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绍光:民主的“四轮驱动”(4)

王绍光:民主的“四轮驱动”(4)

把这些东西都归纳起来,选举有一种有一种自然的贵族特征,自然的贵族倾向。最早发现这一特征的人是意大利人,这个人也是最反对民主的。当时是十五、十六世纪,他当时就赞成选举,不赞成抽签。他认为选举比抽签好的多,因为不管选民是只有精英当选民也好还是所有人都当选民也罢,最后选举的结果一定会带有贵族的特征——因为这个人支持贵族制度,他支持选举因为他喜欢贵族制度。他说在选举里边,尤其在广大区域或者广大人群中间进行选举的趋向,将最有德行、最谨慎、最公正的人,换句话也是最富有的人,提到公职的岗位上去。他之所以支持选举支持这一趋向,他不认为这是个问题,而认为这正是个好事情。另外一位在西方思想史上起了很大作用的人,就是哈林顿,他也是不喜欢民主的人,但他也不喜欢用抽签的方式,他喜欢用选举。他认为抽签会把傻人给选出来,但是选举比较好,会将现有的精英从人群中挑出来,就是挑出权贵阶层比较信任的人。这是他之所以反对民主但是支持选举的重要理由。孟德斯鸠讲的一句话,几乎和2000多年以前亚里士多德讲的话一模一样,就是用抽签的方法挑选决策者是民主的,用选举的方式挑选决策者是贵族统治。亚里士多德认为选举的方法挑选决策者叫寡头制,说法基本一模一样。

在西方思想史上,一直到18世纪末,几乎没有人认为选举是一种产生民主的方式,都认为选举是产生贵族统治、寡头制的方式,而他们认为寡头制、贵族统治是好东西,所以他们支持选举。那么这个倾向现在消失了没有呢?我们看看这张表就能看出来。这是美国的第105届国会,是最近的国会,既包括众议院也包括参议院。众议院400多人加上参议院100人,总计500多人。大家看这些人的背景,225人是律师,几乎占了一半,还有214个人是商界和银行界的人。把这两个加起来已经是众议院所有人的数量。去看剩下的人在各个行业里的分布,我们最近经常批评全国人大工人代表太少,党代会工人代表太少,而美国国会这块基本没有。选的都是精英,选出来的结果都是精英。当然你可以认为这是好事情认为这些人的能力比较强,但是有人不这么认为。这里我列举这篇文章,是2008年发表的,作者是哈佛大学法学院的一位讲座教授,这位讲座教授的经历不简单,因为他长期当律师,长期争取平等的选举权,他自己说他早期的时候认为选举权是最重要的东西。他后来在美国司法部,在很多机构为黑人、少数民族争取平等的选举权,花费了很多时间。但是他这个题目已经变成了“超越选主”,副标题更有意思:“反思周围陌生权贵的政治代表”。陌生权贵指的是非常有势力的,但都是你的陌生人的权贵。现在选举出来的人在这位哈佛教授看来,都是一群“陌生权贵”。这个判断几乎和17世纪、18世纪或者15、16世纪的人的判断一模一样:用选举的方法产生的后果就有一种自然的贵族情节,不会产生劳动人民、普通民众上台的机制。

最后一个特征,正当性,有时候被翻译成“合法性”,我认为是不对的,可能翻译成正当性或者认授性比较好。那么很多人认为经过普遍的、自由的、竞争性的选举产生的结果,就代表了选民的同意,选民认可的当然选出来的人就有正当性、认授性。这种结果确实也给人一种好的感觉,觉得我参选了所以我就做主了。但是30年前我到美国留学的时候我碰到一位老师,他当时有一本书,我当时没读出味道来,但这本书我现在保留,后来再读,读出味道来了。标题很有意思,叫做“同意的后果”。就是通过选举,你好像同意了这批人来治理你,同意的后果是什么?他说实际上的后果就是让大家心理上产生一种虚幻的满足感,好像我做了主,然后把你应该在其他领域参与的很多的冲劲消磨殆尽,就不用别的方式参与,放弃了其他的民主参与方式。所以要稍微小结一下的话,就是说用选举这种方式听起来非常天然、自然的关系,但实际上是非常复杂的一种关系。它的这些特性:目的的模糊性、可操纵性、投票的策略性、不合比例性、有限的选择性、容易出错性、选举不宜解读性、自然贵族性,加到一起就使得这种运作机制到底能不能按照这种简单的解释来运作?你就需要打一个大问号:它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结构?

