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邹东涛:201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五大看点(3)

 

高举美丽中国的旗帜,这肯定是我们将要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为下个年度部署工作的重要方面就是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不是某个国家问题,而是全球问题,中国在环境问题上经常被美国谴责,但是中国也不断的改进,当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的时候,有不少评论人员认为中国高速增长的周期过时了,或者说中国将走入不死不活的状态,我不这么认为,这两天看了不少材料,其中我最赞赏一个同志,他理解的比较清晰一些,他不认为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率过去了。他的分析从另外一个角度,或许我们现在增长率不能跟过去一样呈现那么高了,高增长周期过去了,但是现在更重要的是结构性调整,一个国家产业的结构性调整,各个产业增长率的结构调整,这些更加重要,全面高增长的时候大家都很高兴,但是那种高增长只能是一个时期,不能长久的下去,从长期来看,要调国民经济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坚固经济,坚固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这就是用结构性的眼光来看待现在经济格局的变化,这就是更加理性一些,更加科学一些。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走到今天实在不易,似乎是出现了改革疲软病,是不是会产生改革悲观症,不像过去的改革精神百倍,那么激情。早期农村的家庭生产责任制是全国占70%以上的农民感到非常激情,现在咱们疲软了。我想改革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个人,每个有志者都要长期的保持,饱满的改革热情。

十八大报告都体现了这个精神,就是让全国人民要保持饱满的改革,人心像改革早期一样的去思考改革、研究改革、探索改革、推进改革。这次十八大就特别在改革问题上发出了更高的声音,改革搞了30多年,十八大报告改革提出了86次,十八大报告文件将改革讲了86次,有两次讲到全面改革,五次讲到深化改革,而改革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政治方方面面,为此我感到非常激动,因为我是一个长期的改革探索者、思考者,我曾经在国家体改委工作了五年多时间,亲自参与大量改革的调研,改革文件的写作、贯彻,改革方案的上报等等,因为长期的改革探索研究和一段时期的改革工作,使我们跟改革积累了深厚的感情,所以这一次看到十八大报告几十次讲了改革我就感到非常兴奋。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经济、文化社会也好,工作出现疲软,工作出现问题,必须思考怎么深化改革,只有改革不断进行,才能让全党持续保持活力,让全国人民持续保持活力,让这个社会充满了改革生机,是中国不断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基本动力机制。人们说改了30多年越改越简单,不是越来越难,因为改革是渐进性进行的,改革从小的方面进行的,好改的,容易改的前面都已经经过了,不好改的都叫“改革的硬骨头”,包括国民收入的改革问题非常艰难不好推动,户籍制度问题、土地征用制度问题等,方方面面是当前改革和未来改革的大难题,不是不想改,不是不推进,推进过程中有了很多问题,改革已经到了深水区,攻坚的改革,所以本届党中央是要把第一炮就要抓住改革,来打造改革红利。

今年十八大后不久,11月21日召开全国综合改革配套试点工作会,这个会不一定是每个年度的常设性规定,原来在体改委的时候每年有一次,每年我都是参加的,也参与了文件的写作,后来改革的话题淡化了一些,今年高调提出了改革问题,我看新一届党中央找准了在新的形势下继续保持旺盛的发展活力,推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推进国民收入倍增,第一个最主要机制。因此改革红利这四个字的口号提出深入人心,全国拥护,全党拥护。

作为一个长期思考改革、想改革、写改革、干改革,经历多少年进来的,不断思考着改革探索的热情,深深体会到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改革的空间还很大,改革的任务还依然严峻。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坚持改革开放不停步,使改革红利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十八大开幕后,我感受到这届中央以及年后的新政府必然在改革方面能够迈出巨大步伐,以不断的激活全国人民的改革热情和生产发展热情,我想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改革的任务,必须脉络清楚,思路清楚,认真规划,稳扎稳打的搞好每一项改革,我觉得当前到今后一个较长时期,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仍然是我们的重头戏:

第一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两个字好说,但是干起来非常艰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几十年过去了,但是完善的任务还会更长。

第二是完善宏观调控体。通过各项政策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确保宏观经济长期稳定,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决不能出任何纰漏、任何差错

第三是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十有八九越来越复杂,市场中的水越来越深。市场中的问题越来越不好控制,因此健全现代市场体系也是一个艰巨任务。

第四是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这是全党全国人民感受最深,呼声最高的文化,如果深入分配体制改革没搞好,我们这个社会不知道哪一天出问题。

第五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举全国之力不断的加快社保体系建设,这个社保体系要落户到每一个居民,一个十三亿人口的大国要建立全社会的社保体系是全世界的巨大工作,世界上有很多完善很多不完善,但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这么多人口。有人说中国这个不好,那个不好,新加坡多好。你别忘了新加坡的人口和面积只有北京的一个区大,人口多这是事情难办的最基本前提。一定不要忘了人口问题

第六是城市化推进问题。城市化推进在未来几十年增长是一个关键问题,改革怎么改是今后的亮点。我们改革的方案就是市场体系建设,宏观经济建设,现在的改革任务非常多,而城市化也是要推进的重要任务,户籍制度怎么跟上去,土地制度怎么跟上去。这一条条问题在我们面前可不轻松,而城市化是推进持续增长的最关键的问题。我记得2002年在中国社科院工作时,我们邀请到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到社科院学习访问、讲学,他说当代对世界贡献最大是中国和美国。中国和美国两个国家从不同的特点,不同的成效推动全世界的——一是美国的高科技,二是中国的城市化,我们从美国看科技,从中国看城市化,美国的科技带动全世界发展。到现在中国城市化有了巨大发展,城市人口到了将近全世界人口一半,但是城市化空间还很大,城市化发展空间是我们今后改革的重要领域,因此从十八大精神,十八大的内容以及体现十八大治国方针和建国策略,我对中国发展的前景,以一种非常快乐的心情在对待,我想全国人民都一样,用饱满的热情来使我们国家继续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到2020年再翻一番,中国不断走向富强和幸福这个伟大的梦想、伟大的现实。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黄一帆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