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丁湾反海盗行动
2009年3月13日,为了保护亚丁湾海域的海上交通安全,日本内阁通过决议,决定向亚丁湾海域派遣自卫队实施护航。防卫大臣发出《海上警备行动命令》。2009年6月24日,日本内阁通过《关于海盗行为处罚和应对海盗行为的法律》(以下称“反海盗法”);7月28日,正式宣告按照该法开始执行常态化护航任务。根据日本防卫省网站公布的数据统计,自2009年6月“反海盗法”实施至2011年12月底,日本自卫队共派出10批护航队,包括水面部队和航空队。水面护航部队执行护航行动次数总计达到315次,护航船舶数量达2276艘。P-3C巡逻机空中飞行累计599次,共计4640小时,从空中确认商船累计45770艘,为日本护卫航、外国舰艇及民用商船提供情报约5460次。其中,2011年自卫队亚丁湾派遣部队执行水面护航110次,护航船舶882艘,P-3C空中巡逻警戒218次,警戒时间1700。7月8日,日本政府安全保障会议和内阁会议决定,自卫队亚丁湾护航行动延长1年,护航部队执行任务的期限将延长至2012年7月23日。日本的反海盗护航行动为国际社会共同维护亚丁湾海域的海上通道安全做出了一份贡献。同时,日本自卫队也积累了远洋行动的经验。更重要的是,日本借机在东非的吉布提建立了首个海外基地,为今后日本的海外行动提供了一个支持平台。
国际维和与救援
日本自卫队自1991年首次走出国门开展波斯湾地区扫雷行动以来,已经多次参加国际维和行动,而且参加国际维和行动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2011年9月27日,日本防卫省决定将于5年后在东京市谷成立“国际和平合作中心”。该机构主要培训自卫队官兵如何组织和参与“国际和平合作”活动,同时传授自卫队“维和行动”的经验和教训。2011年,自卫队参加了多项国际和平合作行动,主要包括尼泊尔维和行动、海地救援行动、戈兰高地维和行动、东帝汶维和行动及(南)苏丹维和行动等。
八、军事训演
日本自卫队每年都要举行各种军兵种训演、三军联合演习和与美军及其他国家军队的双边或多边联军演习。虽然受“3.11”日本大地震及其救援工作的影响,部分年度训演未能按原计划时间进行,但2011年举行的各种军事训演仍体现了“检验实力、展示威慑力”的特点。
(一)自卫队联合演习
在2011年自卫队举行的各种训演中,最令人关注的是11月举行的“协同转地演习”、“方面队实兵演习”和“自卫队联合演习”等系列军演。这是“新大纲”提出加强西南岛屿军力以来,首次举行的大规模机动协防西南岛屿军演,也是首次演练向西南地区投送兵力的大规模实兵演习。主要演练远程投送能力、快速机动能力、协同作战能力及岛屿攻防能力。参演单位包括北部方面队、西部方面队与中央快反集团,动用兵力约5400人,车辆约1500辆,飞机约30架。演习中,自卫队首次动员组织民用渡轮完成部队和装备的投送任务。这种“军民融合保障”的方式代表着日本军事后勤保障的最新发展趋势。演习整合了陆、海、空三大军种,以保护西南诸岛(包括我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为目的,演练假想遭受攻击情况下的岛屿防卫作战。在与周边海上邻国岛屿纠纷不断加剧的情况下,这一演习内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威慑意味。
(二)2010年度日美联合军区指挥所演习
日方参演人员是陆上自卫队西部方面队约4500人,美方为太平洋战区第1军、驻日美陆军司令部、海军陆战队等约1500人。演习内容为演练日美双方使用各自的指挥系统,实施军区以下级别的联合作战。
(三)2010年度与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实兵训练
主要演练岛屿防卫。日方参演部队是西部方面队,约180人;美方参演部队是美海军陆战队第1机动部署部队。这是与美国海军陆战队开展的第6次实兵训练。
日美联合反导特别训练
日美“宙斯盾”驱逐舰首次实施数据联网。日方参加兵力为护卫舰队司令部与第6护卫队的“宙斯盾”级导弹驱逐舰“鸟海”号,美方为美海军第7舰队司令部与“宙斯盾”级导弹驱逐舰“乔治·麦凯恩”号。演习的目的是提高应对弹道导弹的战术水平以及日美合作要领,内容包括对弹道导弹的捕捉、跟踪和拦截等。
2011年度日美联合军区指挥所演习(“山樱60”)
日方参加部队是陆上自卫队参谋部和中部方面队约130人,美方参加部队为太平洋陆军司令部和驻日美陆军司令部约100人。主要演习科目是双方按照各自的指挥系统,演练并提高联合作战中军区以下级别的指挥参谋科目。
“红旗阿拉斯加”演习
日本航空自卫队派出了航空总队和航空支援集团所辖的第6航空团、警戒航空队、第1运输航空队等部队约330人参加演习。参演装备包括F-15战斗机6架、E-767预警机1架、C-130H运输机3架、KC-767空中加油运输机2架、便携式SAM地空导弹6部。日方主要参演行动是F-15战斗机接受美空军空中加油机的加油,横跨太平洋空域在基地周边空域进行飞行训练,并按照演习预案在返回途中与美空军的假想敌部队进行对抗演练。KC-767空中加油机在训练空域进行了空中加油训练。在7月15日的训练中,4架F-15战斗机和KC-767空中加油运输机还与参演的澳大利亚空军FA-18战斗机进行了联合训练,这是日澳双方首次进行联合战斗机实战训练。航空自卫队自1996年开始参加美空军在阿拉斯加州实施的演习,这已经是第15次参演。
2011年度日美联合实兵演习
日方参演部队是东部方面队第1师约300人,装备包括74式步战车、UH-1多用途直升机、87式反坦克导弹、81毫米迫击炮L16及5.56毫米机关枪等。美方参演部队是德克萨斯州第3-141步兵团的约215人,装备包括81毫米迫击炮L16及5.56毫米机关枪等。日美双方按照各自的指挥系统,演练联合作战下的合作要领和相互配合能力。
日美海军联合实兵演习
日方参演部队由海上自卫队自卫舰队司令河野克俊担任司令,参演兵力包括自卫舰队和航空集团的共30艘舰艇、60架飞机等,美方参演兵力为20艘舰艇。双方实施了反潜、对空及海上作战演习,演练了战术和日美双方合作要领。
日美澳联合训练
2011年7月,日本海上自卫队“岛风”号护卫舰参加了美日澳联合训练,地点是濒临南海的文莱近海海域。这是日美澳三方首次在南海海域进行联合训练,也是三方第4次进行联合训练。有报道称,军演的目的在于牵制和威慑中国。
此外,日本自卫队还分别与俄罗斯和韩国举行了联合搜救演习。还参加了“金色眼镜蛇2011”、 东盟区域论坛救灾实兵演习、多国联合扫雷训练等多边训演。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