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取名演化历程:从人生大事到草率儿戏

中国人取名演化历程:从人生大事到草率儿戏

取名演化历程——

从人生大事到“草率儿戏”?

什么东西,属于你,却常被别人使用?答案当然是,“名字”我了。人一出生便要取名,靠这个符号区分彼此,才能以独立身份立足群体。最近,“操日本”同学因名被迫退学,再次证明我不止是一个简单的个体标签,其间更承载着诸多意蕴。有格言不就说嘛,“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可见,在中国,人名里都蕴含着一定的意义或期望,这将无可避免地打上社会烙印。于是,学者萧遥天说,人名是意识形态之一,如果有部人名词典,它反映整个中华文化与历史,比什么都更切实具体。也就是说,说人名,就是谈历史。回顾我的成长岁月,你会发现,这并未夸张。

姓名之源——自我意识催生“私名”

在蛮荒年代,那时尚无文化可言。取名,只为相互间简单区分,只要发音方便就好。所以原始人中很多人叫“阿”,谈不上有什么含义。

“阿!”“奥!”……寒风凛冽的苍茫雪原上,两名穴居人呼喊着前行。这两个清晰的发音,并非他们被风雪刺痛发出的呻吟,而是他们的名字。在纪录片《最后的尼安德特人》中,古代的穴居人就这么简单地以“奥”等相称,令人印象深刻。

的确,在蛮荒年代,我,就是如此简单。那时尚无文化可言。取名,只为相互间简单区分,只要发音方便就好。所以原始人中很多人叫“阿”,谈不上有什么含义。“阿”了具体不知多少年,人类终于形成自我意识与反思能力,而我,则开始摆脱幼稚的象声词,有了特别的意义和讲究。换句话说,我身上有点“技术含量”了。

不过在开始灌入内涵的最初阶段,我的主要形式还是“公名”,即某一个群体共有的名字。比如,氏族之名。大家熟知的“蚩尤”,就并非一人,而是一个部落联盟。在这个公名下,部落所有成员,均以“蚩尤”为名号。这样的例子,再如伏羲氏、共工氏……

说到底,这个时期,“我”,还没脱离“我们”。公名之后,才有真正意义上的私名。不过,何时何人开始启用私名,已难考证。据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泉根所著,上古时代“自我名”之由来,大致可归纳三类。其一,因德为名。人名是该人的业绩、人格的反映。如尧(伊放勋)——高瞻远瞩的君主,《说文解字》中称“尧,高也。从吉,在兀上,高远也”;舜(姚重华)——孝顺友爱的君主;禹(姒文命)——天神般的君主。此外,还有因官为名、因技为名的。如尧时的大法官“皋陶”,此人同时又是陶灶的发明者。这里面,透露着原始与简单。

姓名之用——以名为介续延“明尊卑”

在繁冗礼节下,取字也为“明尊卑”。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可以称名而不称字。在整个封建时期,这种“幼名冠字”的规矩一直被延续。

“应魁兄?”“呦!登第兄,别来无恙?”

时间一转,就从上古时期来到封建文明时代。“应魁”“登第”,这俩故友一寒暄,大致就能推测出他们生活的年代——北宋实行科举制后,就有人开始叫“应魁”“登榜”“登科”等名字,到了明清尤甚。这反映了当时人们希望孩子金榜题名的期望。

你看,我在那时就带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其实,“应魁”“登第”这种名字已经经过了长足发展。在夏商时代时,人名仍较简单,多以甲、乙、丙、丁等天干为名,如武丁、祖甲。

从周代开始,我的羽翼才渐丰满起来。此后,人们在名以外,又另取字。这到民国时仍如此,如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何以变得复杂?这与周代礼节严密的时代背景有关。《礼记·檀弓》就称:幼名,冠字。可以这样解释——始生三月而加名,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就是说,对个孩子直呼其名没啥,但对已成年者,便显得不够尊重。另取字,正为解决此问题。

这样,我就一分为二,“名”多用于自称,“字”则主用他称。事实上,在繁冗礼节下,取字也为“明尊卑”。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可以称名而不称字。在整个封建时期,这种“幼名冠字”的规矩一直被延续。

但从此时的名来说,与之前相比,已变得丰富多样。如汉之后,崇尚功名业绩的,取名韩安国、夏侯胜,追求长生不老的,取名霍去病、严延年,重视农耕产食的,汉初有向刘邦献计克陈留而被封为广野君的邴食其。寓意如此丰富的名字,在先民那可是不可想象。

