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援:你说得对。在钓鱼岛问题上,我们要从更深层次的战略来考虑。现在日本说要变为一个“正常国家”,实际上是想翻历史旧案。在这个问题上,中国要和俄罗斯、韩国,甚至美国,结成一个维护二战胜利果实的统一战线。俄罗斯和日本的争议岛屿,俄罗斯叫南千岛群岛,日本叫北方四岛;韩国和日本的争议岛屿,韩国叫独岛,日本叫竹岛。我们要策应俄罗斯和韩国,以后所有对外称谓,不要再采取那种貌似公允的提法,俄罗斯叫什么,韩国叫什么,日本叫什么,就明确站在俄罗斯和韩国一边,叫南千岛群岛和独岛。
为什么这样?因为这是一种战后安排。俄罗斯说得非常明确,我是为了维护二战胜利果实。不管北方四岛战前是属于谁的,但是战后,日本作为一个战败国,已经把它割让给了苏联。所以俄罗斯说,这是我的二战胜利果实,是二战战后安排,你日本不服也得遵守。谁让你曾经是战争策源地?谁让你曾经是战败国?作为一个战争策源地、一个战败国,你必须付出历史代价,这个代价就是把部分领土割让给别人。
琉球群岛也一样,即便它在战前属于日本,战后也不是了。《波茨坦公告》补充第八条款就讲到,《开罗宣言》必将实施。而日本的主权只限于四国、九州、本州和北海道以及战胜国所指定的几个小岛内,根本就不包括琉球,更不包括钓鱼岛,也不包括俄罗斯说的南千岛群岛和韩国说的独岛。所以,我们要策应俄罗斯和韩国,与他们结成一个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是为了维护二战胜利果实,维护雅尔塔体系。而日本现在是想翻历史旧案,摘掉战争策源地和战败国的紧箍咒。而且我们要对美国人说,不要放虎归山。你把日本放出来,日本绝对不会轻易饶了你。你那两颗原子弹人家不会白受的,肯定要报那两弹之仇。所以说,在维护二战体系方面,亚太国家还是有一些共同利益的。
玛雅:台湾呢,有没有可能结成统一战线?蔡英文曾经说,与大陆对抗,将延长台湾的战略纵深。而实际上,这样只能延长美国的战略纵深。两岸关系越好,对中国越有利,对美国越不利。解决东海、南海问题,两岸有没有合作的可能?
罗援:这种可能是有的。马英九在美国哈佛大学的博士论文就是有关保钓的海洋法公约问题。马英九说,在钓鱼岛问题上要寸土不让,还亲自到彭佳屿去遥望钓鱼岛,宣示保钓决心。在这个问题上,两岸是有共同利益的。但也存在分歧,台湾官方还没有表示与大陆合作的意愿。
我多次在与台湾媒体和一些退役将领的交流中呼吁,两岸军人要携起手来,共同捍卫“祖”权。我说的不是主权,是祖权,老祖宗的“祖”。就是说,两岸军人要共同携手,捍卫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权益。这个提法他们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他们还有一些顾虑,觉得两岸军人共同携手,现在时机还不成熟。他们提出一个口号,叫“兄弟爬山,各自努力”。我说这也很好,你哪怕不能同心,也要协力。只要你认为钓鱼岛是中国的祖产、祖权,两岸虽然有分歧,但是可以共同捍卫我们的祖权。
这在客观上反而可能产生非常好的结果,就是东西对进、南北夹击。保钓,先是香港去了,然后大陆去了,然后台湾又去了。特别是台湾去,日本是非常棘手的,毕竟他们和美国都有特殊的关系,台湾和日本也有一些特殊关系。所以,如果两岸三方携起手来,轮番出击,日本会疲于奔命,他不能一年365天在那里守着呀。我们可以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声东击西,一会儿从东边去了,一会儿从西边去了;说去又不去了,说不去又去了。这就是打海上游击战,让日本应接不暇,无法应对。这是个好办法,即便你不和我同心,但是也要协力,这样就有一个很好的合作前景。
另外在钓鱼岛问题上,还可以打人民战争。日本海上保安厅能搭载飞机的巡视船有13艘,大型巡视舰40艘,中型的42艘,小型的大约20艘,加起来100多艘。我们如果去150艘保钓船,他怎么抓?抓谁?他动用所有的力量也抓不过来呀。日本现在基本是两艘舰对撞我们一条船,我们过去几百条,甚至上千条船去宣示主权,日本怎么对付我们?
玛雅:美国有媒体评论,“中国显然想要投射蓝水海军力量,这从它发展了一支由多艘潜艇组成的舰队并让其首艘航母下水中显现出来……空军并与陆军和海军部队联合行动,可以到达南中国海大部分有争议的岛屿。此外,反舰弹道导弹东风-21也许能够对付美国的航母。”
另有美国媒体评论,“近期而言,中国的蓝海野心很可能仍无法实现。一艘经过翻修的苏联时期的航母、反舰弹道导弹和几艘不具备隐形能力的核潜艇并不能让解放军海军在远离本国海岸的海域执行复杂的作战任务。”
以上对中国军力的评价,哪个更接近事实?
