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宁:无论大小部制,关键是职能转变

房宁:无论大小部制,关键是职能转变

3月10日,备受瞩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正式提请全国人大会议审议。根据此项方案,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将减少4个,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将减至25个。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房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现阶段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对政府设置提出了改革要求,大部门体制改革是对这样要求的回应。同时,他还指出实行大部制改革并不意味着小部门体制是一种不好的体制。他认为,实行大部制或小部制受到政府职责与任务的影响,两种政府设置各有优缺点。有舆论一味追棒大部制并不科学。

大部制适合当前现实需要

房宁指出,政府机构设置从内部看,主要受到三个因素的影响,即专业性因素、制约性因素和协调性因素。政府设置不同部门,首先是专业化分工的需要,根据政府管理的需要设置专业部门对相应领域进行管理;其次,政府部门设置要考虑到适当的分权与制衡,一般情况下不能使权力过于集中;第三,在专业化分工和制约的情况下,政府机构设置还要考虑到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政府内部还会设立一些专门进行综合协调的部门。政府机构大小以及变化与这三方面的功能在不同形势和任务条件的权重变化有关。

“小部制有小部制的好处。”房宁说,小部制主要优点在于有利于政府部门专业化的水平,提升管理水平,同时实行小部门制有利于部门之间的制约,防止权力过大、过于集中。但它的缺点是部门之间协调成本高,就管理对象而言,问题在于“婆婆多”,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成本,造成浪费。

我国政府机构依然存在着机构设置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的情况。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自治制度的不断提升,减少政府职能,尤其是减少政府的干预经济活动的职能将进一步减少,这已成为一个长期趋势。在这种形势下,大部制改革就提上了议事日程。一定程度的大部制有利于解决职能交叉重叠的问题,有利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政府内部的协调性,使政府决策更加有效。正因如此,日前公布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才会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热烈期待。

那么大部制改革会继续下去吗?房宁的答案是未必。“由小到大,由大到小,这是政府机构设置改革 的循环现象。当大部制运行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它的问题也会暴露出来,那就是专业化水平下降,政府内部和部门之间的制约不足,权力太大。到那个时候,政府机构改革也许会转向小部制方向。”

“总之,大部制和小部制都必须根据现实的需要,大与小、多与少、合与分都是动态变化着的。”房宁如是说。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佘小莉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