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篱笆”拆了 小康近了(2)

“篱笆”拆了 小康近了(2)

利州区委书记赵文峤讲,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界牌的做法,就是通过新农村综合体建设,让农村公共服务与城市对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同时加快完善相关体制机制。

但界牌的探索不止于此。更核心的是,在新型社区建成后,当地村民还可在公安部门重新登记注册为居民户口。农民群众拍手称快,因为原有的承包地、山地和宅基地等权益不受影响,还可享受与城镇职工一样的养老、医保等。有望给界牌居民带来更多福利。

如果说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以及社区办事的快捷化,让农民享受到公共服务向下延伸的便利,更多体现为“以城补乡”,那么,户籍的改变,身份的转换,则体现出“统筹城乡”更本质的要求。“补”与“统”有机结合,方能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消除城乡二元分割。

调查二:界牌实践——创新管理抓什么

“为什么要在一个山区的农村建社区?”“一是解决公共服务上的城乡差别,二是促进群众持续增收,最终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利州区分管农村工作的区委常委殷扶炯答。

持续增收,对于一不靠城、二无工业、农业人口占98%以上的龙潭乡而言,挑战难度不言而喻。

但在下乡调研中,殷扶炯和龙潭乡的干部发现:农村经济越来越呈现出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等特征,但单个分散的行政村,农民组织化程度低,成规模的土地流转难展开,上规模的专业合作社难建立。产业发展规模化和降低公共服务成本,要求必须打破行政范围,统筹考虑区块发展。

在充分征求意见、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利州区引导龙潭创新农村管理方式,打破原有建制村约束,盘活各种市场要素,促使生产关系更适应生产力发展。区上还指导龙潭乡编制了新村建设、农业发展、旅游业发展、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覆盖等8个专项规划,打破区域界限,联建区域党组织和社区。

试点首先在界牌推开:由相邻的六个村党支部,连带辖区内学校、企业、协会等党组织力量,一起成立界牌联合党委,同时成立界牌社区管理委员会,下设8个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成立社区就是要在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背景下,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在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上缩小甚至破除城乡差别,二是通过管理创新,促进产业发展,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群众持续增收。”赵文峤说。

责任编辑:马少华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