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治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的“肠梗阻”

治治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的“肠梗阻”

1月30日,北京律师董正伟向环保部申请公开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方法和数据信息。近日,环保部以“国家秘密”为由拒绝公开“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方法和数据信息”。2006年,原国家环保总局与国土资源部曾做过全国土壤污染调查,但污染数据至今没有公开。(2月25日《法制日报》)

为全面、系统、准确掌握我国土壤污染的真实‘家底’,有效防治土壤污染,确保百姓身体健康,环保总局和国土资源部18日联合启动了经费预算达10亿元的全国首次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花了这么多的钱,何以不让纳税的公众知道?从近年媒体报道的情况看,工业发展对环境的污染越发严重,土壤污染情况普遍存在,甚至出现了“癌症村”……想必此次调查可能是这个结果,对于公众而言,这是个坏消息,早在预期之中。显然,有关部门已经了解到此次调查的结果,如果是公众预想到的坏消息,为什么不让公众知道真相?更不该藏着掖着。土壤污染事关公众健康,公众有权知道,在“以人为本”的社会,还有什么比公众的健康利益更重要?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施行多年了,按照这个《条例》: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政府信息,行政机关都应当主动向社会公开。在公众健康问题上,没有什么“机密”可言,一切都应当透明。不公开透明,把公众蒙在鼓里,恰恰是对公众健康的不负责或渎职,也妨碍了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也许公布了土壤污染状况,会让一些人恐慌,但对大多数人来讲,公布了土壤污染状况,可以起到警醒、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可以让人们正视污染的严重性,意识到环保的迫切性,产生治染的正能量,倒逼地方政府进一步采取措施治污防害。

环保部以“国家秘密”为由拒绝公开调查信息,也反映出一个时期来百姓广为诟病的政府部门的“肠梗阻”,即动不动就拿“国家机密”的大帽子唬人,有那么多的“国家机密”吗?当“国家秘密”这一“招”屡试不爽时,公众的知情渠道就被阻塞;当“国家秘密”成为一些政府部门的挡箭牌时,就有可能成为其遮羞布。看来,在催促环保部公开调查信息的同时,有必要治治政府部门信息公开不畅的病。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