罗援:西方媒体有自己的情报来源和分析,有些比较客观,有些有所夸大。非常明显的是,在平时,美国和日本都夸大中国的军事力量,叫嚣中国军事威胁论。可是一旦真出现什么情况,比如钓鱼岛争端,日本就开始贬低中国的军事力量,说日本海军能够在多长时间内将中国海军打败。可见,他们有很多主观臆断的色彩在里头,不能完全相信。
你这里引述的评论说了一个意思,中国争夺的是地区的优势地位,不是在争夺全球的优势地位。事实上,中国从来不称霸,在地区也不称霸。我们在周边维护自己国家的和平与稳定,这是我们的目的之一。我特别赞同海军司令员吴胜利说的一句话:在我家门口打仗,我们谁也不吝。现在到远洋去,我们还缺少大型的投送工具,比如航母,比如远程运输机、轰炸机。如果在远海打仗,我们的空军、二炮可能够不着。但是在近海打仗,在家门口打仗,那我就谁也不吝了。近年来,中国海军的水面舰艇、潜艇、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都有非常长足的发展。而且现在作战不是单一的军种作战,而是联合作战,除了海军,我们还有空军,还有二炮。所以,在家门口打仗,我们不怕,我们是有优势的。
现代战争的发展方向是导弹战
玛雅:中国的国防发展战略,是以海军主导,还是空军主导,还是陆军?
罗援:在我的军事科研生涯中,给我头脑打下烙印最深的,是刚到军事科学院工作时,我们政委粟裕大将讲的一堂课。他讲了从古到今作战模式的演变、兵器的演变。他说,石器时代作战,主要是用石矛、石斧等冷兵器。后来发展到火器时代,由石头战变成了枪战。枪战延伸变成了炮战,再延伸又变成了坦克战。再往后延伸,他认为是导弹战。当时是1979年,导弹在整个军事中还不是特别突出,但是他说,大刀长矛是人类手的延伸,骑马是腿的延伸,以后有了望远镜是眼睛的延伸,计算机的出现是大脑的延伸。所以他认为,未来战争形态将是导弹战。我当时对粟裕大将这个预测感到非常钦佩。现在我认为,现代战争的发展就是朝着导弹战的方向发展,也就是我们说的远距离精确打击武器。不管是飞机还是军舰,都是导弹的发射平台。飞机是用来发射导弹,军舰也是舰对舰导弹、舰对空导弹,有的可以发射巡航导弹。而且这种导弹是带有智能的,是智能化的导弹战。中国现在发展航空母舰,我当然非常赞成,这是一个大国国防实力的象征。但是也还有另一种发展思路,就是航母不一定是载飞机,如果把它变成一种武库舰,上面都是导弹,这也有一定的威力,成本可能比航空母舰还小。
我们的几个军兵种,要朝着远距离精确打击武器的方向发展。现在老说信息化,信息化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对信息不能过于迷信,信息只是战斗力的一个倍增器,不是战斗力的全部。最终解决战斗还是要信息加火力战,也就是软杀伤和硬杀伤相结合。有些书上说,今后战争一按电钮就能解决胜负,完全靠信息就能让对方的指挥机关瘫痪了,这是不可能的。从军兵种发展来说,现在我们海上的问题比较突出,首先要建设强大的海军。但是从整个军事系统来看,我认为,还是要发展智能远程精确打击武器。这个陆海空军都包括,特别是二炮。二炮不用更多依托其他平台,自己就能从阵地发射,本身就是作战单元。
玛雅:中国的军事科技发展、武器装备水平,能否满足越来越大的远程投送兵力的需求?
罗援:现代作战,特别是在我们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边界线这么长,周边邻国这么多,应该保持一定规模的兵力。但是一定的规模会影响质量,特别是军费投入,有一部分可能被人头费吃掉,这和发展武器装备是个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你提到的远程机动,要把部队变成一个具有机动能力的部队。这样的部队非常精干,它在一个中心枢纽的地方聚集,一旦出现情况,可以马上快速机动。这个快速机动应该是立体的,有空运,有铁路,有公路,在靠海的地方有海路。这是非常重要的。远程机动能力是提高我军作战效能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我们的投送能力还有一定的缺陷,比如大型运输机还没有完全国产化,大型水面舰艇,也就是航空母舰,才刚开始发展,大型的运输平台也有限。这方面需要加强。我曾经做过一项军事交通战略研究,提出要建立立体交通、立体运输、立体机动。这是非常必要的。当然现在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一些提高,可以部分地依靠民用运输,比如高铁、动车,高速路、支线飞机等。除了军队自己的投送能力之外,还可以搞军地结合,军民两用,既可以军用,也可以民用。
玛雅:解放军未来投送兵力的方向,除了台海及东海、南海,还有哪些方向?在“历史权益”范畴,除了南海外,主要就是中印边境,目前是什么情况?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