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成经济转型“助推剂”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成经济转型“助推剂”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自2008年底,我国实施大规模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以来,不仅让2600多万户城镇家庭住上了新房,近1亿人口的住房条件得到改善,而且在拉动投资、改善内需和管理通胀预期等方面,凸显出巨大的正面效应。

促地方经济增长“利器”

2008年底,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党中央、国务院确定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其中第一项就是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奔赴北京、上海、天津、山东、黑龙江等10多个省市采访发现,在当前经济尤其是外需仍然面临一定程度的下行风险的情况下,保障房建设仍然是地方政府支撑经济增长的“利器”。

山东省副省长夏耕说,山东上半年出口增速仅为1.6%,扩大内需因此成为山东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而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是扩内需的重要内容,今年全省这方面的投资约需800多亿元,约占城镇住宅投资的20%,是保持合理投资规模的重要支撑。

黑龙江省在棚改政策的有力支撑下,2011年全省房地产业仍呈逆势增长的态势。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1219亿元,同比增长44.6%,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17%,占全省地方税收的21.8%和地方财政收入的7.9%,如果加上建筑业实现的税收所占比重将更大。

据统计,房地产上下游产业涉及五、六十个产业。100亿元的房地产投资能够拉动相关产业286亿元的产出,拉动力系数是1:2.86。而随着这两年大规模的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开建,各地保障房项目在整个房地产开发的“大盘子”中的比例越来越大。

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理事长孟晓苏说,以去年开工1000万套保障房计算,如果平均每套50平方米,那么5亿平方米占全国新开工房地产面积的26%。如果按照每平方米的2300元成本计算,保障房投资大约在1.15万亿元,占全国的房地产投资的18%,对投资的拉动效应显而易见。

政府增加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支出,还可以发挥乘数效应,发挥房地产业链条长的作用,促进相关产业发展。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通过棚户区改造,一年新增就业岗位7000余个,仅曙光新城就安排2000多人就业。由于人流、物流、资金流重新分配,全省各地形成了一批投资兴业的新园区。

黑龙江省省长王宪魁说,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对当前和长远的社会经济拉动作用都在日益显现。从拉动投资看,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可以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从扩大内需看,住房建设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可以拉动建材、钢铁、水泥等50多个行业发展。从城乡统筹看,如果保障性住房供应达不到一定比例,就必然抬高城镇化门槛,影响城乡统筹一体化进程。

经济转型“助推剂”

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经济结构失衡和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特别是由于住房价格上涨所带来的社会焦虑和社会矛盾正在扩大。业内人士认为,保障房建设实质上是通过加强公共服务,对收入进行再分配,有利于纾缓群众困难,调节收入分配关系,能起到平衡财富的作用。

2008年以来,黑龙江省启动实施了以“三棚一草”改造为支撑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不仅使居住在棚户区中的600多万和泥草房中的300多万人口住上了安全舒适的房屋,而且回迁后房屋的房屋资产价值增量,居民财产收入呈几何级数增长。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哈尔滨“民生尚都”经济适用房社区采访了解到,周边商品房每平方米六七千元,而经济适用住房售价每平方米仅3000多元,棚户区改造给每户回迁居民带来财产性收入约20万元,群众得到了真真切切的实惠。

孟晓苏说,“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开工建设3600万保障性安居工程,以2011年全国商品房平均价格5381元/平方米、全国保障房平均造价2300元/平方米计算,将有数以万亿的财富转移到中低收入者身上,这将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财富成果共享。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刘卫民认为,解决了住房这个城镇家庭最大的后顾之忧,居民的消费信心和能力也会增强,从而增加其他商品的即期消费。比如群众有了新居,要进行装修,购买家具、电器和其他生活用品等。

“假设一套房子的家具平均消费是1万元,‘十二五’期间仅保障房就将催生约3600亿元的家具消费市场,甚至更多。”广东省家具协会会长王克说,这个数据对整体行业带来的更大的拉动消费,数据之外的影响不可估量。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不少城市通过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特别是推进棚户区改造,逐步解决城市管理手段落后、服务功能欠缺、市容“脏乱差”等问题,完善了城市功能,优化了人居环境。从而吸引各类生产要素集聚,实现产业再造和经济转型,起到“建设改造一片、带动提升一方”的作用。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投融资中心主任尹斌说,一定程度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在于增强经济内生动力,通过保障房疏通久被阻塞的国内消费,无疑是解经济决转型的重要推动力。

抑制商品房价“镇静剂”

近年来,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较快,有的城市房屋租赁价格也明显上升,给群众改善住房条件带来很大压力,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专家认为,5年来大规模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推进,对市场能起到了“镇静剂”的作用,不仅为稳定房价发挥了基础性作用,而且从长远看有利于管理好通胀预期,把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保持下去。

