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明:为什么还需要马克思主义(7)

陈学明:为什么还需要马克思主义(7)

在西方世界原先的各个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中,苏东剧变后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的当属“生态马克思主义”。苏东剧变,并没有给“生态马克思主义”带来多少负面影响,相反,自20世纪的90年代以来,生态马克思主义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 “生态马克思主义”在苏东剧变后的飞速发展,为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为扫除对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性的各种疑虑,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有人甚至把“生态马克思主义”在苏东剧变后的飞速发展视为马克思主义获得新生的主要标志,把“生态马克思主义”当作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是苏东剧变后在西方世界另一个发展比较迅速的马克思主义派别。它的飞速发展同样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的生命力和现实意义。探讨20世纪后半叶,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不能不涉及“后马克思主义”思潮。“后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形成与广为流传,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后现代主义的背景下在西方世界获得了更进一步的认同和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后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论立场,试图在作为政治与文化力量的古典马克思主义的祛魅中拯救马克思主义思想中仍有价值的一些方面。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的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的各个发展阶段,法兰克福学派始终都是“主角”。在苏东剧变后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也是如此。苏东剧变并没有使法兰克福学派沉寂,包括哈贝马斯在内的法兰克福学派主要成员认真反思苏东剧变留给马克思主义的影响,继承地推进他们的研究。比较其他许多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派别来,法兰克福学派在苏东剧变后对马克思主义所做出的修正的程度是最大的。但这种“修正”并不表明法兰克福学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已放弃了对马克思主义的追求,当然也并不表明法兰克福学派已不再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派别。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起,法兰克福学派实现了批判理论的“政治伦理转向”,即主要从政治伦理的角度对当代资本主义展开研究和批判,这使法兰克福学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对西方世界的马克思主义的探讨,历来把重心放在欧洲大陆而忽视英美。确实,这样做有一定的缘由,因为长期以来,比起欧洲大陆来,英美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无论从规模上还是深度上都要逊色得多,一些具有国际影响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主要出自欧洲大陆而不是英美。但是,倘若时至今日还这样做,就不合时宜了。从20世纪80年代起,特别是在苏东剧变以后,英美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空前活跃。可以说,无论在今天的马克思主义哪一个学术领域,英美马克思主义都在主导和引领着学术话语权;今天最有原创性的思想家,大多都属于英美马克思主义。从一定意义上,我们说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在苏东剧变后经过短暂的沉寂后出现了复兴,主要是指在英国和美国出现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局面。苏东剧变后,在西方世界引领马克思主义研究复兴的是法国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学派”。正是这个学派组织了1995年9月27日至9月30日在巴黎召开的“国际马克思大会”,这个会议引起了轰动,打响了苏东剧变后马克思主义研究在西方世界复兴的“第一炮”,也正是这个学派成功了举办了“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国际大会”,这个会议把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推向了高潮。法国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学派”的崛起并产生重大影响不仅标志着法国马克思主义的新生,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整个西方世界的顽强的生命力。

值得指出的是,西方世界的这种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复兴”,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减缓,相反呈方兴未艾之势。特别是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欧洲债务危机的出现,更是把西方世界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进一步引向了深入。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