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的“减法”,内容的“加法”

形式的“减法”,内容的“加法”

不摆放鲜花、不悬挂横幅、不安排宴席……对今年地方两会,有人用三个字概括:简、俭、减。

少了形式上的东西,才会有更多精力关注实质性的内容。“小组讨论中,大家谈成绩总是言简意赅,省出来的时间都是直奔主题,真谈问题、谈真问题。”许多地方的两会,不仅在做形式的“减法”,也在做内容的“加法”。

改作风,体现在地方两会中,就是读懂两个期盼:一是减少群众反感的形式,二是增加群众欢迎的内容。换句话说,既要有所不为,更要有所为。宴会的菜单必须删减,但民生的“菜单”应当做得更好;报告的篇幅应该精简,但存在的问题不能回避,参政议政的质量还要提高。

两会开得好不好,关键在于是否发挥了会议作用;作风改得好不好,最终要看是否密切联系群众。要把作风改到深处、改到实处,归根到底还是那四个字:求真务实。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