尹斌说,除了对民生的影响外,住房价格如果持续过快上涨,还容易形成房地产“泡沫”,带来潜在的或现实的金融风险,扰乱乃至破坏经济正常循环。在这个问题上,国际上有不少深刻教训,日本经济长期低迷,美国发生“次贷”危机,都与房地产“泡沫”有关,应当引以为戒。

为稳房价、挤泡沫,我国楼市调控目前采取了双管齐下的策略:一方面,通过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和限购措施,遏制不合理住房需求。另一方面,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通过实施大规模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可以稳定群众住房消费预期,增强民众对楼市调控的信心,促使房地产市场逐渐回归理性。

此外,据山东省测算,全省城镇化水平提高1个百分点,就有近百万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镇,没有一定数量的保障房,新就业职工、大学毕业生和外来务工人员就不能在城镇安居乐业,城镇活力和正常运转将无从保证。

山东省副省长夏耕说,推进保障房建设,以合理的房价换取适度的规模,有利于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还能防止资金向房地产业过度聚集,有利于实体经济特别是驱动能力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从而促进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优化。

保障覆盖面持续扩大 长效机制建设克难推进  

连接一:五年攻坚 住房保障体系初步成型

自2008年开始,党和政府全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计划在“十二五”期间覆盖全国城镇20%住房困难家庭,让群众共享改革成果。5年来,各级政府将政策力量和制度力量以及高度的全局意识、责任感凝聚成合力,扬长避短,克难前行,使这5年成为我国历史上政府对住房保障投入最多、建成规模最大、工作成效最明显的时期。“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目标正越来越接近现实。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计,截至2011年底,全国累计有2650万户城镇家庭住上了新房,实物住房保障受益户数占城镇家庭总户数的比例,由“十五”期末的5%左右提高到了11%。此外,还有450万户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享受了廉租住房租赁补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刘卫民说,社会保障体系是民生的“安全阀”,如果“十二五”期间3600万套保障房最终建成并得到充分合理分配,将成为我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标志性工程,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将取得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巨大进步。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拉开的住房体制改革,为我国房地产市场注入了活力,但是由于相关配套制度不完善,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房价上涨过快、涨幅过大等问题以及住房市场在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方面的失灵问题,也浮现了出来。

同时,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每年新增城镇人口1500多万。新就业职工和常住外来务工人员由于积累少,住房支付能力弱,他们中的一部分租住在地下室、城中村里,住房条件十分困难。

2007年,国务院出台《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强调各级政府要把解决城市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难题,作为一项重要职责,并且进一步明确了住房保障范围和标准,为解决住房这项重大民生问题提供了制度保证。

2009年以来,我国又相继启动了中央下放煤矿、国有林区、国有工矿、城市等棚户区和危房改造工程,住房保障范围由此从城市扩展到林区、垦区、矿区等区域。

2010年6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七部门又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计划,其着眼点是解决中等偏下收入居民以及新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等“夹心层”群体,填补了住房保障体系的一大空白,标志着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

2011年,我国开启了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井喷时代,其中公共租赁住房将逐步成为保障房的主体,圆更多人的安居梦。

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包括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限价商品住房等主要类型,对应了不同收入、不同类型的住房困难群体,保障范围主要包括低收入、中等偏下收入的无住房和住房困难家庭以及棚户区居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刘卫民认为,近几年来,正是因为我们更加突出住房的民生属性,把满足群众的基本居住需求放在首要位置,才构建起了以市场供给与政府保障相结合、以市场供给为主的城镇住房政策框架,初步形成了“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持”的住房保障体系。

近5年来,我国启动了堪称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5年的探索实践过程,是我国在借鉴国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扬长避短,进一步明确方向,理清思路,完善政策的过程。

其一,以租购并举为前提的“住有所居”的住房制度目标在全社会形成共识。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司司长冯俊说,从总量上看,目前城镇成套住房套数与城镇家庭户数比大概在0.8:1左右,加上住房占有的不均衡,住房总量不足的矛盾还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尽管居者有其屋是数千年来的社会理想,但我们必须逐步树立新的居住理念,即“人人有房住”而不是“人人有住房”。自1998年房改以来近14年的探索,特别是近5年来的尝试,社会各界逐步在“住有所居”上达成共识。

其二,以各级财政补贴和配套资金、银行信贷资金、社会资金、个人自筹资金为组成部分,初步搭建起了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投入长效机制。

在财政投入方面,目前已经有中央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省市县财政一般预算安排的资金、住房公积金增值净收益安排的资金、从土地出让净收益中安排的资金、地方债券安排的资金等。

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大批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给予了信贷资金支持。

广州、深圳等市采取政府与企业合作建设、企业自建、BT(建设-移交)建设模式、企业与农村集体组织合作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公租房等多种模式,通过引入社会资金,加快解决“夹心层”群体的住房难问题,取得了很好效果。

