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3)

切实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3)

清明,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

中国共产党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进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当然应该是清明的政治

清明,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一个国家的政治生态,是和执政党代表社会利益的广泛程度联系在一起的。中国共产党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进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当然应该是清明的政治。清明政治是人民的各种正当要求、愿望、呼声、诉求能够得到充分表达并得到正确实现途径的政治,是社会公平正义、民主法治能够得到充分彰显的政治,是各种公共权力能够在健全的法规制度约束下、在各种有效的监督下正确运行的政治,是党和国家各级领导机构和广大干部能够做群众表率、领风气之先、严于律己、甘于奉献、忠于职守、为官廉洁的政治,是政通人和、风清气正、百姓安居乐业的政治。

政治清明,任何时候都是广大人民群众衷心的期盼和美好的愿望,但这样的期盼和愿望,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能够变成现实。在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处于对立状态时自不必说,就是真心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政党执政条件下,因为各种复杂的原因,是不是能够在执政中始终按照自己的初衷创造一种使广大人民群众十分满意的清明政治,也并不都具有无条件的肯定答案。实现政治清明,核心是坚持人民民主,加强民主监督,保持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1945年7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回答民主人士黄炎培关于历史周期律的问题时,非常自信地告诉黄炎培:“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习近平同志不久前调研时重提“延安对”,就是提醒全党要牢记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执政党必须自觉地、习惯于接受监督和批评。人民群众的眼睛是最亮的,一个领导者的眼光再深邃,也只有两只眼睛,而人民群众则有亿万只眼睛随时注视着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因此,必须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让全党全体人民来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三者有着内在的联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这一目标,是一个整体性的目标,是一个有利于中国的反腐倡廉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良性循环状态的目标。只有干部清正,才能保证政府清廉和政治清明,同时,只有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才能够给干部的健康成长和更好发挥自己才能智慧提供好的工作环境和政治生态环境。“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归结起来,从本质上讲,就是要求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党的执政能力,大力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切实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执笔人:戴焰军)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