年戈尔巴乔夫表示,我们正是把发展社会主义、继承列宁主义和十月革命的思想与实践看做是我们今天的事业和工作的实质,看做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和道德职责。同年,戈尔巴乔夫说:“十月革命作出的社会主义选择是正确的。人类历史进步的客观逻辑本身把我们引向这一目标。”“1917年表明,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作出选择——这是我们时代主要的社会抉择。”
2.在1989年以前,戈尔巴乔夫多次公开表白,他正在求教于列宁,求教于列宁的思想。戈尔巴乔夫在《改革与新思维》一书中明确表示,要学习列宁的治国方法:“我们过去和现在都在向列宁学习创造性地对待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的方法,用他的科学方法来武装我们自己,掌握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本领。”戈尔巴乔夫还特别虚心地要学习列宁的政治思维的辩证法,“必须使社会政治思维发生急剧的转折。我们在这方面也应该向列宁学习。列宁才智过人,能够及时察觉到深刻变革,重新估量价值观念,重新修订理论观点和政治口号的成熟时机”。
3.他还特别强调要学习列宁的晚年思想,“为了使改革继续向前发展,我们过去和现在都不断地重温列宁的著作,我重复一句,特别是他晚年的著作”。在庆祝十月革命70周年大会上,戈尔巴乔夫表示:“我们越来越求教于伊里奇最后写的著作,求教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的思想,力求从这一经验中汲取一切宝贵的、我们今天所需要的东西。”
4.强调列宁主义具有现实意义:“列宁对生活和革命的实际提出的问题,即通向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模式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关系问题的回答,在当代仍具有不寻常的迫切意义。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一种创造性的学说,不是一堆现成的处方和脱离实际死守教条的规则。与狭隘的教条主义截然不同,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保证了创造性的理论思想同实践、同革命斗争进程本身的积极结合。”
5.用列宁主义指导改革。戈尔巴乔夫强调,改革要按照列宁的方式,布尔什维克的方式进行探索。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