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悲剧:安全 高科技之殇?

高铁悲剧:安全 高科技之殇?

一个月来,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两个大国分别发生了耐人寻味的事件:中国连接北京和上海的高铁开通运营、美国航天飞机长达三十年的历史终结。

自2007年4月中国第一辆动车上线,中国进入高铁飞速发展的时期。不仅速度从200公里至250公里提升到300公里,建设里程更成为全球第一。目前已达8358公里的中国高铁网,在2012年将提高到13000公里,2020年将达到16000公里。中国仅仅用了四年时间就走完了从零到全球第一的进程。高铁也成为中国新的骄傲和品牌。鉴于高铁民用和军用的双重色彩以及代表的先进技术方向,美国总统奥巴马多次以中国高铁为例,呼吁全国急追直上,改变基础设施落后、老化的局面。他甚至把中国高铁和前苏联时代发射首颗卫星带来的冲击相提并论,认为美国又到了新的“卫星时刻”。

面对中国高铁的突飞猛进,我们拥有的不仅仅是自豪,还有担忧。因为人类历史已经证明了,高科技往往是双刃剑:在带给人类便利和进步的同时,也往往有难以预测的后果,甚至影响到高科技本身的命运。这其中最重要的是一是成本,二是安全。美国曾经的骄傲、但不得不退出历史的航天飞机就是最为典型的写照。从技术上讲,航天飞机可称当代最为先进的航空工具,然而却由于高昂的使用和维护成本----发射一次竟需要五亿美元,以及安全系数过低----三十年就出现两次机毁人亡的惨剧,不得不放弃。美国航天飞机的教训如果放到全球方兴未艾的高铁,竟然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迄今为止,除了日本一条高铁线路外,全球建成的高铁都呈亏损状态,都是依靠国家的补贴运行。而车毁或者人亡的惨剧,则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幸免。2011年2月10日,韩国釜山出发开往首尔的高铁在首尔近郊发生了脱轨事故,三节车厢脱离轨道。所幸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事故起因源于一颗小螺丝。2003年7月,日本一列特快列车在长崎发生脱轨,6节车厢出轨,死伤60余人。2000年6月,一列从巴黎驶往伦敦的欧洲之星列车在法国北部出轨,14人受伤。当时列车时速达290公里。法国调查人员称,铁轨路基不平是导致列车脱轨的直接原因。1998年6月3日,德国一列时速约200公里的ICE1型高速列车在下萨克森州脱轨,并在一座桥梁的前面解体,造成101人死亡,88人重伤。事故的起因是一个材料有缺陷的车轮发生了故障。车廂被300吨重的惯性力抛出轨道并彻底毁坏,整列列车扭曲并翻车。

责任编辑:冯句青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