在封建官僚体制确立后,做官就意味着并获富贵。此时,以“臣”字命名的多了起来,唐代有裴贽(字敬臣),宋代有徐铉(字鼎臣),清代有赵廷臣、吴任臣等。这些名字与“应魁”“登第”等融汇在一起,让姓名本身也成为一种内容浩繁的文化,难以细述,只能略览其变。

姓名之意——一个名字折射一个年代

以名为念,开始承载更多令人难忘的记忆。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那年出生的孩子中名字带“震”的非常之多。而提起“张抗洪”,也会立即让人想起当年长江那场大洪水……一个名字,就是一个故事。

随着封建时代终结,在民国时期去尊卑思潮的催动下,人名中“字”“号”等提法,逐渐隐去。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的名字更直白地与历史事件联系起来,有着强烈的时代特色。从名字就可推测其具体生长年代的时代来临了。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人们欢天喜地,纷纷为子命名“建国”,如张建国、李建国、宋建国,这种名字多得不可枚举。

到1950年抗美援朝,则开始流行邓卫国、王援朝、姜抗美,到战争胜利,又开始有人改名叫“建功”。通过名字,人们痛快地抒发保家卫国之情。

之后的岁月里,我,仍可贴做不同年份的阶段标签。如果有人叫“超英”“赶美”,那其一定出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个“大跃进”时期。“学雷、敬锋”的名字映入眼帘,则让人回忆起那场全国掀起的学雷锋热潮。

以名为念,我的身上,开始承载更多令人难忘的记忆。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那年出生的孩子中名字带“震”的非常之多。而提起“张抗洪”,也会立即让人想起当年长江那场大洪水……一个名字,就是一个故事。在这里,我是念想。

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实施,也催生了不少新名。受老观念影响,尤其在农村,生儿子仍是很多家庭的愿望。如果第一胎是女儿,许多家长会选择取名“招娣”“代娣”,为的是取谐音,接下来能要个“弟弟”。在这儿,我成了盼头。

改革开放后,思想空前解放,人们的名字演变得五彩缤纷。与政治色彩沾边的名字逐渐受冷落,“倩、蕾”等雅词多了起来,“娜娜”“龙龙”等叠字也流行开来。而随着与国际社会的交融,一些“洋名”也层出不穷,“珍妮”“丽莎”“丽娜”等也进入了花名册。

曾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统计:建国前,人们名字中常用的6个字是“英、秀、玉、珍、华、兰”,1966年到1976年这几个字变为“红、华、军、文、英、明”,改革开放初期追随“春天”气息,几个字又变为“华、丽、春、小、燕、红”。瞧,一个名字折射一个年代。

姓名之惑—— 易过度“脱俗”

针对如今取名的特点,已有专家呼吁家长要理智,给孩子取名不要过于另类,而偏离了文化内涵。若草率取名,那源远流长、充满承载蕴藉的姓名文化,怕真伤不起。

“纷扰一年,世上从此无赵C。”2009年,随着鹰潭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宣判,“赵C风波”最终尘埃落定,赵C改名,名字里面不能有“C”字。

其实,赵C姓名权之争只是冰山一角。为显示独特性,很多人名字改为了四字甚至五个字,如朱樱子百惠。此前,重庆市民欧阳成功欲将儿子改名为“欧阳成功奋发图强”,终因八字名超过户政电脑系统显示长度被迫作罢。从那时起,就有媒体感叹“中国人起名观念、习惯的变化之快,连电脑系统都‘措手不及’了”。

同时,生僻字在取名中也大行其道。先不说“张邕、马旻、高毓”这种已经比较常见的生僻字姓名,单是一个“王冫冖”就令所有人错愕(这个名字音读王冰蜜,属于一个80后女孩)。

为什么起这样的名字?家长考虑更多的无非避免重名、追求个性。但该注意,古人早已提醒“名不正则言不顺”,有些人就因名字遭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最近,“康熙”“王子”“是朕”等新生名字一经曝光,立马引来网络热捧。对于这些孩子来说,也难免是种精神压力。最典型的,就是“操日本”因不堪网络热议困扰而退学复读。这也为家长们提了一次醒。针对如今取名的特点,已有专家呼吁家长要理智,给孩子取名不要过于另类,而偏离了文化内涵。不过,还好,在取名规范和理智的约束下,像“李三W点COM、欧阳死机、司马病毒、皇甫内存”这些,还只停留在网名阶段。若果真草率地被取为名字,那源远流长、充满承载蕴藉的姓名文化,怕真伤不起。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