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明:中国农村发展理论的百年探索

王先明:中国农村发展理论的百年探索

历史沉积的思想成果富含着人类走向成功的真知灼见。中国百年历史进程中关于农村发展理论的探索,虽然许多论题在物换星移中褪去了时代色彩,但也有一些论题的思想魅力至今犹存。

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这已经是连续发布的第十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表明了我们党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我国农村的结构性变革始于20世纪初。在百年来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农村社会变迁始终是我国历史变迁的主体内容。在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今天,如何解决“三农”问题依然遭遇一些困境。“三农”问题虽是一个现实问题,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个历史问题,有着近代以来自身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基本线索。将当代“三农”问题置于百年来的历史进程中加以审视,分析中国农村发展理论的百年探索和争论,有利于厘清“三农”问题形成、发展的深层致因和演变趋向。

何以立国——20世纪初的关注

鸦片战争后,在“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演变态势中,中国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终被“重商”政策所替代。“商本”替代“农本”的历史趋势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的历史进程中被反复强化,几乎成为朝野上下的共识。然而,到了20世纪初,“重农”思潮开始复苏,使得“农业立国”还是“工商立国”成为朝野各界争论的一个焦点。

“农业立国”还是“工商立国”争论的兴起,与“工商立国”的现实困境相关。从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时期逐渐形成的“工商立国”思潮,到了20世纪初已将近半个世纪,虽然历经大量社会实践,然而其“富国强兵”目标的实现仍遥遥无期。中华民国成立后,国内局势的变化也未给“工商立国”提供更大空间。特别是1916年袁世凯死后,军阀混战,局势动荡,民不聊生。现实的困境必然引起理论上的反思,“农业立国”论因此获得了更多的社会回应。不过,20世纪初的立国之争并没有在理论上进行充分阐释,关于“农业立国”的论说更多是围绕具体农业问题展开的,较少从时代高度和发展远见上立论。

乡村重建——二三十年代的实验

如果说20世纪初对何以立国的关注是出于对“工商立国”的质疑,那么,随后对农村的关注则是出于现实的迫切需要。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日益走向衰败,社会各界对农村社会的关注、讨论与期待开始成为最为热烈的时代话题之一,并在相当程度上成为当时主要政治力量规划未来的基点。中国共产党的革命道路选择走向农村,获得了广大农民的广泛支持。农村危机、农村破产也成为那个年代富有社会良知的学者们的共识,不同背景的学者逐渐汇集于农村研究的阵营。正是不同的背景使不同学者在观察农村社会、设计农村发展道路上形成了不同的理论认知,但目标却是共同的,就是力图加深对中国农村社会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农村复兴和现代化。

这一时期,对中国农村的理论讨论蔚然成风,重点问题是关于农村社会性质、农村社会发展道路、农村社会结构与组织。但是,这一阶段的一个特点是,社会的困窘和民族的危难促使学者们的研究路径更多是从现实切入,并试图以自己的理论来影响现实,多数学者的社会参与意识非常强烈。他们从农村社会调查开始,怀着改造农村、复兴农村的理想与憧憬,到农村去,提出并实践了诸多乡村重建的方案。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梁漱溟在山东邹平的乡村建设实验和晏阳初在河北定县的平民教育运动。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佘小莉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