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经济工作会议讲话(2)

市委经济工作会议讲话(2)

(九)和谐大局有效巩固。自身建设得到加强。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十个百分之百”管理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全年审减项目资金11.6亿元,审减率8.6%。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完成交易项目1821个,增收节支7.34亿元。公车治理成效显著,压减车辆394辆。加强公务支出预警管理,“三公经费”总额连续三年零增长。社会管理全面加强。在全省率先完成城市社区基层组织换届选举。实行市级党政领导干部轮流值班接待群众来访制度,对涉及群众利益重大决策事项开展信访评估。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市县乡村四级食品安全工作体系不断健全,食品安全经验做法得到李克强副总理和国务院食安办、省政府食安办的肯定。深入开展安全创建,强力推进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驻***部队、武警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全面加强,成功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

回顾去年的工作,在严峻复杂的形势下,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较好成绩,确实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有效应对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主动作为、克难攻坚的结果,是全市人民戮力同心、团结奋斗的结果。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不少矛盾和问题。一是运行调控问题。总体上看,我市经济仍在波动寻底,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下行压力仍然较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仍然困难,经济运行调控措施和手段仍需进一步加强。二是转型升级问题。经济转型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仍处于持续推进过程之中,结构不优、创新不足、竞争力不强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三是资源要素问题。资金保障、环境容量、土地供应等要素制约日益显现,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任务还很重。四是民生改善问题。老城区基础设施欠账多,新城区公共服务体系尚不完善,社会保障、城市交通、环境卫生等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五是改革创新问题。公共财政、医药卫生、投融资体制等重点领域改革有待继续深化。六是工作作风问题。一些干部不重实干、不重服务,沉不下心来,下不到基层,抓不到实处;一些干部遇到矛盾困难办法不多,工作效率不高、工作标准不高。对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3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一)着力推进改革开放。扩大开放、承接转移一举求多效。当前,国际和国内区域间招商引资竞争加剧,同时严峻的经济环境迫使转移企业投资态度更加谨慎、意愿有所降低,但市场的引力和企业生存的压力是产业转移的动力,我们要高度重视,倍加努力,改进方式,推动开放招商向更大规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更好效果迈进。要拓展开放空间。在持续推进工业领域开放的同时,要更加重视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开放,集中推介一批项目,大力引进国内知名企业,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医疗机构,力争开放招商实现新突破。要积极推动与郑州融合发展、与豫西北板块联动发展、与晋东南地区合作发展,加强区域间经济、文化、科技、人才、旅游等方面交流合作,形成携手共进、发展双赢的新局面。要改进招商方式。围绕我市的优势产业,围绕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瞄准中国和世界500强企业定向招商,重点做好与中国兵器、中国兵装、中国铝业、中国化工、中国电力、奇瑞集团等企业的深度合作。积极参加省里组织的招商活动,确保取得实效。要加快平台建设。******新区要积极做好国家级高新区申报工作和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城市新区中要提升位次,努力走在全省城市新区建设前列。9个省级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0亿元,实现税收25亿元。要优化开放环境。外商看重的是产业配套能力和政府服务水平,要努力改变主要靠减税让利等优惠政策“请进来”的招商方式,着力筑巢创优“引进来”,从根本上提升自身的承载力、吸引力、竞争力。要进一步完善招商信息处理和受理服务机制,强化投诉权益保护机制,维护外来投资者合法权益;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要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全力为外来投资者营造低成本、高回报、服务优、信誉好的发展环境。要抓好对外贸易。加快******海关配套项目建设,******海关开关运行,积极吸引周边企业到******海关办理业务;加快建设国家级皮毛出口基地、*****省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提升优势产业整体水平;争创一批省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积极申报省级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园区。

改革是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要突破体制性障碍,破解发展难题,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下放审批权限,为群众和企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财政征收管理,培植壮大高效财源,深化部门预算改革,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强银企对接,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创新投融资平台管理,提升融资能力,不断扩大融资规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进医保总额预付、按病种付费等支付制度改革,大力推行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积极开展“先住院、后结算”等便民服务。加快卫生事业开放步伐,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医疗机构。

(二)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是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提升质量和效益的战略重点,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强力实施“14820”城市转型工程,深入开展城市建设三年大提升行动,初步形成城市组团式发展框架,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一要加快老城区建设。做好山阳路、普济路、南通路等道路大修工作,打通一批断头路,整修一批瓶颈路,缓解交通拥堵状况。完成76条背街小巷治理工作。改造老城区供水管网30公里,确保水质综合合格率达到99.5%以上。抓好天然气利用二期工程建设,改造老城区燃气管网50公里。实施集中供热管网工程,新增供热面积40万平方米。加快污水处理厂搬迁、第二污水处理厂和污水管网建设,推进建筑垃圾处理和餐厨垃圾处理场建设,提升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二要完善新城区功能。加快中原路、中南路、世纪路西延、文汇路等城市道路建设,加强新区路网规划建设。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建设新河区域,力争三年内初步建成融高端商务、休闲娱乐、生态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城市综合功能复合区,打造城市发展新亮点。加快中心城市与组团间快速通道建设,抓好冢沁线修武至******段改建等国道省道建设。三要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坚持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扩大内需的带动点,突出农民主体、保障农民权益,积极稳妥有序推进。2013年开工建设35个社区,建设住宅楼380栋,建筑面积230万平方米。新改建农村公路200公里,今年完成投资2亿元。坚持产业为基、就业为本、服务至上,推进农村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向新型农村社区集中。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