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破除过程中的难点

解读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破除过程中的难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所科研处处长杜志雄  摄影:中国网 赵娜

【嘉宾简介】

杜志雄,1963年生于安徽铜陵,经济学硕士、东京大学博士候选人。1985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工作,历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等。现任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科研处处长。主要研究领域: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农村企业融资、农村城镇化和可持续发展等。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中国访谈·世界对话。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基本建立。这也意味着,我国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步伐将不断加快。在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哪些问题,会碰到什么难题?今天我们就邀请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所科研处处长杜志雄为大家做解答。杜处长您好,非常欢迎您的到来。

[杜志雄]:

你好。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第三个高峰时期

[中国网]:

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首先请您给大家梳理一下,这三十年以来,我国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好吗?

[杜志雄]: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提法是在最近这几年第一次提到,具体来说,非常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是在2005年底的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的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问题。

但是我们如果把关于农村建设,或者是乡村建设这个问题放在历史长河中看,从上个世纪整个100年来可以看得出来,我们所谓的农村建设,或者是新农村建设,事实上曾经有过三次比较大的运动。

第一次要追溯到20年代。当时有一批具有民粹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发现中国的乡村非常贫困,中国的农民大量处在非常愚昧的状况。他们提出来,整个国家要同强、要奋起,必须要从解决农民问题,或者是帮助农民实现现代化开始。

[杜志雄]:

所以那个时候,典型的像晏阳初先生在河北定州开展乡村建设的实验。还有一些老的知识分子,在包括山东、北京的郊区,以及江苏等省份开展所谓的乡村建设的实验。这个可能是第一次。

第二次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新中国成立以后几十年以来,明年是建国60周年,这60年一直比较重视农村建设。在50年代,当初搞人民公社化的时候,就已经提出了“建设新农村”的口号。但是那个时候主要是口号,所谓的建设新农村主要是为了实现我们的工业化,为快速实现工业化服务,没有去更多、更具体的政策,放到真正的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运动。

那段时期虽然也有新农村建设的提法,我们不把它称之为很大的运动,或者是具体行动。真正的第二次应该是1978年底的农村改革,农村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很大的结果是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繁荣。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我们提出来,中央政府,包括国务院、党中央提出所谓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行动和做法。那个时候最多的是基层的实践,比如说农村的乡镇企业大发展,农村基层民主制度的实验,这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行动。它掀起了第二次高潮。

[杜志雄]:

我们现在正在进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第三个高峰时期,标志性就是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新提法。当然,这次“新农村建设”的提出有很多的历史背景。我们可以预期,这次“新农村建设”的提出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有很多的行动,有很多的实验,也已经在全国的农村被应用于农村的改革和发展当中。

也就是说,现在的农村改革和发展,实际上都被统领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法下。我们完全可以预期,通过第三次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潮,我们未来的农村一定是新的,一定是变得越来越富裕的,村庄会变得越来越漂亮,农村的环境会越来越美好,农村的民主和村庄的治理都会达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中国网]:

我们看到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到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成员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结构的重要时期。我们看到,城乡二元结构是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而且它从改革开放初期到现在,在这段历史当中它发挥了自己的主要作用。我们想请您为大家梳理一下,城乡二元体制从它建立到现在所产生的背景和发挥的历史作用?

[杜志雄]:

是这样的。我们今天讲的城乡二元结构,可以从很多个方面去鉴定什么是城乡二结构。一般说,城乡经济的二元结构、城乡社会的二元结构,比如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二元结构、医疗保障制度的二元结构,它可以表现在很多方面。

应该说,城乡二元结构是和计划经济体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的形成是为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得以运行,所采取的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我说它不得已而为之,这和我们国家的总体发展战略和现代化进程的需要有关系。

[杜志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们很快面临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需求。大家都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我们的工业基础、农业基础都是非常薄弱的。任何一个国家在开始工业化的时候,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原始积累的问题。我们又没有外援,我们只有通过自己节衣缩食的方式来积累我们的工业化原始资本。

因为工业需要发展,原始积累来源于哪里?只能来源于农业、农村、农民。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为了实现工业化的原始积累的需要,二元结构的做法,或者说计划经济的体制必然要实现,它有它自身的必然逻辑。应该说,城乡二元结构在那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我们从结果来看,我们改革开放初期有一个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经过短短三十年的努力,我们基本上初步建立了完整的工业化框架,我们的重工业、原料的产业、机械的产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可以说二元结构,还是计划经济体制对它的贡献,但至少它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这个作用是和计划经济的体制在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紧密联系在一起。

[杜志雄]:

事实上也是这样走过来的。我们应该从积极的方面看,是能够找到一点城乡二元和城乡分割的做法的客观、相对比较好的后果。但是尽管如此,这样一个政策、体制从改革开放以来看,特别是从今天的实际情况看,绝对不能够再实施了,否则就会进一步造成对我国整体现代化进程的遏制。

我们刚才说它的目的是为了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在一些特定历史条件下,不得已而为之的时候达到了作用。它既然是为了促进现代化建设,它已经成为中国整体现代化的制约因素,它必然要退出历史舞台。我们不能够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我们要争取再进一步的成功,怎么把它的负面东西遏制掉。这是我的基本想法。

[中国网]:

现在大家认识到城乡二元结构对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阻碍作用。我知道您经常到各处去调研,您看到的现在的城市和乡村之间存在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杜志雄]:

讲到城乡差距,我们应该把这个问题进行甄别,或者是进行梳理。城乡差距和城乡二元有非常必然的联系,但是它在问题的逻辑层次上不一样。应该说,城乡差距是城乡二元分割,或者是长期实行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也好,或者是城乡二元结构的运行也好,是它的一个结果。从目前的情况看,城乡差别比较多的是讲城乡居民收入的差别,以及他们消费的差别。因为消费代表着总体的福利水平,换句话说,也是城乡居民福利上的差别。

从收入差别看,我们农民讲农民人均纯收入,城市居民讲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农发所和国家统计局农掉组,我们已经连续14年每年出版一本关于中国农村发展上一年的总结,对下一年的展望,我们叫《农村经济绿皮书》。

责任编辑:冯句青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