其三,符合中国国情住房保障体系的顶层设计日益清晰。经过5年的大规模实践,我国逐步理顺了住房保障的范围、标准、供应结构和配套政策体系。

在管理分配上,各地不仅实行保障房源、分配过程、分配结果“三公开”,接受社会监督,还因地制宜从准入标准、审核程序、动态管理、退出执行等方面入手,逐步建立起各具特色的政策制度,让社会信服、使百姓满意。

链接二:“现在我们生活得体面多了”   保障房小区居民细说安居话感受

“以前住危房说起来都不好意思,现在我们生活得体面多了,我很满足。”在江西九江市最大的保障房小区螺狮山,50多岁的殷国梁说这样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

殷国梁的妻子对他们亮堂温馨的小家十分满意:“以前全家住的是危房,吃着吃着饭楼顶上就会掉石灰渣下来,做饭都得撑伞。现在,小区环境又好,家又亮堂,真的是做梦样的。2010年,殷国梁夫妇和一对女儿住进了58栋411的就搬进来了,”记者看到,60栋墙面统一贴饰橙色瓷砖的楼房,颇显壮观。小区绿化率近36%,还配建了超市、农贸市场、学校等。

大规模的保障房建设让大量城市、工矿、林区、垦区棚户区居民几十年未解决的居住困难、生活环境差的问题得到了化解。一辈子生活在老棚户区的孙秀兰老人今年73岁了,她从没想过自己晚年还能住上带电梯的高层楼房。走进老人位于哈尔滨市道外区滨江新城小区的家,40平方米的两室一厅虽然不大,但却干净温馨。谈起曾经的居住环境,老人感慨万千:“1960年开始,我和丈夫还有4个孩子就一直挤在20多平方米的平房里,到处漏风,冬天里即使生炉子还要穿上厚外套。” 

保障房小区三分建,七分管,管好了,群众才能住得省心、体面。记者采访发现,绝大多数保障房小区物业管费用虽然低于市场价,但“价减质不减”,这让很多群众感到“政府真是对我们管到底了”。

在广州市最大的保障房小区之一的金沙洲社区,住着5600多户、1.7万保障对象。社区内一位姓丁的老人告诉记者,“这里每月物业管理费只有几毛钱,远低于周围楼盘,但管得好。”

常年租房、频繁搬家,这是很多住房困难家庭的相同境遇。随着保障性安居工程的稳步推进,我国已建立起以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租房等多层次、全覆盖的城市居民住房保障供应体系,越来越多的住房困难家庭通过申请居住各类保障房找到了真正“有家”的感觉。

“搬来搬去的,8平方、10平方的都租过,心里就没有踏实过。”63岁的肖金玲说,“感谢政府给了我一个稳定的家,心里可踏实了,可以放心地去做老年人喜欢的事啦。”

在天津市秋怡家园公租房小区,《经济参考报》记者看到,小区门口车水马龙,小区内干净整洁,绿树成行。8栋1单元504室是肖金玲和丈夫李庆福的家,记者看到,这间50多平方米的一居室,厨房、卫生间、卧室、阳台大小适中,房屋设计合理。

肖金玲夫妇告诉记者,2003年房屋拆迁后,一下子没买到合适的房子,此后房价越涨越高,只能租房住。现在,夫妇每月收入约两千元,房租是每月850元,政府补贴285元,实际负担500多。“现在我太知足了,每月的房租我都会按时交纳,政府替我们想,我们也要替政府想。”

住房是民生之重,“安居”才能“乐业”,保障房大规模建设让数以千万的家庭安了居。统计数据表明,5年时间内,我国2600多万户城镇家庭住上了新房,近1亿人口的住房条件得到改善。

居住在江西抚州市利民南苑南区25栋2单元104室的徐显根原是粮管所下岗职工,以前一直住在粮管所的器材间。回想起过去,他摇头叹道:“以前谈不上过日子,下雨就漏,住的跟现在比是天上地下。”现在,徐显根就在利民南苑做保安,730元一个月,“有房住,又有了工作,这几年我心里过得舒坦啊!”

受益于棚改政策,黑龙江省伊春市美溪区桦皮羌子林场居民李淑华去年住上了楼房。这个区将棚改与生态移民结合,先后撤并5个林场所和2个自然屯,以降低人的生活对森林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李淑华在内的1500多人搬到美溪区过上了城镇生活。

李淑华告诉记者,过去住的房子夏天漏雨、冬天漏风。每到冬天,捡柴劈柴烧炉子,天天弄得灰头土脸。如今住上新楼,宽敞明亮,不用挑水、烧炉子,孩子上学、老人看病也都方便了。平时她在建筑工地做饭,丈夫在工地干活,春秋季节还能上山采点野菜,增加收入。她说:“现在没事我愿意去广场扭大秧歌,锻炼身体,干啥心劲儿都足。”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