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的逻辑一个人推不倒
我们不妨将穆尔西假设成一个胸怀大志、决心打破旧制度建设新世界的人,就像他自己在竞选口号和就职演说中所宣称的:推行一项全面的“复兴计划”,振兴国家经济、解决民生问题、提高国际地位……简言之,他要解决旧有秩序下产生的一切社会问题,实现国家的真正独立自主。——这就意味着,他必须要向制造了并且继续在制造着这些问题的世界秩序宣战。
显然,穆尔西执政之前的埃及,并不是埃及人所想要的埃及,更不是埃及人自己心甘情愿创造出来的埃及——而是一个新老殖民主义势力接力制造出来的埃及:从经济到政治,从内政到外交。而这个制造者所竭力维护的,就是西方霸权所确立的世界秩序。穆尔西要实现他所说的政治理想,他有什么理由不对这个世界秩序宣战呢?
但我们看到的是:从推翻前政权的“埃及之春”运动开始,埃及人所选择的就是今天这个世界秩序的逻辑:西方式的民主运动。——非但不是否定、打破制造了他们命运的世界秩序的逻辑,反而试图追求加入、加固这个世界秩序。这是一个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的问题。所以“埃及之春”实在称不上是一场正经的革命运动,充其量是推翻一个旧法老、迎来一个新法老——没有人意识到:制造了穆巴拉克的,正是他们在解放广场上激情高呼的那些口号背后的逻辑。
埃及因其多重文化传统,向来被西方学者称之为一片“悖反的土地”。今天,穆尔西正站在这片悖反的土地上,以更加悖反的方式,寻求他的政治理想。这是注定了要失败的。道理很简单:推磨的驴子想要从沉重负担下解放出来,就必须意识到:它真正的解放之道不是按照被规定好的磨道转圈,而是要从根本上否定“必须沿着磨道转”的逻辑。而穆尔西宣称所要改变的埃及,正是今天统治世界的这个秩序所制造出来的埃及。
将近100年前,就已经有人沿着这个悖论的方式走了一圈,并最终垂头丧气失败而归了: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杰出的埃及民族主义者赛义德•扎格鲁尔抱着高昂的热情,试图趁机推动埃及从英帝国殖民统治下实现独立。但他和他的战友们所选择的方式,是请求帝国同意他们派遣一支代表团(即华夫托党前身),前往伦敦向帝国陈述埃及独立的心愿。这一请求遭到当然的拒绝之后,赛义德们发动民众掀起了一场被称为埃及现代史上规模最大的民众革命,支持华夫托党、向宗主国施压。在革命的力量面前,英国妥协了:埃及民族主义者派团前去参加巴黎和会,争取“国际社会”支持埃及独立。赛义德们满怀憧憬:难道以支持被压迫民族政治权利而著称的威尔逊总统,会漠视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的政治权利吗?难道埃及不能像希贾兹阿拉伯人费萨尔(沙特阿拉伯开国领袖、以出卖穆斯林世界利益而著称于史)一样,有权在巴黎和会上发言吗?……但不幸的是,就在华夫托代表团抵达巴黎当天,美国政府就正式承认了华夫托正在寻求推翻的秩序——英国在埃及的殖民权利。
不知道埃及人是否听说过“与虎谋皮”这个成语并领悟其中的道理,但这个例子已经告诉过埃及人:以统治者的逻辑方式去向统治者乞讨自由,是注定了要无功而返的。显然,我们并没有从穆尔西为期五个月多月的施政实践中,看到他有任何彻底否定和推翻今天世界秩序的迹象,包括口号。与之相反,他对利用国际金融组织所承诺的“援助”和贷款解决民生问题充满期待,他积极寻求与美国的“新型”外交关系,他试图通过制宪的途径打击反对势力、为自己争取更大自主空间……所有这一切,正是他面对的敌人的逻辑方式。——对于穆尔西眼下所面临的窘境,国内居然有人评论说是因为他“没有重视民生问题”、“没有进行经济改革”、“没有向土耳其学习”云云,真是幼稚至极。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