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党的十八大精神(5)

核心提示:当历史学家回顾21世纪头十年的时候,他们会认为最重要的事情不是经济大衰退,而是中国的绿色大跃进。在一个人口比欧盟、美国、日本、俄罗斯加起来还要多的国家,进行广泛和深刻的变革,能够始终保持稳定,大部分人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各种风险考验能够从容应对,综观世界现代化历史,可谓前所未有。

 

关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

十八大报告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一系列的新部署,提出了一系列的新任务、新举措。报告用将近一小半篇幅来讲述这五方面的建设。由于时间关系,这五大建设我只是把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这两个问题展开说一说。

第一,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这两个“加快”鲜明指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建设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战略全局的战略抉择。

我们从近年来这场规模空前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寻找答案。危机往往带来机遇,这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看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际上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危机形成倒逼机制,客观上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难得机遇。我们原有的经济发展方式像一部老式机车已经无力拉动整个国民经济快速前进。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确实到了关键时期。

十八大报告适应战略机遇期和战略风险期新要求,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五个方面重点任务,落实好这些任务着重把握三点:

一、必须实现经济工作重点的转变。

过去很长一个时期,我们推动了经济发展主要工作是招商引资、扩大投资、增加产能、促进出口等。在当时条件下这么做是必要的,同时也是有效的,这些工作将来还要在更高水平上继续去做。同时必须看到国际金融危机已经和必将带来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大调整、大变革。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正在发生变化。我们再靠过去经济发展方式支撑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走不了太远。

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工作重点转变,具体来说做到四个“着力”和五个“更多”。四个“着力”就是,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我们要把推动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转到培育和形成新活力、新动力、新体系、新优势上来。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让创新真正成为企业的生命、发展的源泉,使企业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体,让各类市场主体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出效益、得利益,积极主动谋转变,自愿自觉求转变。

五个更多是,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从过去那种主要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转到依靠质量和效益的内涵实在提高上来,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二、必须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现阶段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过程中。四化之间进展不一,互动不够,带动不足。我国工业化进展很快,但数量扩张特征比较明显,产能过剩。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融合放大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城镇化进度持续加快,但城镇化质量不高,多数农民工没有真正融入城镇生活。城镇化为工业化创造需求、工业化为城镇化提供供给的互动功能没有充分发挥。我国农业现代化取得长足进展,但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工业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带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有数据显示,城镇化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消费将增长一千多亿元。今年我国城镇化的水平将达到52%,如果今后再提高20%,就可以再增加3亿城镇人口,那将是一个巨大的内需市场。

三、必须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十八大报告强调,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与市场关系问题,历来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如果不能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将无从实现。国际金融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又说明如果像西方国家那样完全放任自由市场经济,不重视发挥政府作用,也会走向经济社会不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应对国际危机过程中,我们正是恰当把握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作用,适时出台各项宏观调控措施,才使中国经济收获了由高到很低再到高的漂亮的微循环。当然我们毕竟是市场经济的后来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者,对市场经济的规律认识和把握还有不到位的地方。十八大把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提出来,并且给予了明确的解答。这就是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充分发挥政府作用。把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和政府这只有形的手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地持续发展。

第二,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也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做出巨大努力,取得了巨大成效,同时也要看到人民群众对于过上更好生活的要求也在增强,对加快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的期盼也在提高。社会建设依然是社会经济发展一块短板,仍然是群众反映问题比较集中的领域,这里面收入分配不均问题、高房价问题、教育资源不均问题等都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所以习近平同志在新一届常委与新闻记者见面的时候,就特别强调了我们在改善民生这方面的责任。当然这些问题很多不是中国独有的问题,而是世界性的难题,但就是这样,我们还是要引起独特的重视。有媒体报道,2007年世界上最富有的225人的收入与最贫穷的27亿人的收入相等的,相当世界所有人口收入的40%。所以,我们尽管要看到收入差距较大是世界性的问题,但是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应该格外引起重视,要采取特殊措施尽早缩小差距,中央已经有这方面的考虑。在十八大报告中间也从六个方面做了部署。落实好这些战略部署应当注意着重以下三点:一是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二是加快创新改革。三是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关于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学习十八大报告,我们有一个强烈的感觉,党的建设部分分量很重,针对性很强,新意很浓。加强党的建设,最基本三句话:第一句关键在党,第二句党要管党,第三句从严治党。我们要认真按照这三句话的脉络去看其中的要点。

第一,深刻领会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个主题。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十七届四中全会首先提出的重大命题。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使这个问题重要性达到新的高度。在新形势下党面临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四大考验、四种危险要细化,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会出在哪些领域、哪些环节、哪些部门、哪些岗位,要确实治好病,要精准下药,有的用中药,有的用西药,有的动外科手术,不只是说说而已。

第二,全面理解和加强改进党的建设总体要求。

十八大报告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主题,明确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总体要求。其中一条主线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两个坚持,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五个建设,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这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总体路径。四自能力就是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这是保持党思想纯洁、组织纯洁、作风纯洁的又一个重点。一个目标,就是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强领导核心,这个总体要求抓住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关键,是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根本遵循。

第三,准确把握党的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点任务。

十八大报告对加强改进党的建设总体要求,部署了八个方面重点任务,落实这个总体要求重点任务突出抓好五个方面。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