大量的人直到今天主要依然还是这么看,认为民主等于代表,代表就要通过选举方式产生,这叫代议制政府或叫代议制民主。但这种迷信现在正遭到严重的危机,这种危机其实早就出现过,卢梭就说过,孙中山其实也说过,很多西方的最关心民主的人是非常担心这些事情,写了一系列的东西,我这地方就不去细讲这些东西了。这本书呢是很多人读的一本书,是《自由的未来》,2003年一个经常写美国专栏的一个作家写的一本书。他在书里讲到: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无数个民意调查中,当美国人被问及他们最尊重哪些公共机构时,三个机构总是名列前茅,即最高法院、军队和联邦储备银行。这三个机构的共同特征是:它们都不是选举产生的,不是民意代表机构,恰恰相反,正是那个所谓的民意代表机构美国国会,在大多数民意调查中处于垫底位置。这是2003年,到了2010年,美国的民调发现,美国最不受信任的是银行家,为什么呢?因为有金融危机当然不信任银行家,第二不信任的是国会议员。这个调查你可以到盖洛普去,你就可以看到,现在大概有13%左右的人信任美国国会议员。是咱们选出来的,但咱们并不信任。这种情况不仅在美国,这张表画的是很多国家,对比人民对民意代表和警察的信任度,几乎在所有国家,只有一两个国家例外,人们更相信警察那些暴力机构,而不太相信民选出来的。

抽签是民主的体现方式吗?

这是第一个方面,我把大家认为天然的东西我把他问题化了。下边讲第二个问题,讲抽签。

刚才讲到代表有两种我要讨论的:一种叫形式性的代表,一种叫描绘性的代表。什么叫描绘性的代表呢?这种制度我把它叫民主制。我不叫代议,因为不需要,他的代表并不是真正那个意义上的代表,而是描绘性的代表。这些代表产生的方式,是用抽签,或者随机挑选的方式产生的。而这个词的英语在中国学英语的几乎见都没见过,因为这个词几乎在当代不出现。它的运作机制很简单,就是用这种方法选出来的代表,它是人民的缩样,就是一个“小人民”,有些民主理论家将它称为mini-publics,这群人虽然人少,但是他们是随机挑选出来的,所以他们可以随心所以地想问题,已经可以代表人民的偏好、观点、利益以及意识形态。这种理念也不是什么新鲜东西,法国大革命时候,早期有一个支持革命的贵族。他就认为如果一个国家如果要选一个议会的话,这个议会就应该像一副能够描绘真实地理情况的地图一样,地图不管是它的一部分还是全幅地图,这个小图都要跟真实的地理状况、比例一致。如果我找到一个清华的地图,比例不一致,然后可能你就被误导了。这个比例必须一致,虽然图很小,比清华要小很多很多倍,但是小图要反应真实的地理状况,他认为议会就应该是这样子的。美国的第一任副总统是亚当斯,他当了第二任总统。他当时也认为议会应该像一副肖像画,只不过小一点,这个人民的缩样应该像人民一样思考、感觉、推理、行动。这群人不是谁有钱就谁选上去,用选举的方法产生,而是用选一群人用肖像一样准确反应人的所有特征。

这也是一个老的书,刚才两个人的意见,一个是1789年的意见,一个是1851年的意见。这个是1893年,这是一本小说,小说里也讲到:选议会就应该跟一副肖像画一样,要跟人民是一致的。我要说的是这是一个很老的观念。当然也有现代的人来支持,比如说大家都知道的盖洛普调查,盖洛普调查是以乔治·盖洛普这个人命名的,他建立了盖洛普这个公司,他这里讲到的基本上就是统计了。他说一个样本如果是非常准确的选出来的话,它基本上是整个人群的一个复制品,这样的东西才最有代表性。

要比较这两种代表一个叫形式性的代表,一种叫描绘性的代表,他们的制度非常不一样。一个制度是代议政府,一个制度是真正的民主制;一个产生方式是选举,一个产生方式是抽签;一个是以授权和负责来运作,一个选出来的人只要自然地想问题就能代表人民。这本书呢第一版是1985年出的,书名叫《公民议会》,是两位学者1985年写的一本书,倡导用抽签的方式产生议会,这本书2008年再版的,两位作者把书放在网上,你可以免费下载。他这里说的很有意思,他说如果美国国会如果以抽签方式产生的话,他就应该包括大约50%的人是妇女,12%的人是黑人,6%的人是拉丁裔的人,25%的人是蓝领工人,10%的人是失业者。只有两个是医生。现在的医生已经太多了。一个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两个会计师,一个地产商。真这样做会是这样一个结果。但我刚才放的没换过的结构完全是另外一个结构,几乎是律师和商人。

不过抽签这种方式背后的假设是什么呢?也很简单。选举最早的支撑者以及现在的支撑者只要一逼问他就会说选举会选出最能干的人。这背后有一种假设,就是这个世界这能由能干者来统治。高贵者可以统治世界,而愚蠢者则不能,选举可以把他们排除出去。不太好看,不太聪明,没有好的学历,没有财富就选不上。抽签的基本假设就是说任何人只有愿意参与抉择,都有能力在其中做出贡献。这与精英政治选举政治的假设是背道而驰的。这就像毛泽东的一句话“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虽然这说得有点过,但是我们可以说,他们是一样的聪明或是一样的愚蠢。这是他们的基本假设。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