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继平(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日本研究所所长):
这次钓鱼岛事件,我认为是日本外交决策机制出现了问题。从内阁本身来说,菅直人是“弱势”首相,事件处理实际上是由前原主导的。事件的发生,现在看来还是有一定预谋的。不是整体性的预谋,而是处理方式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不是日方所谓现场执法人员所能决定的。从结果来看,表面上是中国赢了,我们对日本施加了强大的外交压力,日方在延长拘留期满之前释放了中方船长。日本国内也认为日本失败了,国际上的看法也大致相同。但客观上来说,中日两国都没有赢家。特别是中日民间出现强烈的情绪对立,日本方面的情绪可能更厉害一些,前原这些势力是得了一些分的。
从更大范围来看,美国才是赢家,因为它比较成功地分化了中日两国,成功地介入了问题的解决。日本政界、舆论界普遍出现强化日美同盟对抗中国的论调,这是美国在当前求之不得的。所以真正的赢家应该是美国。我们在这个事情中不但没有赢,反而将要面对更大的挑战。
今年以来我们在西太平洋受到了四次大的冲击,包括天安舰事件、东海美韩军事演习、南海问题、钓鱼岛事件。其中天安舰事件和钓鱼岛事件有一定的偶然性,特别是天安舰事件对我们来说是飞来横祸。总的来说,这两个事情不是我们主动来做的,都是被动应对的。不能说我们应对错了,因为有些事情没有办法。但为什么最后的结果不好,一是因为美国的因素,二是日、韩和中国在安全方面的关系仍然非常脆弱。
今年的四个事件对我们都是不利的,给我们的东部安全形势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当然,日美、韩美同盟从表面上看经过天安舰事件和钓鱼岛事件在拉近,但长远效果仍需要观察。日本一直说深化同盟关系,但深化到什么程度不明确。
日本政局长期不稳,与日本面临的严重社会、经济问题有关,短期内不会改变。撞船事件后日本国内对华感情出现严重恶化,与日本国力下降导致的自信心受挫有关。执政党和自民党之间的斗争往往会把中国卷进去,中日关系成了党派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我同意大家的观点,要以我们为主来引导中日关系。不能让日本牵着走,我们要主动把握中日关系大的方向。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一点,日本总是拿中日整体关系来要挟中国,我们要站稳,该斗的还是要斗。维护两国关系的稳定大局和健康发展,不是中国一家的事情,这点一定要让对方明白,不能过于迁就。
只要抓住中美关系这个关键,中日关系就不会出大问题。中美关系是为中日关系定调的,这一点要抓住。钓鱼岛出问题是日本挑起来的,但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做一些事情,最好能以一种妥善的方式解决。历史问题、台湾问题对中日关系的破坏力都在下降,领土和海洋权益问题成为中日关系中很重要的方面,应该通过协议或其他方式解决,这点要跟日本正面交涉。
纪明葵(国防大学训练部副教育长,少将):
西太平洋的局势给大家的感觉是很乱,这个乱的诱因是什么?我认为整个西太平洋的斗争局势还是中美两家的问题,至于说在东南亚、东北亚反映的问题,仍旧是中美两家斗争的继续。这与整个世界大的战略格局有关系,冷战结束之后,美国和俄罗斯主导不了世界了,欧洲人也想淡化美国人的控制,不用你的核保护伞保护我了,要建立欧洲自己的军团,而且欧盟在不断地扩大。美国在欧洲的存在受到了制约,美国人下一步战略重点在哪儿?美国在中东搅了十多年,利用“9•11”事件打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打了10年,美国人还撤不出来,所以奥巴马一上台就采取了“巧实力”外交政策。他想尽快地撤出来,因为美国的经济衰退了。谁是它的潜在对手,谁发展得最快,谁会影响美国的价值观和经济利益,对手是谁?显然是作为新兴大国的中国。所以,在中国问题上奥巴马的笑脸变成了怒脸,对台问题、人民币升值问题、人权问题一下子全来了。美国甚至又要重返东南亚,主动介入东南亚事务,目的是发挥软实力的作用。它介入南海的海洋领土争端,做一份不需要投资的无本买卖,拉拢东南亚各国当美国重返西太平洋战略的棋子。
由于我们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时做了大量的工作,稳住了人民币币值,整个东南亚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融入到这个经济系统之中,太多人受了益,所以我们和东盟国家的海洋领土之争,并没有影响地区发展的大局。东盟内部整合在可预见的未来数年,甚至数十年内都不可能实现,还是一边继续向中国示好,一边向美国靠拢,来一个“左右逢源”才最实际。我们不难看出,东盟成员的基本态度是不愿被美国利用,作为在西太地区抗衡中国的棋子。这次东盟国防部长“10+8”会议,越南为避免陷入美国要讨论南海领土争端的被动局面,也事先强调这次会议的目的是建立共同解决东南亚地区和平问题的机制,不讨论具体问题,从而使希拉里的计划被搁置。
美国重返西太地区就是要领导亚太地区,利用东南亚国家与我们的海洋领土争端无缝下蛆,削弱我们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它想利用多边谈判的模式挑动与我们有海洋领土争端的各方联合起来向我们发难,它从中渔利,主导东南亚的事务。南海问题涉及中美之间在这一地区较劲,而不仅仅是我们和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因为我们和东南亚之间的关系,这几年相处得比较好,湄公河计划使我们把5个国家联合起来,一下子走出了困境。在水资源的利用上,东南亚在我们这儿获利比较大,没有多少利益上的冲突。今年我们又与东盟实现了自由贸易,按照我们提出的“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政策,2002年签署了“南海行为共同宣言”,我们做到了一个岛礁没丢。可是我们在合作开发上做得不够,基本没站住脚。究其原因,一是缺少深海开发技术,二是国内扯皮,三是没有南海中间基地,开发保障困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