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举哥”于清泉:暴雨中托起了29条鲜活的生命

“托举哥”于清泉:暴雨中托起了29条鲜活的生命

北京“7.21”大雨已经过去十多天了,于清泉的事迹早已传遍北京的大街小巷。

在洪水来临时,他义无反顾,在近4小时的时间里只身救出邻居29人,被赞为“托举哥”。

作为一名来京务工已经8年的承德小伙子,31岁的于清泉是母亲眼中的孝顺儿子、妻子眼中的实诚丈夫、领导眼中的优秀员工。翻开他厚厚的一沓证书,你会发现,这个看似平凡无奇的年轻人,既是优秀共产党员,也是坚持了十数年的义务献血者,还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

他的诸多默默无闻却处处闪光的行为,向我们诠释了一个可触可摸的真实的平民英雄形象。

7月26日,晴。

晴朗的天气,让北京市门头沟区北涧沟村的人们暂时忘却了“7.21”暴雨带来的伤痛。

于清泉和他的邻居们搬进了安置房石门营新区里,闻着新家暖暖的气息,于清泉幸福地伸了个懒腰:“要不是还浑身酸疼,我都有点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每当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共产党员都是冲在最前面。感谢你在最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保护了百姓的生命安全。”这是北京市市委书记郭金龙刚刚在探望于清泉时说的话。

于清泉这辈子也没想过,会被这么大的官当面夸奖。他有些羞赧。

“我只是做了我认为应该做的事儿。”他跟来自家乡的记者表达着自己的心声。

“我从来没想过北京市还会发这么大的水……”于清泉的思绪回到了那场让他一辈子也不会忘记的“7.21”特大暴雨中。

那天的下午4时许。大雨中,于清泉正在家中向屋外舀水。瞬间暴涨的水位让他意识到了危险,趟着齐腰深的水,他赶紧砸开窗户将妻儿及老母亲送上了房顶。

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对面房顶便传来了呼救声:“救救我弟弟,他还在屋里困着……”

于清泉找了根绳子,一端让房顶上的人抓住,另一端系在腰间,一点一点地下到屋里。屋内的彭天远腿脚有残疾,泡在1米多深的水中动弹不得。此时他的房门已被上游冲下来的两辆汽车死死堵住,无法出入。于清泉来不及多想,当即解下绳子为他系好,硬是用肩膀将他拱上了墙头,连推带拽地送上了屋顶。

7月30日,当于清泉再次出现在56岁的彭天远面前时,老彭热泪盈眶,双手合十连连作揖,嘴里反复念叨着:“你把救命的绳子给了我,没有你,我早就没了!”

生存或是死亡,在生命遭遇最残酷的“大考”时,有多少人能做到把活着的希望留给别人,自己剩下的可能只是根脆弱的稻草?

于清泉做到了。

于清泉说:“人要懂得知足,明白感恩。”

8年前,他只身来到北京,随身的行李箱里只有半箱书和几件衣服。

一天只吃4个馒头和1块酱豆腐的苦日子他不敢告诉家里,“为了我上大学,妹妹初中毕业就辍学了,爸爸现在还在内蒙古地打工,我亏欠家里太多……”

刚到北京,既无住处也无亲人,早已考下药师资格证的于清泉决定用自己的特长闯出一片天。

仅仅一年半的时间,由于工作成绩突出,他被提升为药店店长,主要负责质量监测。

随后他把妻子林碧也接了过来,二人一起在首都打拼。

经过数年的努力,他终于在北京有了自己的家。

妻子林碧眼中的丈夫是个实诚人,从洪水中抢救出的厚厚一摞献血证就是他“实诚”的最好体现。

“我们都是学医的,明白献血的道理。从1999年上大学开始,于清泉就坚持献血,来到北京也没有中断过。”林碧有些害羞地笑了:“其实他家里啥都没有,但就凭这点,我相信没有嫁错人。”

“于清泉是我们公司作为专业技术人才引进的。”门头沟区北京西善和医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阴丽生见证了于清泉的成长。“他为人厚道,乐于助人,勤奋刻苦,来公司一年半,就当上了店长,现在已经是销售部副主任。”

“敢于在危难时刻站出来,绝不是一时的冲动,而在于平时宝贵品质的日积月累。”在于清泉的眼里,亲情的概念已经不仅仅局限在血缘关系,他把社会、把别人对他的好,都记在心里,视作亲情。

能为别人伸手的时候就决不会放下,能够帮助别人心里最踏实。

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员工、2008年北京奥运志愿者……感恩之树结出了累累硕果。

“我们一家三口的命都是他救的。”听说要采访于清泉,住在5楼的董萍大姐急忙赶了下来,向记者讲述于清泉救他们的情形。

“那天一开始水还不深,我们还没有意识到要赶紧往外跑。突然就听‘轰隆'一声,我们家的门就被大水给撞掉了,那水瞬间就没了腰。家里的东西都漂起来了,我们一家三口站在床垫上,想从窗户逃出去,可防护栏太结实了,我和老伴儿弄了半天就开了一个小口。后来是小于顺着竹竿爬过来,帮助我们卸掉了防护栏,把我们转移出来。”董萍大姐说:“防护栏是通电的,小于在爬过来的时候掉进了水里,只能攥住防护栏,看着他被电得直哆嗦,我真是心疼死了。”

焦急的不仅是受灾的邻居,站在安全区域的母亲和妻儿更是忐忑不安。

“清泉!”

“哎!妈,我在呢!”

每隔几分钟,早已被转移到安全地带的母亲就要对着村子的方向大喊一声,听到儿子的回应、看到他安然无恙后再趟着没膝深的洪水走回去报平安。

从安全的制高点到村口,距离近百米,看着母亲拖着患有严重膝关节病的双腿来回奔波,于清泉偷偷地抹了一把泪水,又毅然决然地奔向下一家被困的群众。

于清泉救人救了4个小时,母亲在水里来回走了4个小时。

待救援队赶到,于清泉才拖着伤痕累累的身体一瘸一拐地从村里走了出来。

母亲的手一把攥住儿子,久久不肯分开。

自7月21日下午4时至晚上8时,将近4个小时的时间里,于清泉游走于十余户居民家中,成功解救出29名被困群众。

直至夜间11点,洪水退去,于清泉才想起自己的家。

借了把手电回到家里,在凌乱不堪的屋里勉强找出了两只不一样的鞋,于清泉穿上后看了一眼四周,蹲在地上哭了:“辛辛苦苦在北京奋斗了8年,一场雨就什么都没有了,我的家没了。”

得知于清泉受灾后,所在单位的领导和员工第一时间赶到他的家里,帮助收拾财物,并集体为其捐款,“像小于这样的好人,咱一定得帮!”

大灾过后,于清泉又有了自己的家。看着崭新的安置房,他裂开嘴笑了,“什么都没了,现在又什么都有了,这回咱更得好好干了,因为我还有个心愿,就是把父母都接到北京来,让他们安安心心地在我身边养老。”

摸着母亲肿胀未消的膝盖,于清泉默默地告诉自己:“加油!做个让妈妈骄傲的好儿子!”

他一定能够做到。其实,他也已经做到。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