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美丽中国(2)

核心提示:关于生态文明有两种思路。第一,生态文明是一种价值理性,沿着“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展开,生态文明是人类应该和能够达到的最高级别的发展形态。第二,生态文明是一种工具理性,沿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展开,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治国理念体系。

第四,“两型”社会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途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两型”社会,是党中央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是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现有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和实践形式。例如,湖北和湖南作为建设“两型”社会的示范区,在考虑如何设置产业结构、如何搞产业布局、科技进步如何起作用等方面,采取了很多具体的做法。起初,湖北和湖南作为中部崛起的带头羊,向中央要政策,要成立招商引资政策的试验区。中央说,这些经验都有,法律法规也很健全。两个地方说,那就发展民营经济,把政策搞活。中央说,发展民营经济,国家有充分的政策了,用好就是了。那么,中部崛起的着力点到底在哪里?最后,中央批复它们成为建设“两型”社会试验区。当时两个地方负责发展的一些领导对此想不通,本想要搞中部崛起,结果中央给扣了个紧箍咒,又要节约资源,又要保护环境。在认识到“两型”社会是中部崛起新的着力点之后,湖北和湖南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中央还给予一定的特殊政策,批准它们搞规划,布局项目。这两个地区原来的发展规划是上一大套重型工业,现在均衡一些,更多是搞设计产业、物联网。这几年,这两个地区划定了园区,引进了产业,世界高科技企业也进来了。依托这些好政策,一些传统的老产业借机淘汰,换成了新产业。几年来,湖南、湖北成为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环境也慢慢得到了改善,

我国环保形势与举措

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包括布局、资源节约、环保、制度建设。我着重从环保形势和举措的角度,谈谈生态文明建设何以深入发展。

(一)我国环保形势

我国正在实施 “十二五”环保规划。说到环保,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要减排。然后一想,闹了不少的环保事件。再一想,环保还有整治环境、改善空气等。那么,我们在环保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我国环保形势的现状如何呢?

这几年,我国环保工作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做了很多工作。

第一,实施节能减排规划,确保实现约束性指标。近一阶段,国务院发布了《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规划》与国务院《“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相衔接,侧重于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节能减排措施的细化和目标的量化,对有关领域、行业的节能减排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要求,是今后五年我国污染减排工作的具体部署和要求,也是实现“十二五”污染减排目标的重要保证。上一个五年计划我们超额完成了减排指标。今年上半年也基本实现了预定的减排指标。然而,减排是要花钱的。那么,减排成本谁来负担?企业要负担,老百姓也要负担。比如说,电价里面就含有减排成本,只是大家感觉不到而已。

第二,用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环境保护之所以能够优化经济发展,是因为环境保护要求把环境承载力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要求经济发展走少排放、低排放、最好是零排放的道路。这对经济行为主体是一种外在的强制约束条件。由此促使他们努力进行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尽量循环利用再生资源,而且还能激励他们通过发展绿色产业而获得新的经济效益。这在客观上都会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增强国家经济竞争能力。

我们为什么要搞环评?不仅仅要卡住落后产能,重要的是要上先进生产力。没有环评这些手续,那种破坏环境、消耗资源的项目就会上。前几年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各地就上了一批原本国家环评产业政策不准搞的项目。这也是应急所需,不得已而为之。

第三,解决民生环境问题。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有了更多的期盼和更高的要求。改善环境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不损害健康的环境质量是环保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环境保护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是落实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几年来全国各地在整治环境方面还是做了努力。这几年,北京为了公共环境治理没有少花钱,应该说北京是一个典型。北京建污水处理厂的比例最高。这几年绿化,北京花的钱最多,绿化带都修到河北去了。北京市去年闹出的PM2.5事情。以PM2.5质量标准测评,发现北京市没有原本公布的80%的好天,这就提醒我们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治理。

这几年没有再出现像10年前淮河流域出现的大规模流域性的污染事件。因为有了《流域防治规划》,淘汰落后产能,修建了大量的污水处理厂。还比如,常州是一个中等三线城市,它的经济发展非常快,环境也维护得很好。主要原因在于,常州是以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发展标准,发展门槛的。再有铜陵市,它是一个铜都。铜陵市委市政府的执政理念是生态山水铜都,将铜陵建设成宜居、宜商、宜游的地方。哈尔滨在过去人们的印象中,冬天一塌糊涂,因为哈尔滨用煤直接采暖,并且采暖期长,导致城市空气环境不好。现在哈尔滨采用新能源采暖,因此冬天也能够维护比较好的生态环境。

