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保持高额国防预算的意图
首先,由于自2001年发动阿富汗战争以来,直升机数量不足,美国分别投入96亿美元和27亿美元用于购买多款直升机和无人侦察机。其中直升机包括为陆军配备的UH-60“黑鹰”、“支奴干”直升机,以及为海军配备的“海鹰”直升机。美国计划在国防预算之外,再为这两场战争追加330亿美元军费。
其次, 2011年国防预算案把战略重点放在了维护和增强常规力量上面,意在维持美国全球优势地位。除了继续发展弹道导弹反导系统外,2011年美国国防预算开始向新的远程导弹和巡航导弹项目倾斜,努力升级B-2和B-52战略轰炸机。值得注意的是,自2001年以来美国基准国防预算已增加了40%,随着两场战争费用的增加,美国国防开支的增幅已高达70%。自2001年“9•11”事件以来,美国政府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上的开支已经达到1万亿美元左右。随着奥巴马医改法案的通过,美国社会福利负担越来越重,高额的军费开支很可能难以为继。
第四章 美军体制编制改革
一、调整高层领导指挥机构,提高指挥效能
(一) 扩大战略司令部编成
主要是在战略司令部内新增全球打击司令部和网络空间司令部。
(二) 撤销联合部队司令部
于2011年8月3日正式退出美军编制。
(三) 调整战区司令部的责任区域。
一是非洲司令部开始独立运作后,其责任区域覆盖除埃及以外的所有非洲国家(埃及仍在中央司令部的责任区域内)。
二是根据2011年国防部最新修订的《联合司令部计划》,太平洋司令部不再负责北极和阿拉斯加地区,北极由欧洲司令部和北方司令部共管,阿拉斯加地区和美大西洋、太平洋沿岸约1000公里以内海域划入北方司令部辖区。
主要包括:终止国防部下属两个部门(负责网络与信息一体化的助理部长办公室、商务转型局)的运行,削减至少50个将军职位和150个高级文职职位,提升参联会作战计划与联合部队发展部(J7)的级别(提升至中将级),在国防部长办公厅增设“海空一体战”办公室等。
二、推进模块化建设,增强遂行多种作战任务的能力
(一) 陆军建设旅级模块化部队——旅战斗队其基本设想是把以师(大约1.5万人)为基本战术兵团的结构变成以旅战斗队(3000~4000人)为基本战术兵团的结构,以便于轮换或编入联合部队。旅战斗队有3种类型:重型旅(装甲旅)、中型旅(“斯特赖克”旅)和轻型旅(步兵旅或空降旅)。根据美国防部2010年发布的《四年防务审查报告》,陆军旅战斗队规模将维持在73个(现役45个、预备役28个)。其中包括25个装甲旅(现役18个、预备役7个)、8个“斯特赖克”旅(现役7个、预备役1个)和40个步兵旅(现役20个、预备役20个)。
(二)海军打造远征打击部队美海军提出把海上作战兵力改编成可灵活编组的远征打击部队,包括11支航母打击大队、12支远征打击大队、9支导弹防御水面作战大队和4支巡航导弹潜艇打击大队。美海军现已组建12支远征打击大队,并在过去几年多次派遣“埃塞克斯”号和“佩勒利乌”号远征打击大队前往西太地区巡航。
(三)空军组建航空航天远征部队为了更好地完成“全球警戒、全球到达、全球力量”的能力目标,美空军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组建航空航天远征部队。目前美军共有10支航空航天远征部队。
第五章 美军作战理论新发展
一、“海空一体战”(AirSea Battle)
2009年9月,美国空军参谋长施瓦茨与海军作战部长拉夫黑德签署“海空一体战”秘密备忘录,同时成立空海军联合工作组,负责协调“海空一体战”的具体事宜。这标志着“海空一体战”项目正式启动。2010年2月1日,美国防部发布新版《四年防务审查报告》,正式确认“美国空军和海军正在共同开发一种新的联合海空一体战概念,以击败军事行动领域的所有对手,包括拥有尖端‘反进入’和‘区域拒止’能力的对手。”
(一)认为中国军队对美军构成了新的严重挑战
中国军队一直设法在第二岛链建立“禁入区”,如果不采取措施抵消中国军队力量建设的效果,美军在西太平洋行动的代价可能急剧上升到令人望而却步的程度。
(二)认为“海空一体战”包括初始和后继两个阶段
初始作战阶段从冲突爆发开始,包括4条不同的行动路线:一是抵挡初期攻击,减少美军、盟军部队和基地的损失;二是对中国军队的作战网络实施致盲行动;三是对中国军队的远距离情报、监视、侦察和打击系统实施压制行动;四是在空中、海上、太空和网络空间夺取和保持主动权。后续作战阶段包括持久作战、远距离封锁、维持战役后勤、增加工业生产(尤其是精确制导弹药生产)等行动,旨在通过创造有利条件解决持久常规冲突。
