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川:三农问题与国家前途(2)

牧川:三农问题与国家前途(2)

3、粮食产量8年连增,粮食危机依旧严峻

虽然中国粮食产量8年连增,但是粮食危机依旧严峻。虽然大米、小麦、玉米的自给率都在99%以上,但是油料作物的自给率却非常低。2010年中国进口大豆5480万吨、食用油670万吨。2011年进口5240万吨大豆、627万吨植物油、50多万吨猪肉在内的200多万吨猪肉产品。

2010年粮食总产量54641万吨,2011年中国粮食总产量为创纪录的57121万吨,达到2020年规划水平。粮食产量看起来很高,但是如果计入大豆和食用油、肉类的进口,从重量来看,中国的粮食自给率仅仅还不到90%。如果再考虑大豆为高蛋白高热量低产量的谷物(大豆不仅榨油,而且豆粨也是动物饲料,是人的间接食用口粮),那么中国的粮食和油料自给率估算还不到80%。

另外,中国西部地区很多人的肉蛋奶消耗都比较低,如果这些人的肉蛋奶消耗增加,那么中国粮食需求的缺口还会增加。

中国现在未出现大规模的粮食问题,这是因为国际环境未出现大规模动荡。一旦国际环境发生巨变,粮食问题就会成为天字第一号大问题!

4、农业的客观环境、硬件环境变得越来越差

农业的客观环境、硬件环境变得越来越差。化肥农药滥用导致土地质量严重下降,过度依赖化肥、农药增产的路子已经走到尽头,水资源短缺矛盾愈来愈凸显,农业抗灾能力不足。因为农民的劳动力素质低,种田意愿低,因为家庭联产承包的小农户土地太少、资源太少,因为各种主观、客观因素,农业新技术难以推广应用,生态农业难以发展。

中国人种地球7%的地,却消耗全球35%的氮肥和30%以上磷肥、钾肥。单位面积化肥用量从1978年的58.9kg/公顷增加到2009年的466.67kg/公顷,粮食产量从1978年的2527.4kg/公顷增加到4872kg/公顷。2009年单位面积施肥是1978年的792%,但是粮食单产却仅为193%。

尽管我国是磷矿储备大国,但按照目前的消耗量,品位在30%以上富矿仅够开采20年,中低品位的磷矿破坏情况比较严重。钾肥的情况更严重,钾肥自给率不足40%。中国每年消费钾肥实物量达1000万吨左右,是全球最大的钾肥消费国之一,但钾盐资源探明储量只占全球的1%,现有储量只够开采20多年。一旦国际局势变化,进口化肥受阻,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怎么解决?

农药污染也是公众关注的一大问题。每年遭受残留农药污染的作物面积达12亿亩,相当于耕地面积的67%。2010年2月发布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农业污染源已经超过工业,成为全国水污染的最主要因素。

水资源短缺矛盾愈来愈凸显,全国多地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1978年之前长期进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了农业的抗灾减灾能力。不过最近几十年,农田水利建设却很滞后。

近些年的自然灾害,西南地区特大干旱、冬麦区冬春连旱等,更显示出农业抗灾能力严重不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亟需推进。

5、跨国公司大规模渗透,国有资本却对农业漠不关心

国际跨国巨头正在中国大规模渗透,试图控制中国农业。大豆是第一个失败的大型案例,如今来自美国孟山都的大豆占据着中国80%的市场,国际巨头控制着中国80%的榨油企业。

从2010年初开始的转基因和粮食问题大讨论,更是暴露了我国种业安全、粮食安全、农业安全、环境安全、生物安全、经济安全、科研体制安全、国家安全等诸方面的问题。

当国际粮商在中国大规模收购粮食的时候,中央企业却得到指令,被禁止收购粮食,如此匪夷所思的事情时有发生。

当国际跨国公司正在对中国脆弱的农业进行布局时,中国国有资本却对农村、农业、农民漠然视之,似乎农业不是中国的命脉产业。国资委所管理的“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似乎并不包含农业。当中粮集团开始投资房地产,当国家资本开始遗忘农业时,中国农村、农业、农民将会走向何处?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