此外,山西省的环保战役,或说环保风暴、环保新政,就是以安全生产和环保为契机,对落后产能进行淘汰,取缔了几千家小煤矿。那几年山西损失GDP上千亿,减少财政收入几十亿。现在山西搞新兴工业化,大量引进珠三角、长三角的资金、技术、管理,跟国家发改委要政策,要项目,开发煤制油、煤化工等新兴工业项目,完全替代原来的小炼焦。在山西所进行的这场以环保为特征的结构性调整,虽然关闭了一些企业,但是引导山西经济迈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山西曾经是全国人均收入最低的地方,就是因为产业结构的问题。山西在上世纪20、30年代的时候,是全国最富的省份。山西平遥那一代的票号久负盛名。中国的票号总号全是在山西省。现在的山西给我们呈现出一幅复兴的画卷。

总之,我们在全国各地调研看到,我国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道路建设气势恢弘,绿化面积大幅度提升,豪气冲天。环境问题开始从改善民生的角度进入到了我们的生活。

那么,怎么评价我们的环境呢?当前我国环境状况呈现出“趋稳向好、形势严峻、风险增大、利害分化”的多重局面。

第一,趋稳向好。“趋稳向好”是指从近几年全国环境状况的连续观察看,有趋于稳定、向开始改善方向转化的态势。尤其在过去环境问题比较突出的城市地区、工业园区、大河流域、部分湖泊、居民社区等,感官比较直觉的水污染、大气污染、沙尘暴等现象有所缓解,开始摆脱不断恶化的局面。城市居民对环境状况的满意性评价有所上升,有些常规监测指标也反映出这种好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十二五”期间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和政策建议》认为,当前我国生态和环境变化的基本态势是“稳中有好但改善缓慢,环境质量基本保持平稳状态,生态恶化趋势初步得到遏制,某些区域的少数指标开始好转”。

环境有所好转的原因是不难理解的。这些年来各地经济快速增长,政府财政收入比较充裕,加上中央推行科学发展观和节能减排,各地都在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狠抓节能减排、开展流域环境治理、加强生态创建,这些由地方政府承担的环保任务,终究会产生一定的可见成果。

第二,形势严峻。判断环境形势趋稳向好,并不否认当前环境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的现实。2010年,我国主要水污染物化学耗氧量和氨氮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一,全国地表水污染依然较重,七大水系总体为轻度污染,部分城市污染依然严重,臭氧、颗粒物等复合污染物日益严重。2011年,全国地表水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浙闽片河流、西南诸河和内陆诸河等十大水系469个国控断面中,Ⅰ~Ⅲ类、IV~V类和劣V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61%、25.3%和13.7%。在世界卫生组织去年发布的《全球空气污染调查报告》显示,北京在全球1100个城市中排名1035位。北京PM2.5的来源,有四分之一来自周边地区。这个周边地区指的是大周边,诸如山西、内蒙、河北、山东。所以北京确实有委屈。为什么奥运会那一段空气质量好?主要原因是在奥运期间国家把周边,诸如内蒙、山西、河北的工矿企业给停产了。对此,现在北京采取的策略是区域联防联治,建立了华北地区空气大气污染治理联络小组的机制,就是说大家一起来查找污染源,一起搞好工业布局,减少空气污染排放企业的数量,必要时给以生态补偿。

另外,我国生态赤字比较高。虽然森林面积在增加,但是森林质量在下降,都是人工种出来的。还有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污染、生态的荒漠化等等,以及农村环境问题等。

第三,风险增大。由经济结构和总量所决定,我国未来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可能很高,长江和珠江等流域的污染物排放量与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缺口可能进一步加大,农村地区生产生活污染出现加重和蔓延的态势。因此,未来我国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增多和局部地区环境质量下降的可能性明显存在。根据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预测,我国2020年的能源需求总量将超过40亿吨标准煤。这样巨大的能源消耗,如果延续原有的能源结构,则环境影响不言而喻,构成很大的环境风险。因为经济体系发生环境风险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而言,投入使用的生产体系,在经过十多年到几十年的运行之后,发生生产事故进而导致环境污染事故的概率是显著上升的。即使加强预防和更新,风险仍很高。我国目前正在运行的经济体系,包括各种设备和设施等,都是在过去二三十年间建成投产的。现在进入了高风险期,就像行使了30万公里的汽车比新车出故障的概率高一样,经济体系的环境风险在加大。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