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日本,包括韩国,现在对美国产生的一种离心倾向。这种离心倾向是一种大的长期趋势。在一个现代国家里外国驻军65年了,这对任何有民族自尊心的国家,实际上是一个重大的心理挫折。在我们跟苏联关系极好的时候,苏联要在旅顺建个基地,我们也绝不允许。石原慎太郎的“日本可以说不”,首先是要跟美国人说的。日本一方面从真正的内心感受和民族尊严来讲是想脱离美国的,另一方面在情感上,又对于美国有一种尊崇。小泽这个人确实是一个厉害人物,去年把260多个议员带到中国,就是要让中国明白日本政治家希望跟中国接近。日本宣称要当海洋国家,要成为当代海洋文明的代表。但日本忘了海权不能分割,海洋只能有一个霸主,日本要想跟美国争夺海权,美国人一定会把它压制住,绝对不会放它出来。这就是日本的战略困境。
近年来,韩国也好,日本也好,政治家已经表现出想当正常国家的强烈意愿,希望在全球事务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韩国、日本想把美国的军事力量往外挤,这种离心倾向还是很重的。他们在跟中国的经济互动中发现,不论是韩国还是日本,要想保持经济增长,必须得入亚,至少要与美国保持距离。
从趋势来看,上述这三大因素导致了西太平洋地区未来局势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
二、未来可能的四种趋向
1、西太平洋地区继续由美国主导。对这种前景,不论是中国、日本,还是东盟都比较难以接受。美国经济性的力量,特别是对于整个西太平洋地区经济拉动的力量没有了。奥巴马想再工业化是比较困难的,低碳工业不可能像IT业那样,一阵风就起来。从这个角度来讲,美国继续主导西太平洋地区的势头会逐步地减弱。
2、由中国或日、韩主导。这一前景也比较难以出现。因为目前中国没有意愿,日本缺少信誉,韩国缺少实力。因此由一个单一的亚洲国家来主导西太平洋地区的可能性比较低。
3、由中、日、韩共同主导。有点像法德同盟主导欧洲,这是很多人期盼的,我们前段时间也想推进,但这一趋势会受到美国的干扰和制约。最近美国小施伎俩,就使中日韩三个国家的政治互信分崩离析,因此在政治上是比较难以实现的前景。
4、多极化的亚洲。西太平洋地区形成群雄并起的局面,这是各种力量容易接受的趋势。美国也好接受,因为这样比较好平衡,比日本坐大强,也比中国主导强。中国也比较容易接受,符合中国多极化的价值观,中国希望亚洲和世界都是多极的。因此,这种可能性比较大。
这几种趋势不论怎么发展,都不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也不是唯一的,有很多因素可能会影响到这些趋势。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中国的战略意图和行为,我们需要特别关注。现在的问题是中国比较缺少明晰的战略目标,在东亚经济一体化口号提出来之后,对于安全政治保障的问题没有找到自己比较明晰也比较好推进的目标、路径。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提出战略,确立战略目标,引导西太平洋地区的发展趋势。
三、朝鲜问题是一个机遇
目前东北亚地区的格局总体稳定,但朝鲜问题可能是一个突变因素。朝鲜问题不是东北亚地区最关键的因素,但可能是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我们对朝鲜的政策,最近几年起伏波动较大,我希望把朝鲜问题作为一个对中国有利的机遇,一个改变力量格局的杠杆。目前中朝战略关系在迅速升温,我们需要抓住机遇,让这个因素向有利于我们的方向转变,因此需要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战略策略设计。
美国对朝政策也在做调整。美国是一个战略思想非常活跃的国家,肯定不止一种选项。朝鲜毕竟跟中国接壤,我们不能把中朝关系的主导权让给美日韩,应该有全局设想和应变方案。保持中国周边很长时间的稳定,会有良好的示范效应,向世界展示中国人、亚洲人也有能力处理像东西德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看到,中朝间长远的战略关系,对于我们引导西太平洋局势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西太平洋格局又是跟世界格局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我们不能不将其放到战略高度来考虑和处置。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