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刺激虚实:新轮大规模投融资背后的账本(2)

万亿刺激虚实:新轮大规模投融资背后的账本(2)

基建信托发烧

许多地方基建信托项目用“毛地”做抵押,由地方财政局出具承诺函

“最近跟融资平台做的项目非常多。”一位浙江信托人士告诉财新记者。

自今年一季度以来,基建信托的收益率逐渐赶上过去地产信托、矿产信托。到7月,基础设施信托平均收益率已与房地产信托持平,较去年同期呈上行趋势。用益信托工作室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基建信托的平均收益率为9.23%,而在去年同期,基建信托的平均收益率为8.35%。

用益信托工作室分析师颜玉霞介绍,今年市场上出现较多政信合作类信托,主要包括直接以政府名义借款的应收账款财产权信托和以政府融资平台名义借款的平台类信托两类。这两类产品收益率介于8.5%-9.5%(投资额在100万-300万元),9.5%-10%(投资额300万元以上)左右,期限在一年半至两年之间。“少数投资额达到600万元以上的基建信托,收益率可达10%以上。”

应收账款财产权信托,即以财产权方式投资,标的是政府的应收账款,大多得到当地财政局的承诺,将其列入当地财政预算。业内人士介绍说,由于融资类银信合作产品受业务总规模不超过30%政策限制,以政府名义借款的应收账款财产权信托成为融资类信托的变通方式,表面上属于投资类信托产品,本质上仍是信托贷款。

以往大中城市做基建信托比较多,今年发债融资条件比较宽松,大中城市更多发城投债,“现在二线城市基建信托都不大好做了,价格压得比较低,都是三线的小县城在做,而且以前信托公司主要做自己本省的基础设施项目,现在连跨省的基建项目都在抢。”一位中海信托人士称。

据业内人士透露,现在很多地方基建信托项目是拿地方政府的“毛地”来抵押,地方财政局出承诺函。所谓“毛地”,就是没有“七通一平”的土地开发整理,“未完成折迁,政府平台公司也不需要通过招拍挂买地,不需要支付土地对价;地方政府为了便于地方平台融资,划拨一块‘毛地’给其办理土地证,真实土地价值是多少很难说。”

近年来,基础产业信托占全行业资金信托的占比一直最大,直至今年第二季度末,工商企业信托在全行业资金信托的占比达到24.39%,超过基建信托成为信托财产的最大配置对象。

不过,一位浙江信托业人士称,现在有一个趋势就是很多企业设定单一资金信托为地方政府放款。因为企业不愿意扩大生产,手头资金闲置放贷给政府使用最安全,收益率也不低。“这种业务全国都有,上市公司年报中,‘购买金融产品’科目中,很多都是这类业务。”

多位信托人士称,三季度基建信托增长迅速,预计9月底基础产业信托会再次成为全行业资金信托占比最大的产品。用益信托数据显示,七八月间,投向基础设施领域的信托产品持续升温,发行数量在新发信托品种中再次居榜首。

从1-8月的成立数据来看,基础产业领域的融资占比呈上升趋势,前八个月共成立551款产品共1257.94亿元,占比为26%。仅二季度就有201款基础产业信托成立,成立规模达到418.53亿元,环比增长106.28%。其中基础设施、交通两项占到了基础产业信托规模的91%,尤以城市基础设施比重最大。

从已发行的基础产业信托产品来看,地方城投、交投等国字辈企业成为融资大户,其中不乏对各地方政府的债权融资。

用益信托工作室首席分析师李旸告诉财新记者,基础产业信托中,“借新还旧的比较多,地方政府除了面临‘稳增长’的要求,还存在着‘还旧债’的压力,土地财政吃紧也促使地方政府需要通过基础产业信托的方式进行融资。”

城投债井喷

“城投债发行迅猛,从地方政府的融资需求看,没有看出来经济转型、调结构的迹象”

对于地方融资来说,银行融资有限,相较信托融资,发债融资成本比较低的城投债再次成为大中城市基建融资借新还旧的主要渠道。

8月共有80多只城投债发行,规模达973.6亿元,环比大增50%。发行主体以各地政府的城市投资建设公司、路桥建设公司、交通投资公司为主,大多是百强县。财新记者获悉,正在排队的城投债仍有约300多只。

今年也是“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期间发行的(3+2)年期限的城投债偿付利息的第一年。城投债三年到期时投资者可选择继续持有二年,也可选择兑付本息。“今年债市行情好,选择继续持有的多。新发行的城投债有不少是为去年的基建项目借新还旧,项目是包装出来的。”一位大行承销部门人士透露。

从利率水平看,2012年上半年城投债、城投类中、短期票据的利率大幅下行,自7月城投债随债市走势疲弱开始调整,各等级幅度在20到30个基点,7月中下旬,信用债调整幅度超过利率产品,推动利差从历史偏低水平回升。目前,信用利差水平依旧在高位,城投债收益率水平已从7月初的约6.5%上升到7.5%、8%左右。

自今年7月中国银行间债市交易商协会(下称交易商协会)、发改委相继推出债市新政,交易商协会放宽了城投类短融、中票的发行条件,发改委加快审批流程、简化审核办法,城投债发行稳步攀升。供给维持高位将继续推升城投债的信用利差。

2011年由于担心违约,第三季度城投债发行暂停两月有余,但发现政府全力保住不违约后,全年发行高达3075亿元。2012年上半年,城投再次成为债市宠儿,包括城投类短融、中票,从1月到8月中旬,城投债发行量已经累计高达3642亿元,同比增长率翻番。

从近期的发行速度来看,2012年以来的城投类短融发行仅620亿元。不过,自7月,交易商协会放宽了城投类短融、中票的发行条件,城投公司发行短融、中票积极性渐强。从今年初至今,城投类短融中票76%以上均为省级和直辖市平台发行,省会和计划单列市占比14%,地级市中短期票据仅占10%左右,与2011年整体情况类似。

广发证券固定收益部近期研报分析,目前,交易商协会接受注册的条件有所放宽,但是整体要求依然严于发改委。从存量平台发行人的行政级别和等级来看,平台类短融中票整体资质高于城投企业债。

广发证券人士分析,目前发改委和交易商协会均对平台要求“退出平台类”方可发债,且对“已经上报项目”亦适用。从2012年6月至今的平台发债情况来看,发改委和交易商协会在执行该要求时会有所“打折”。例如企业债,尽管现金流全覆盖(如12穗经开债、12衡阳城投债、12泉州路桥债等),但并未调出平台类,甚至有12赤峰红山债,贷款风险定性为半覆盖,均放行;交易商协会对城投短融中票的监管整体严于发改委,从目前情形来看,发行主体均为“全覆盖”和已经调出平台类(或不在名单统计之列),在已统计范围内,仅有“甘公投”和“锡交通”为全覆盖但未调出平台类。

目前,发行中短期票据的平台仅有148家,其中已经明确调出平台类监管的仅有45家;而发改委方面已经将放宽发行条件落实到实处,未来几个月发债仍是地方平台的主要渠道。

“城投债发行迅猛,从地方政府的融资需求看,没有看出来经济转型、调结构的迹象。”第一证券人士告诉财新记者称,与产业债主要受供给、利率风险和信用资质继续恶化等方面压力不同,城投债的主要压力来自供给冲击和利率风险。

对于潜在风险,中债信发布报告称,此次审批的轨道交通建设项目规模较大,考虑到轨道交通和部分欠发达地区的高速公路盈利能力差,本轮批复项目的开工建设也可能会进一步加重部分地方投融资主体的债务负担,由此而产生的信用风险值得关注。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