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浙江、安徽学习考查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专合组织的情况(2)

赴浙江、安徽学习考查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专合组织的情况(2)

五是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着力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和整体素质。进一步加大“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的实施力度,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培训质量。今年要完成160万农村劳动力的培训任务,其中转移培训60万人,转移就业率达60%以上;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整合城乡职业技术教育资源,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覆盖面,努力使未升入大中专院校的农民子女普遍接受职业技术教育。对未能升学的农村初高中毕业生,给予3个月至1年的职业技能培训。对低收入家庭子女就读中等职业学校的,免收学杂费;大力开展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教育,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形成乡风文明的氛围。

六是深入“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山海协作”和“百亿帮扶致富”三大工程,努力促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加快下山脱贫。按照“搬得下、富得起”的要求,内聚外迁,梯度安置,推动高山地区、重点库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地区困难群众异地脱贫,向城镇和中心村集居,“十一五”全省每年完成下山脱贫5万人以上。对计划整村搬迁的村庄,乡村康庄工程、农村电网改造、广电“村村通”、农民饮用水工程等建设扶持资金整体转用于下山脱贫小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发展特色产业,充分利用山区海岛资源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来料加工业和劳务经济,力口快实施百乡千村富民兴林工程、产业化扶贫工程,扶持发展特色产业和绿色农产品;不断拓展区域协作领域,深入实施“山海协作工程”,健全发达地区工业和城市全面带动欠发达地区“三农”发展的机制,进一步扩大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资本与劳动力的双向对流,积极组织和推动经济、技术、就业、教育、卫生、人才等多方面的区域协作;完善结对帮扶制度。发挥结对帮扶单位的优势,健全不断扩大社会援助的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参与式帮扶,形成紧密持久型的结对关系。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建立特派教师、特派医师制度,广泛动员社会各界以资金扶持、物资援助等方式扶贫济困。

七是不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民主政治建设,努力提高农村社会管理水平。为切实加强经济薄弱村办公场所建设,省财政出资7300万元。建立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从省、市、县、乡镇四级机关抽调38000多名机关干部,为全省每个行政村派驻一名农村工作指导员。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着力培养一批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增强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建设新农村的本领;全面落实“四民主、两公开”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制度,创新基层民主形式,推广“一事一议”和村干部“双述双评”;探索以物业经营、土地租赁等形式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稳步推进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和公平分配机制,让农民群众真正成为集体资产的主人;完善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建立乡镇专职农村工作指导员队伍,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指导和农村社区的管理服务。

八是不断深化城乡配套改革,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全省各地从实际出发,探索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放宽城镇户籍准入条件,逐步消除城乡居民在就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不平等待遇。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全面建立土地征用区片综合价制度,提高被征地农民补偿标准。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小额信贷,开展。

(二)农村专合组织发展

安徽省目前已有各类合作经济组织近4000个,加入成员137万,占全省总农户的10.5%,带动非成员农户220万,占全省总农户的16.7%。省委曾于2003至2005年连续三年列入常委会工作要点,省委、省政府专门下发了政策性的扶持意见。主要做法:一是组织开展试点工作。试点的主要内容是从区域经济和优势产业出发,探索农村新型合作组织,包括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各种以农民为主体的合作组织的创建、规范、提高、扶持的途径和方法,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二是制定政策性扶持意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需要一个宽松的环境。2004年底,出台了《关于加快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提出了简化登记手续、依法减免税收、加大资金投入、改善经营环境、加强指导服务等一系列的扶持措施。今年年初,又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试点省建设的意见》,明确了近两年的工作目标和建设重点,提出了力口大政策扶持、信贷、人才等具体政策。三是加强宣传培训。主要是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基本知识和典型经验的宣传。各地在报纸上开辟了专栏,定期宣传合作组织及先进典型。一些地方还制作了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专题电视片,在农村巡回播放。省市县采取“政府资助、分级负责、分层实施、定期培训”的办法,对参与合作组织发展的组织和管理人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负责人进行专题培训,有条件的地方还对参加合作组织的成员以及农村运销大户、致富带,头人等进行了培训。四是培育示范组织。在全省选择一批基础好、经营活力强的合作组织,有重点地加强扶持和指导,按照“五个有”的要求,即有一个热心合作事业、懂经营、会管理的领导人,有一个能够参与市场经营、具有法人地位的合法身份,有一个注册品牌商标和与之相适应的质量安全生产标准,有充足的服务内容和一定的经济实力,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利益互补、利益分配机制,进行改造、完善和提高,从而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凝聚力、竞争力和带动力的合作组织,起到示范和引导作用。

目前工作重心:一是培育合作典型,加强示范引导。在全省实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示范创建工程”。按照“四个提高”,即提高服务水平、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经营水平、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建设一批示范项目,培育一批发展典型。去年底,全省首批确定了50个省级示范合作组织。今年,全省继续实施“示范工程”,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集中扶持300—400个示范点。到明年底,全省省市县三级创建各类示范性合作组织要争取达到1000家,其中,省级示范组织100家。二是健全指导体系,加强业务培训。从今年开始,按照分类指导、分级负责、注重实效、方法灵活的要求,在全省建立业务培训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在基层干部和农民中开展合作知识培训。力争用2—3年的时间,培训2000名左右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法人代表和1000名从事指导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业务骨干。同时,为了统筹政府资源,集聚各方力量,上下形成合力,加大对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指导和扶持,他们正在积极筹建安徽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将于近期正式成立。三是推进规范化建设,提升经营管理水平。选择一批具有一定发展基础的合作组织,实施重点指导,按照农业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示范章程(试行)》的要求,完善现有章程,健全各项制度,明晰产权关系,规范内部管理,促进健康发展。对一些具备条件的协会,根据农民意愿和扩展服务的要求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和盈余分配机制,向合作社方向发展。争取到明年底,全省有一半的合作经济组织基本达到制度健全、机制完善、管理规范的要求。四是加强协调服务,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地方立法工作,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在认真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今年全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地方立法已经开始,争取年底出台,以解决合作组织的法律地位、注册登记及促进发展的问题;构建服务平台,拟于下半年建立安徽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专业网站,逐步实现全省联网,为每个合作组织打造网上信息交流、发布和营销平台,采取“政府支持、部门协助”的方式,组织开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招商引资活动和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加强宣传。利用各种媒体和组织宣讲等方式,宣传合作经济的基本知识,宣传各地的成功典型,宣传组织农民、致富农民的优秀带头人,从而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良好氛围。

浙江全省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已达到8764个、带动农户599万户、联结基地1984万亩。大力引导工商企业投资农业和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十五”时期每年新增投资额在120亿元以上。

三、几点体会

一是管理体系健全。浙江省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省委、省政府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安徽省是“大农委”――“农业工作委员会”,这为三农工作提供了能统一协调、综合管理的组织保障。

二是工作机制完善。对中央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都要建立专门的工作推进机制。专门成立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办公室,建立有农村专合组织发展工作指导小组,这为新农村建设搭建了综合协调、整合资源的工作平台。

三是主抓载体突出。浙江省是突出“七大工程”、一个体系、两个建设;安徽省突出的是“千村百镇示范工程”,这为突出工作重点找到了抓手。

四是政策措施务实。税收、工商、资金、考核、培训、规划、社会参与支持等都很务实,这是工作落实的关键。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