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黄灯记”:哪种规定更科学?
首页> 案例> 正文

世界各国“黄灯记”:哪种规定更科学?

核心提示:最严交规实施以来,“闯黄灯”条款引发民众争议。那么,世界各国对“闯黄灯”如何规定?怎么处罚?日本、俄罗斯则可以通过;新加坡红灯亮时,如车辆在十字路口的方框区域内停下,就算违规,并会被处罚。哪种规定更科学?

从1月1日零时起,被称为“史上最严交规”的修订版《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公安部令第123号)和《机动车登记规定》(公安部令第124号)正式实施,新规规定闯黄灯和闯红灯予以相同的记6分的处罚,这种加强的处罚力度再次引起了人们对“闯黄灯也会被罚”的争议。中国施行“史上最严交规”,引来外国媒体纷纷侧目。而世界各国在推行严苛的交通规则外,还有很多约定俗成的行车礼仪值得借鉴。

在韩国,如果驾驶员在黄灯闪烁时不减速硬闯,驾驶员将会被处以6万韩元罚款,并被扣除15分;新加坡为了给司机留出缓冲时间,在红绿灯路中的停止线之前设置了缓冲区;美国的十字路口设有停车标志,驾驶员经过这些路口时必须要停一下,即使没有车辆或行人也得停一下。

日本

黄灯等同红灯特殊情况免罚

日本的交通规则规定:黄灯等同于红灯,驾驶员不能强行通行。但如果已经临近停止线的车辆难以突然减速停止,驾驶员不会因此受到处罚。不过,驾驶员是否被判罚将根据警察的判断。

德国

50米之外看到黄灯要刹车

在德国,黄灯亮时,司机应根据到路口的距离以及车速进行判断,是刹车还是加速通过。德国交通法规专家恩斯特·鲍尔担心,司机在黄灯亮时急刹车会造成更多的交通事故。

鲍尔认为,黄灯亮时是否要通过还是一个数学问题。德国城区内的限速为50公里/小时,因此,如果汽车以时速50公里行驶,看到黄灯的反应时间加上制动时间,汽车停下来需要50米的距离。所以,如果汽车在路口50米之外看到黄灯,则要刹车;如果在50米之内,则需加速通过。这也是德国驾校通行的教法。

俄罗斯

来不及刹车时闯黄灯被默许

俄罗斯交规中对黄灯的描述是:原则上禁止通行,但如果司机来不及刹车,闯黄灯则被默许,不会被罚款或扣分。俄罗斯媒体报道称,一般情况下俄罗斯民众大都会遵守这一守则。

美国

路口设有标志车辆经过必停

在美国,很多城市的十字路口直接设有停车标志,驾驶员经过这些路口时必须要停一下,即使是没有任何车辆或行人也得停一下,然后才能继续行驶。

美国的交通信号灯从上而下或从左至右分为红、黄、绿三色。根据稳定或闪烁表示不同的含义。

纽约机动车驾驶管理处工作人员表示,联邦法律规定,在未设置红绿灯或者红绿灯失效的十字路口,无论是否有行人或车辆,都要求司机一定要先停一下然后通过。在有红绿灯的路口,除非有交通警察指示,否则绿灯不要求减速,黄灯应该停下,但如果不能安全地停下就谨慎通过。

美国的黄灯分为三种状态:

稳定的黄灯:这种状态下表示将要从绿灯转化为红灯。司机为红灯停做准备。

闪动的黄灯:请司机慎重行驶。

黄色箭头:往这个方向行驶的车辆需要停止,如果司机仍要向这个方式行驶,请做好停车的准备。

新西兰

视路口安全情况通行

新西兰的交规规定,遇到黄灯,在停车线后面的必须停车;如果过了停车线遇到黄灯,车主必须判断,在安全的情况下方可以通过,也就是说,车主认为路口交通没有问题,开车通过不会影响其他车辆按规定通行,就可以通过。在新西兰,车主到达路口,前面是绿灯,但堵车,如果前行就会停在路中央,会影响另一边的车辆通行,任何人会以不影响交通为前提,自觉将车停在停车线后面。