(三)提出实施“海空一体战”的基本战法
为了挫败中国军队的作战行动,美军需要采取以下战法:一是空军实施反太空作战,致盲中国军队的天基海洋监视系统,从而阻止中国军队打击海军航母等高价值水面目标;二是海军“宙斯盾”舰补充其他导弹防御系统,保卫空军前沿基地和日本;三是使用海军的潜基和舰载情报、监视与侦察和火力支援,削弱中国军队的综合防空体系效能,确保空军能够实施空中打击;四是空军实施远距离渗透打击行动,摧毁中国军队的陆基远程海上监视系统和远程弹道导弹发射架;五是海军舰载战斗机积极反击中国军队的有人和无人机载情报、监视与侦察平台和战斗机,支援空军加油机及其他支援飞机的前沿行动;六是空军以隐形轰炸机的攻势布雷支援反潜战,以非隐形轰炸机的持续打击支援实施远距离封锁作战的海军舰只。
(四)提出加强“海空一体战”建设的主要措施
1、减少对关岛和其他重要基地以及海上力量的导弹威胁;2、纠正中国军队与美国在对高价值和时间敏感目标远程打击方面的不平衡,包括研发和部署距离更为遥远的渗透性和防区外情报、监视与侦察和精确打击能力;3、增强水下作战能力,包括潜艇、水下机器人系统和水雷;4、弥补天基指挥与控制、通信、情报、监视与侦察能力的漏洞,包括部署高能的机载指挥、控制与通信中继网络,支持天基系统;5、加强未来数据链、数据结构、指挥与控制以及情报、监视与侦察基础设施的标准化和互通性;6、强调跨军种电子战能力并加大投入;7、增强“网空作战”攻防能力;8、研发和部署定向能武器。
二、“网空作战”(cyberspace operations)
2010年2月1日,美军公布《四年防务审查报告》,首次公开使用“网空作战”和“网空攻击”(cyberspace attack)两个概念,2010年2月22日,美国陆军训练与条令司令部发布525-7-8小册子《2016-2028年网空作战概念能力计划》,指出“网空作战”是“全谱作战”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是获取信息优势、保护信息优势和置敌于不利境地。
(一)“网空作战”内容
从美军《网空作战国家军事战略》看,“网空作战”思想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由公众、私人和政府创造、维持、拥有和运作,遍及全球;2、随着技术、构造、程序和专门技术的共同发展而变化,产生新的能力和运作结构;3、受制于电磁频谱的可用性;4、利用高质量的决策信息,可实施接近光速的作战机动;5、使空中、地面、海上和太空的作战行动成为可能;6、超越通常定义的组织和地缘政治边界;7、由信息和数据传输系统的相互连接、支持性关键设施、储存、处理与传输数据的设备、软件硬件的应用等构成;8、包括静止的和运动的数据、声音和视频;9、其他国家、组织、伙伴、私人部门和对手都可不同程度地轻易进入;10、构成信息环境的基础。
(二)厘清关系,明确任务
美军在网络空间的任务是:1、在网络空间设定条件,确保网络空间的可用性;2、拥有与对手进行决定性交战、建立网络空间控制和优势的能力;3、拥有实施“网空作战”行动、达成军事、情报、公务活动预期效果的能力。
(三)阐明“网空作战”的目的、方法和手段
采用网络作战、信息作战、动力行为(Kinetic Actions)、执法与反情报、主题与消息等5 种基本方法。
(四)指出网络空间存在的威胁和薄弱环节
“网空作战”理论认为,美国网络空间存在传统的、非正规的、灾难性的、破坏性的、自然的、意外的等6类威胁。
(五)要求建设“网空作战”能力
1、提高在网络空间、网络情报环境准备和事后公开辩论分析中实施和分享军事效果分析的能力;2、增加对“网空作战”手段的投入和采购,适当建设网络空间双重利用能力;3、进行适当的审查和来源代码测试,识别恶意代码和非授权功能;4、建立确保系统结构能够促进联合作战的机制和程序;5、设计能够支持不同层次信息保证和信息控制的全球信息栅格;6、建立临时联合体“网空作战”程序,并进行演习;7、把“网空作战”纳入现在的军事演习;8、使教育和训练适应“网空作战”的特殊需要;9、扩大信息作战范畴,将一体化的“网空作战”训练和演习纳入其中;10、使信息可见、可接近、可理解。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