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美丽中国(3)

核心提示:关于生态文明有两种思路。第一,生态文明是一种价值理性,沿着“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展开,生态文明是人类应该和能够达到的最高级别的发展形态。第二,生态文明是一种工具理性,沿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展开,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治国理念体系。

还有一个重要的环境风险来源是产业转移中的环境问题。近几年国家注重区域平衡发展,大力推动欠发达地区采取集聚式发展方式加快追赶步伐,建立了很多示范区、试验区、发展带等。在此过程中,环境风险成为新的挑战。

我国目前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及环保产业政策主要针对传统产业领域,对高新技术产业带来的环境问题认识不足,缺乏相应的标准和政策。许多高新技术企业会产生大量危险废弃物。美国的硅谷听上去很响亮的,但是硅谷是污染很严重的地方。那些公司为了技术创新,合成了很多地球上不曾存在的东西。人们还不知道有什么危害,也不知道怎么防治。

工业园区是近年来各地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主要形式之一,这几年其集中污染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有些沿海化工园区大部分企业隶属农药中间体、医药中间体、精细化工产业。这类企业投资规模小、装备技术含量低、品种变化幅度大、产生的污染物成分复杂、治理难度大、达标接管或排放压力巨大,引发的环境矛盾日益突出。

第四,利害分化。利害分化是指环境问题的后果由不同的人群承担,增大了社会不公正性。排放污染物的企业获得了经济效益,赚足了钱的老板们离开了污染地区,但居住在当地的百姓成为环境污染后果的承担者。或者,城市里的人们享受着富足的生活,但产生的垃圾却运往农村地区,使那里的人们承受恶臭和污水的后果。

近几年,环境污染事故或事件明显增多,环境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增多。公众由过去对环境问题知之甚少或无暇顾及,逐步转变到十分关注和坚持维权。总之,就我国环境状况的绝对水平来说,距离人民群众的期望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都有很大的差距。这说明目前的环保政策还需要进行更加深刻的调整和改革。

我参与研究的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项目显示,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大,环境压力比任何国家都大,解决起来比任何国家都困难。

(二)环保政策分析

按照“十二五”绿色发展的要求,环保政策总体上是要实施两大类政策:一是从严从紧的管制政策,二是引导发展的激励政策。

    第一,从严从紧的管制政策。就是通过限制性产业政策和严格化的环境管理政策优化环境。诸如对于对焦炭行业、铜冶炼行业,还有铁合金行业、煤炭、水泥、铝合金、电力、电磁、纺织、钢铁等等行业实施限制,这些都是对环境影响比较大的产业。如果这些东西都放入市场,不严格管制,谁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最后毁灭的是市场体系本身。这是生产领域的限制性产业政策。消费领域里面也有限制性产业政策。比如说装修房子,去买真正的实木地板,比较贵,相对便宜的是仿实木地板,复合地板。实木地板贵的原因就是加了消费税,就是让大家少消费。

严格化的环境管理也是我们从严从紧政策里面主要的一部分。其一,强化环境监督管理,主要是搞好国土空间规划,环保是很重要的一个准则。划成限制开发的地方往往是因为环境脆弱。比如,张家口若要大规模地发展工业,那么北京市的饮用水会岌岌可危。为此,北京市给张家口支出相应经济补偿。其二,搞好污染减排。以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政策标准和环境执法管理来增强企业的结构性调整和技术升级,这是三大环保手段。最严格的限制还是污染减排。可以说资源性的产品,诸如水、电、煤、气、油这些东西,总体趋势不会降价,其原因在于资源的稀缺性。如果没有新能源替代这些传统能源,这些资源价格还会上升。比如,国家建设一个区域流域的污水处理厂。中央财政补贴的前置条件是,当地供水价格必须要提高到每立方米八毛钱以上。原因就是水价越便宜,水就越浪费。在产生大量废水的情况下去治理,这是不科学的。只有在尽量节水的前提下治理污水,才是科学的态度。对于弱势群体、贫困群体,可以考虑给予补贴,而不是说不涨价。还比如有超时水价、阶梯电价等措施的实施。

第二,引导发展的激励政策。在人们心目中,环境保护好象除了卡,就是限,实际有很多是以环保为由来刺激经济发展的,这叫绿色经济。为此,国家专门发布了《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将节能环保产业放在其他新兴产业之首。对于高效、节能、环保的产业,国家在税收方面都是予以鼓励的。土壤修复在未来有相当大的盈利空间。70年代,北京市三环路周边都是化工厂、农药厂,现在搬迁以后,留下来的土壤是有毒的。如果这些土壤不进行修复治理,直接盖住宅,危害性很大,所以一定要把这些毒素弄出来。为什么房价高?里面有一定的环保成本在里面。

总之,环保产业未来会以15%到20%的增长速度来发展。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环保产业市场。国家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出台了《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还发布了《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政策大纲》,等等。

(三)环保举措案例

环保经济发展本身是一个活的机体,它要适应外部条件,不断地进行调整。国际上有很多专家、学者认为,环保不会削弱产业的竞争力,而且有很多企业通过实施环保增强了企业竞争力。环境保护之所以优化经济,主要通过四个途径:促进了发展模式的转变、盈利模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案例一:汽车工业。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人对汽车的渴望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强烈的国家之一。那个时候,我们引进国外汽车,考虑到自身的承受力,引进的都是落后的生产线。我国80、90年代的汽车都是冒着黑烟在街上跑。很快,我们便遇到了环境极限。以北京为代表的城市开始陆陆续续提高汽车尾气的排放标准。从2005年起,实施欧3标准,后又实施欧4标准,现在开始实施欧5标准了。是不是汽车工业从此就趴下了?情况正好相反。因为提高了环保标准,所以我国汽车工业不断进行技术革命,化油器工艺改成电喷了,将来也许电喷都要改进了,汽油都不需要了。可见,环保从客观上起到了优化经济发展的作用。经济优化了以后,现在我国的汽车工业不但能够满足国民自己的需求,还能够出口到环保要求非常严的欧美市场,并且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特别欢迎中国的汽车。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