挪威

如停车有隐患可通过

根据挪威考驾照教材,黄灯亮起标志着信号灯将要变成红灯,司机见此必须停车。但如果黄灯亮起时,司机在当时车辆所处的位置停车会带来安全隐患,则可以继续通过。

伊朗

是否处罚取决于现场交警

伊朗交规规定,闯黄灯与闯红灯性质一样,处罚也相同,每次罚款100万里亚尔,约相当于200元人民币。扣分情况根据不同对象处罚不一样,私家车司机一次扣5分,公交车、出租车司机扣10分。伊朗每个驾照一年有30分。相比而言,闯黄灯的罚款金额与国内差不多,但扣分要少些。而且,由于缺乏电子眼的监控,闯黄灯是否处罚还取决于现场交警。

加拿大

并无明确的处罚条文

在黄灯的定义、遇到黄灯后应如何处理等方面,加拿大各省交通规则是一致的。首先,黄灯是绿灯转红灯之间的过渡灯号,目的是提供从通行到停止间的缓冲;其次,黄灯的含义是“停车,除非这样做有危险”,而不是“继续行驶,除非这样做有危险”。

澳大利亚

在澳大利亚,黄灯持续时间约5秒钟,足够驾车人作出正确的反应。还有,当红灯和绿灯熄灭唯余黄灯持续闪烁时,可视为无交通灯;闪烁的黄灯意在“提醒驾车者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可自主通行。”

英国

英国交通信号灯,在红灯末尾,有一小段红、黄灯同时亮的时间,这意味着通知面对红黄灯的车辆,红灯即将结束,预先作起动准备,可以节省起动损失时间。黄灯单独亮起时如果的确已离线很近,刹车可能给后车造成麻烦的车可以迅速通过。

【溯源】三色信号灯起源美国

最早的红绿灯起源于英国,1868年,世界第一盏红绿信号灯在伦敦议会大厦广场上竖立起来。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黄灯的发明者是中国人胡汝鼎,发明于1927年。据《解放日报》报道,这种说法并不可靠。1899年,美国铁路系统就使用了三色灯,其中黄色代表“谨慎”。公路方面,1920年10月,美国就已经安装了三色的信号灯。

据美国Mark traffic 网站报道,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市的警官威廉姆·波茨,于1920年发明了红绿黄(琥珀)三色四向交通信号灯。当时分别代表“停止”和“通行”的红绿双色灯已经无法满足汽车城底特律繁忙的交通。

1920年10月,这盏四向三色信号灯被安放在底特律市伍德沃大街和密歇根大街的交叉口。但由于产权意识薄弱,虽然已经大规模投入使用,但波茨并没有为自己的交通灯发明申请专利。

1923年,美国人摩根发明了电气远距离遥控的交通灯并申请专利。摩根的交通灯与现代社会的交通灯功能不同,用T形的三色灯表示通行、禁止和所有道路不得行车。随后,这项专利被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收购,并发展成为一个产业链。时至今日,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使用的三色信号灯基本沿用了波茨的设计理念和外观。

【文化】多国通行“行人优先于汽车”

美国驾校不多,路考也是在真正的马路上进行的,“行人优先于汽车”是交通规则中的常识。依照规定,行人与汽车都需遵循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在十字路口,如有行人过马路,无论何种情况,车辆都必须停车避让行人。即使在没有人行横道的地方,只要有行人过马路,司机都会主动减速停车并示意行人先行。

在英国人看来,汽车鸣笛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除非是必须提醒或表示强烈不满,一般英国人开车时不会鸣笛。即使有人横穿马路,正在行驶的司机都会减速慢行,让行人先过。碰到夜间在马路上走的人,司机也往往不会鸣笛。他们会在行驶时减速并闪烁车前灯向行人示警,提醒其走人行道。

在讲究礼仪的日本,车与车、车与人之间都有很多约定俗成的趣规。大车让小车、老手让新手、车辆让行人是约定俗成的“礼仪”。

面对行人时,日本司机同样有很多“讲究”。红灯亮起时,司机不会把车辆停在离斑马线很近的地方,等绿灯亮起后飞快开出,而是在距离斑马线还有一段距离的地方就减速停车,这样会给行人留下足够的安全感,尤其不会给老人、孕妇造成紧张感。

(综合《新京报》、《人民日报》、《中国日报》、《北京晚报》报道)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