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提新型城市化道路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面临修编?

中央提新型城市化道路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面临修编?

核心提示:面对这样的城市化问题,12月16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开出了新的药方: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北京还能像过去摊大饼吗?

回答是否定的。随着北京交通拥挤程度不减,空气质量难以上升,北京的吸引力正在下降。2011年北京暂住人口,比上一年下降60多万。

北师大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李晓西认为,这个问题的确需要引起注意。“北京的绿色发展水平很高,但是居民公众感受不一样,特别是对于空气质量感受不高。”他在近期举行的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英文版新闻发表暨研讨会上说。

根据北师大公布的报告,尽管2012北京的绿色发展指数38个城市中排名第六,但是在公众满意度方面,北京排名在第33位。

面对这样的城市化问题,12月16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开出了新的药方: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李兵弟指出,新的中央精神是大城市以后要在提高承载力上下功夫,而不是盲目摊大饼。而大中小城市需要做好产业布局,可以根据需要吸纳农民工变为市民。为此过去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需要根据中央新的生态文明要求,进行新的修编。

新型城市化道路

多年以来,中国提出过多个城市化路径的版本。如今十八大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新要求,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

特别是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李兵弟认为,未来县城是以后转移农民工人口的重要地方,一些小城镇要能够提供就业岗位,做好产业布局。

如果要实施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原则,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就不能走以牺牲农业和农村的路子。大城市也不能只扩充规模,而不解决城市问题。”李兵弟说。

目前各地城市发展很快,其基础设施令人满意。比如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的调查发现,2012年中国公众对于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基础设施、基本教育、社会保障的评价较高,但是对于环境保护则最为不满。

建设部此前制定的到2020年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则面临再次修编的可能。

不过该规划需要按照十八大,以及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生态文明,和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要求,进行重新修改。

2011年中国城市人口比重超过50%,全国有数亿农民工在城市打工,但是境遇很差。社科院调查发现,目前城里的外地户籍居民相比本地户籍居民的公共服务满意度明显偏低,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基本教育方面分别低9、3、2.9个百分点。说明公共服务的制度性不平等表现明显。

“外地户籍居民参与公共服务表达诉求的渠道匮乏,形成经济社会地位愈低,参与机会与表达诉求的渠道愈少的恶性循环。”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李汉林说。

奇怪的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发现,外出农民工并不希望到中小城市。相反,希望定居大中城市比例达到一半以上,希望在县城和小城镇定居的不到40%,愿意回家的不到10%。

但是大量的农民期待进入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国家中心城市,以及一些区域性大城市,是不现实的。

国家发改委宏观院专家陈新年指出,农民工愿意到大中城市,是因为当地有就业。农民工如果要定居变成市民,在中小城市可以,其产业和社保等待遇都应可以和市民一样。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