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古今中外值得借鉴的城市排水系统(3)

盘点古今中外值得借鉴的城市排水系统(3)

核心提示:一场大雨暴露了北京地下排水设施的短板。如何疏通这座城市的下水道是一道难题,但一定不是无解。本文盘点了古今中外可以极具特色的城市排水案例,或许值得借鉴。

·中国古代篇

元大都:城址的选择充分考虑了供水

大都城是刘秉忠主持设计的, 他的学生郭守敬负责水利系统的设计建造。在大都城的建设中, 不仅充分利用了地上水源开渠引水, 而且修建了完善的明渠暗沟排水系统。 虽然这些沟渠已深埋地下, 难以复原其全貌, 可是从局部地区的考古发现中, 我们不难想见当年的风采。例如现在旧鼓楼大街北段, 大石桥胡同东口, 解放前尚有长约 6 尺的石材数块, 为元代遗物, 旧有栏杆, 下为沟渠。在今西四 ( 牌楼) 附近的地下, 发现有石条砌筑的明渠, 渠宽1米, 深1165 米,在通平则门大街 ( 今阜内大街) 时, 顶部覆盖了石条。由此推测, 大都城内沿着主要的南北大街, 都应有排水干渠。 沟渠两旁, 还应有与之垂直的暗沟。 沟渠 的排水方向,与大都城内自北而南的地形坡度完全一致。

大都城东墙中段和西墙北段的夯土墙基下, 发现了两处残存的石砌排水涵洞。涵洞的底和两壁都用石板铺砌, 顶部用砖起券。洞身宽 215 米, 长约 20 米左右, 石壁高 1122 米。 涵洞内外侧各用石铺砌出 615 米长的出入水口。整个涵洞的石底略向外作倾斜。涵洞的中心部位装有一排断面呈菱形的铁栅棍, 栅棍间的距离为 10 15 厘米。石板接缝处勾抹白灰, 并平打了很多“铁锭”。涵洞的地基满打“地钉” (木橛) , 在“地钉”的攥卯上横铺数条“衬石枋”( 横木) , 然后即将地钉攥卯间掺用碎砖石块夯实, 并灌以泥浆。在此基础上, 铺砌涵洞底石及两壁。整个涵洞的做法, 与《营造法式》所记 “卷辇水 窗”的做法完全一致。

大都城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与城市总体布局的规划设计是同时进行的。排水设施的建造先于或与城市道路、 宫殿、城墙的建设同步。地下排水管道的铺设根据地形, 因势利导, 体现了先进的测量、设计和施工水平。

明朝:团城雨水渗排暗藏玄机

21日,北京遭遇了61年来最大的暴雨,造成局地积水成了“汪洋”。但身处暴雨中心的北海团城却无一例积水报告。无论下多么大的雨,在这个城池上,都会雨过地皮湿,很快就渗流得一干二净,地面只略显潮湿,而秘密就在地面铺设的青砖和地下的涵洞中。距今已近600年的一套明朝建成的古代集雨排水工程,目前仍在团城“服役”。

2001年,专家偶然发现这套古代先进的排水系统。实验表明,在团城上即使遇到一次降水量达到18毫米的大雨,地面上也不会形成径流。

据悉,团城上的青砖造型很特别,上大下小呈倒梯形,同时具有很强的吸水性,每块砖就像一个微型水库一样。下雨天,雨水会通过青砖和缝隙流入到地下。若遇到大雨或连续降雨时,多余的雨水便会借北高南低的走势流入到石质的水眼中。

团城上有十一个这样的水眼分布在古树周围,并且每个水眼的下部都有一个竖井,竖井与竖井之间有涵洞相连。涵洞高度在80厘米-150厘米之间,同样是用青砖建成的。多余的雨水到了涵洞以后储存起来,形成一条地下“暗河”。

水眼除了有渗水及排水功能外,还可降低树根附近的水位,使土壤中的水分适宜树木生长。同时涵洞与水眼组成了一个巨大的地下通风系统,为城内的植物提供了良好透气条件。

这套地下集雨排水系统建于明永乐年间,距今已近600年了。

注:团城的渗排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储存了天然降水,并在旱季和雨季之间调节余缺。

故宫:600年排水系统经受住考验

据《法制晚报》报道,7月21日的北京大雨,故宫没有出现积水。这座600年的系统建筑为何能够在61年不遇的大暴雨中不现积水?它的排水系统中又有哪些特点?

故宫三大殿三重台基上有1142个龙头排水孔,瞬间将台面上的雨水排尽,并形成千龙吐水的壮丽景观。这些被排出的水,通过北高南低的地势泻入内金水河流出。故宫的排水,正是综合了各种排水法,既有地下水道,又有地面明沟,这些或大或小、或明或暗、纵横一气的排水设施,能够使宫内90多个院落、72万平方米面积的雨水通畅排出。

据沈阳一位古城建筑专家介绍,紫禁城的排水有明暗两套系统。明排水是通过铺地做出泛水,通过各种排水口、吐水嘴排到周边河中,暗排是通过地下排水道将水排到河里,而这条河就是内外金水河。归纳起来,一句话,整个系统,通过明暗等手段,到达一个目的:汇总往外排。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