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政策转向:注重增长质量方可持续健康发展

经济政策转向:注重增长质量方可持续健康发展

为2013年中国经济谋篇布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日前在北京举行。会议在总结今年工作、分析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基础上提出明年经济工作继续稳中求进的总基调。

“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进”就是要推动经济健康发展。这表明“一方面只有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的不断完善,使经济平稳发展的态势保持下去,才能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条件”,权威人士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指出,“另一方面,只有通过‘进’,才能不断巩固经济增长的新基础,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才能尽快开启新一轮更高水平、更可持续、更小代价的增长。”

“只有更多着眼于解决质量和效益问题,才能破解当前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等诸多难题。”他强调,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放在非常突出的“中心”位置,目的就是要努力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否则,中国经济将始终处于不协调、不稳定、不可持续的状态”。

放眼2013年,经济下行压力并未真正消除。从外部看,国际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充满变数。世界经济低速增长态势仍将延续,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明显抬头,潜在通胀和资产泡沫的压力加大。

从内部看,经济运行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部分行业产能相对过剩状况有所加剧,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和创新能力不足问题并存,金融领域存在潜在风险,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矛盾仍然突出。

面对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决策层并没有表现出对速度的刻意追逐。因为“当前中国经济最突出的问题,不是增速问题,而是质量和效益问题。”上述权威人士说。

“过去,在谈到经济发展时,常用到的词是‘又好又快’或是‘平稳较快’,但本次会议用的词是‘持续健康’。”在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看来,用词之别,体现政策取向的重点正在发生转变。

质量和效益优先于速度

2012,对中国经济而言,是充满挑战的一年:出口增速从以往多年的两位数变到了个位数,GDP增幅连续7个季度下行,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困难。

“在一系列‘稳增长’措施实施后,经济持续下滑的势头得到遏制。尤其是11月份的各项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继续企稳复苏。”采访中,中国农业银行高级经济师何志成表示,从目前的分析来看,2012年中国经济很有可能实现高于7.5%左右的增长。这是相当不容易的。

尽管如此,上述权威人士认为,应该充分认识到,“当前中国经济最突出的问题,不是增速问题,而是质量和效益问题。”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已经出现阶段性变化:一是市场由供不应求转为供大于求,产能过剩普遍出现;二是国内生产要素成本上升以及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增大;三是全球经济面临再平衡挑战,此前由“投资—出口”拉动的高增长不可持续。

“这意味着,面临越来越严峻的竞争环境,以粗放生产和规模扩张为代表的低水平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质量和效益对企业的生存发展乃至对国家竞争力形成才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在他看来,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是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最新变化的必然要求。

“当然,这并不表示我们已经完全淡化了对经济增长的速度需求。”祝宝良谈到,事实上,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尤其在当前的严峻形势下,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显得尤为必要。

“基于这一背景,一方面要牢记‘稳’字当头,既不能对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坐视不管,更不能再单纯追求速度,盲目上项目、铺摊子。否则不仅无法帮助中国经济战胜挑战,而且会留下更多结构性的后遗症。”权威人士谈到,“另一方面,在确保明年经济运行大体平稳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加快经济转型,加快为新的更高水平的增长储备条件。”

“会议提出明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也正是基于这一目标。”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国内外形势看,今后不论是相对高涨期还是相对低迷期,中国经济都必须更加注重扩大内需。目前来看,结构性减税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机制之一,“在这一领域,仍有加大力度、做足文章的明显必要性。”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要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必须要找准着力点: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优化经济结构。“‘转方式’的核心任务是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权威人士表示,消费需求如果真正被激发出来的话,能保持国民经济长期平稳增长。因此要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消费增长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

事实上,今年前三季度消费增长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6年来首次超过了投资增长的贡献,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实现年初预定增长目标的第一“功臣”。

放眼未来,专家们认为,中国扩大内需依然有巨大空间,最大的潜力来自城镇化。“通过城镇化的推进,既可以拉动投资,又可以增加消费,是推进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点。”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尹中卿认为。

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城镇化率刚刚超过50%,不仅距离发达国家70%的水平尚有差距,甚至低于同为‘金砖国家’的巴西、印度等国。据测算,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GDP就会增长1~1.5个百分点。

“不过,中央着重强调的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镇化,而是有质量的城镇化。”尹中卿提醒,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各地长期以来把推进城镇化简单地等同于城镇建设,过分注重建成区规模扩张而忽视人口规模集聚,把农民工仅仅当作生产者而不愿接受其成为市民,结果导致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人口城镇化落后于土地城镇化,农业转移人口进城工作居住还无法真正融入城镇生活。

“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阻滞城镇化进程,甚至会落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他告诉记者,正是基于这种考虑,中央才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并且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未来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下一步要加大政府公共服务投入力度,逐步使户籍所承载的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实现城乡均等化,为户籍制度改革创造条件,扫除障碍。”尹中卿表示,“城镇化不等于大拆大建,要更加注意城市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在‘软件’和规划管理水平上下功夫。”

“对质量和效益的追求,还体现在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来提升产业的整体素质。”祝宝良认为,当务之急就是要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化解产能过剩。

目前,传统制造业产能普遍过剩,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尤为明显。例如,目前我国粗钢的产能为9亿吨,水泥达到29亿吨,都分别占到世界产能的一半左右。一些新兴行业也存在盲目发展的问题。

“既需要通过兼并重组、科技创新等解决‘旧账’,又需要通过合理布局,严把关口防止新问题发生。”祝宝良说。

统筹兼顾推进改革

“改革是未来中国发展的最大红利。”在贾康看来,“必须牢牢抓住改革这一关键,才能把中国经济的大好局面延续下去。否则,不断凸显的诸多矛盾会制约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对此,权威人士表示,当前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两个转变,即从高速增长转为平稳增长,从规模扩张型发展转为质量效益型发展。在这一背景下,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成为2013年经济工作的关键词,而改革是最重要的推动力。

“首先,实现经济增长的稳定,就要注重不断改善宏观调控,特别是要完善宏观调控的方式和传导机制,这些都需要经济体制,特别是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给予支持;其次,转方式的重点是改变企业和各类市场主体不合理的经济行为,最重要的是完善机制、完善规则;调结构,最重要的是发挥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作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这些也需要通过改革来实现。”他指出。

“改革肯定是红利,但绝不是摆在那里等着我们弯腰去捡的红利。”何志成认为,实事求是地分析改革红利,既要看到,未来10年中国有着“以城镇化为依托的巨大内需潜力,有着转型与改革的巨大空间,以及由此形成的重大战略机遇”;同时也要看到,改革会带来“阵痛”,会遭遇巨大的阻力。

对此,权威人士认为,应充分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三十多年来,一系列重大改革之所以取得成功,人民的主动创造功不可没,群众的积极探索至关重要。这一点在未来的改革过程中依然适用。

“但今天的改革已不是当年的‘帕累托改进’,许多改革措施都不可避免地会触动某些既得利益。”他表示,因此当前的改革要用统筹兼顾的方法去破解利益格局调整中的难题,要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来扩大改革共识、凝聚改革动力、推动改革前行。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