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元帅炼成记:多名将领曾加入东北抗联

朝鲜元帅炼成记:多名将领曾加入东北抗联

据朝中社18日消息,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正恩被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元帅称号。金正恩因此成为朝鲜最年轻的元帅。而此前,他是朝鲜最年轻的大将。

虽然不及他爷爷和父亲的“大元帅”军衔,但是相比他们分别在41岁和50岁时被授予元帅军衔,金正恩可谓是享受了破格的待遇。2010年9月27日,金正恩“空降”成为大将,仅仅两年时间,便越过“次帅”,被授予“元帅”军衔。

一门三元帅,绝无仅有。再加上分别于2010年和2011年被授予大将军衔的金敬姬和张成泽(金正日的妹妹与妹夫),一家三代,两个大元帅、一个元帅、两个大将,绝对是世界上军衔最高的家庭。

大校军衔由朝鲜首创

朝鲜军衔体系最大的特点是等级设置多,特别是军官分为四等15级,等级之多为世界之最。美国军衔军官为三等11级,俄罗斯军衔军官为四等12级,即使曾经最为繁复的前苏联军衔,军官也只分四等14级。

军衔规格高,上将之上还有4级。朝鲜的元帅分3级,仅次于苏联军衔。苏联的元帅分为苏联大元帅、苏联元帅、军兵种主帅、军兵种元帅4级,但军兵种元帅与合成军大将平级,因此苏联的元帅实际上是3级。许多国家平时最高军衔为上将,如中国、美国。而朝鲜上将之上还有大元帅、元帅、次帅、大将4级,上将只能算是第5级军衔。

朝鲜的将、校、尉均为4级,目前世界独此一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首次实行军衔制时,曾采取这种设置。西方许多国家将官设4级(上将、中将、少将、准将),但校、尉官通常各设3级;俄罗斯、东欧等国设大将、大尉,但不设大校。

值得指出的是,大校军衔是由朝鲜首创的,这在以苏联为代表的东方型军衔体系中比较少见。大校作为副师级军官的编制军衔,与西方国家的准将相对应,并影响了中国、越南等国后来的军衔设置。

朝鲜的中等兵、下等兵军衔,与外军的一等兵、二等兵相同,但称谓较为独特。

军衔体系深受苏联影响

朝鲜人民军于1948年2月8日成立,同时实行军衔制度。初期,朝鲜的军衔等级设置和军衔标志受苏联影响,与二战后期的苏军基本一致。当时设立的军衔等级有将官、校官、尉官、士官和兵五等,共18级。

1953年2月7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发布政令,为纪念朝鲜人民军成立五周年和表彰最高司令官金日成、副司令官崔庸健在指挥“祖国解放战争”中的功绩,设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元帅、朝鲜人民军次帅军衔,并授予金、崔二人。

此后,朝鲜军衔又不断有所调整和增添,逐渐形成了具有朝鲜民族特色的军衔称谓和等级体系。

1958年,士官中的准尉军衔改称为“特务上士”,相当于苏军的大士军衔。1992年,为庆祝金日成80岁寿辰,朝鲜在元帅衔中增设了大元帅称号,作为最高军衔,授予金日成本人。1998年,朝鲜将兵的两级军衔增为4级,即上等兵、中等兵、下等兵和新兵。

至此,朝鲜现行军衔体系最终形成。

多名将领曾加入东北抗联

据统计,朝鲜从1953年至2012年间,共授予大元帅2名,授予、晋升元帅6名,授予、晋升次帅26名,授予、晋升大将70余名。

朝鲜至今只有金日成和金正日被授予大元帅的军衔。金正恩的祖父金日成,于1953年成为朝鲜第一位元帅,1992年成为朝鲜第一位大元帅;金正恩的父亲金正日1992年被授予元帅,2012年逝世后被追授为大元帅,元帅是其生前获得的最高军衔。

除了金日成、金正日、金正恩三人外,朝鲜还有三名元帅,分别是1992年晋升的吴振宇,以及1995年晋升的崔光和李乙雪。这三人可谓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老”,曾经跟随金日成,参加过中国东北抗日联军,跟中国人民有着深厚的友谊。其中,吴振宇曾于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此外,还有一名不得不提的人物,他就是朝鲜人民军第一次帅崔庸健。崔庸健在22岁时流亡到中国,毕业于云南讲武堂,1925年任黄埔军校区队长,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参加过广州起事、东北抗日联军。1945年回国,后来先后被授予大将、次帅称号。当时朝鲜只有一名元帅和一名次帅,所以从1953年崔庸健被授予次帅之后,直至1976年去世,他一直都是朝鲜军衔第二高的人,仅次于金日成。(作者系解放军后勤学院研究员、大校)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