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组织布局新十年:投资向非资源领域拓展

上合组织布局新十年:投资向非资源领域拓展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二次会议今天在北京举行。在上合组织第二个10年的开局之际,多国领导人再度相聚,为上合组织的新10年布局谋篇,共图长远发展。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接受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媒体联合书面采访时表示,上海合作组织业已取得的成就充分证明,本组织是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保障,是促进地区各国共同发展繁荣的强大动力,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胡锦涛表示,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以来,以维护地区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己任。在不平凡的历程中,各成员国团结协作、携手并进,共同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发展取得诸多重要成就。

一是创立了新型国家关系模式。通过缔结《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把世代友好、永葆和平思想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

二是树立了符合和平与发展潮流的价值观。在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引领下,求同存异,和谐相处,共谋发展。

三是维护了本地区和平稳定。本组织最早明确提出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的目标,并签订《反恐公约》,举行十余次联合反恐军事演习,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是促进了本地区国家共同发展。通过签署《多边经贸合作纲要》,推动本地区交通、能源、通信合作项目取得重大进展。 五是提升了本组织国际地位和影响力。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通过秘书处和地区反恐怖机构两个常设机构积极开展广泛国际合作,吸收4个观察员、2个对话伙伴,同联合国等国际和地区组织建立联系并开展合作。

峰会·花絮

普京在人民日报上秀成语“众志成城”

6月5日普京开启再次出任俄罗斯总统后的访华之旅。当天《人民日报》在第3版刊发了普京撰写的4000字长文《俄罗斯与中国:合作新天地》。

在文章中,普京说,现在任何一个头脑清醒的政治家,任何一个经济和国际关系专家都已经意识到,在缺少俄罗斯和中国的参与,在不考虑俄罗斯和中国两国利益的情况下,任何的国际问题议题都无法讨论和落实。“中国有句成语:‘众志成城’。我们愿意为了我们两国和人民的利益共同努力。而这一定能够给我们带来丰硕的成果。”普京最后说。

“胡普会”超时

中俄签署11份合作文件

应国家主席胡锦涛邀请,俄罗斯总统普京5日抵达北京正式开启对中国的国事访问。而在首日的访问中,胡锦涛与普京的会面时间长达4小时。普京重返克里姆林宫后的首次国事访问让不少西方媒体艳羡俄罗斯对中国的重视。外界普遍认为,中俄关系不断升温,“这对合作伙伴的关系日益紧密”。

在普京抵达北京后,当天下午,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主持仪式,欢迎普京访华。欢迎仪式之后,中俄两国元首举行了小范围和大范围会谈。其中小范围会谈原定45分钟,但实际进行了1个小时。

新华社报道说,在会谈中,胡锦涛指出,中方愿同俄方一道,加大相互支持,加深全面合作,加固中俄世代友好,加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战略协作。中俄关系发展得更好、更亲密,对两国人民是福音,对世界也是福音。

而普京则表示,俄中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中国不仅是俄罗斯的好朋友,也是国际舞台上可信赖的好伙伴。

会谈后,中俄两国元首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进一步深化平等信任的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除签署《联合声明》外,在两国元首出席的签字仪式上,中俄双方有关部门或企业负责人还签署了11份合作文件,涉及能源、工业、旅游、投资等多个领域。

十一岁的上海合作组织在北京举行峰会,今年是上海合作组织第二个10年的开局之年。

2001年6月15日,中国上海,欧亚大陆6个相邻国家——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领导人共同宣布成立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与俄国、中亚四国的关系开始紧密地连接在了一起。

上合组织在国际和区域中产生了哪些影响?对成员国经济、安全、文化等领域起到了哪些作用?上合组织又给中国带来了哪些推动力和变化?本报为此采访经济学家及俄罗斯问题专家。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