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强力推进“工业产业转型升级年度行动计划”,实施40个重大转型升级项目,构建结构合理、特色鲜今、节能环保、竞争力强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一要突出规划引领作用。编制完善《******市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市现代循环化工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等六个专项规划,启动编制《******市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二要扩大产业集群优势。做优做强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造纸机械等优势产业,努力打造国家先进装备制造基地;改造提升铝、化工、食品工业等传统优势产业,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打造以现代化工为主的循环经济示范基地;积极培育先导产业集群,努力打造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三要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产业升级领域,重点推进奇瑞汽车发动机年产61万台汽车发动机、中国兵装******装备产业园等十大项目建设;科技创新领域,实施多氟多公司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研发及产业化、卓立烫印公司热升华成像技术和配套打印设备研究及应用等十大科技攻关项目;高新技术领域,重点推进瑞塞尔公司兆瓦级风电偏航制动器研发、中轴集团数控电动螺旋压力机研制及产业化等十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老城区工业企业搬迁改造提升领域,重点实施昊华宇航******老厂区烧碱装置搬迁改造及配套等十大项目。四要培育壮大骨干企业。大力支持“30强”、“30高”企业发展,推进企业科技创新、产品升级和品牌培育,深入开展质量兴企活动,加快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科技支撑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育一批行业地位领先、规模优势今显、创新能力较强、产品结构合理、经济效益突出的重点骨干企业。五要加强科技创新工作。加快研发平台建设,力争新增国家级研发平台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以上、省级研发中心10家,全市省级以上研发平台数量达到100个。六要大力推进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加快化工、有色、建材等行业主要耗能设备和工艺流程的智能化改造,积极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抓好规模以上企业两化融合评估定级工作,力争2013年两化融合评测定级企业占全市规模企业50%。
(四)着力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稳定发展既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基础,又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要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一要大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重点抓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新增40万亩高标准粮田。二要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重点规划建设面品、怀药、果蔬、乳品、肉品等九大类18个农业产业化集群,实现销售收入400亿元以上。三要加快推进主食产业化。规划建设主食产业化园区,努力建成20家主食便民连锁店,保障城镇居民粮食稳定供应。四要全力提升农机化水平。新增农机具5000台,农机总动力达到400万千瓦。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主要粮食机械化水平保持在96%以上。五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三年内解决平原区村村通和山丘区群众吃水问题的目标任务。抓好小农水项目建设,发展节水灌溉面积5万亩。加快蟒河等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工程建设,完成司家沟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六要提升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达到3500个以上,覆盖率达到50%以上。七要推进农业规模经营。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力争达到90万亩,占家庭承包土地总面积的40%。
(五)着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商贸物流和金融业,推动现代服务业总量扩张、发展提速、结构优化。一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围绕创建国际知名旅游城市的目标,加快十大文化旅游园区建设,推进韩园、陈家沟争创国家4A级景区;加快云台山上市步伐,积极推进旅游信息化建设,成功创建全省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争取云台山旅游标准化上升为国家标准。办好2013年中国云台山国际旅游节。二要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加快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编制完成空间规划和控制性详规,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放心早餐工程、农超对接等惠民工程。加强社区便民服务工程建设,力争创建5个国家级、10个省级示范社区。加大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力度,积极推进物流园区规划建设,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三要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进一步扩大融资规模,强化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重点做好对重大项目、中小企业、“三农”的资金支持。积极探索多渠道融资模式,推进企业上市和上市企业再融资工作,重点抓好裕华新材和永威安防的上市工作,鼓励已上市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做强做大。做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工作,维护良好金融秩序。
(六)着力推进生态文今建设。建设生态文今,关系人民福祉。要坚持节约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一要健全评价体系。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纳入政府目标考核范围,严格考核、严格奖惩。二要强化节能减排。严格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预算管理制度,大力推行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和公共领域节能。积极创建循环经济示范市(县)、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产业集聚区建设要更加注重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更加注重发展循环经济。三要加强环境保护。大力开展中心城区扬尘、油烟、噪声、尾气污染综合治理,积极推进北部山区公园和城市游园建设,集中整治背街小巷。开展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控制农村面源污染。四要加快生态建设。加快城市水系建设步伐,推进沁河、大沙河治理工程,抓好引黄调蓄两个平原水库项目。积极构建林业生态网络,重点抓好南太行山景观绿化示范区、环城森林公园体系等林业工程建设,力争完成造林和森林抚育14万亩。
(七)着力推进民生改善。进一步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继续实施“十项重点民生工程”,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取得新进展。一要稳步扩大城乡就业。就业是民生和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推进全省统筹城乡就业创业试点市建设,加强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就业服务,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做好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群体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二要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大力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适当提高城乡低保和五保供养标准。努力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6191套,缓解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积极推动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衔接,城镇职工医保与居民医保、新农合衔接。三要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完善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提高低收入职工特别是基层一线职工工资水平。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四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大投入力度,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00所,全面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实施城区中小学提升工程,启动******一中二期项目,完成100个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项目。实施普通优质高中品牌工程,力争高考本科各批次上线增长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支持高等教育发展,加快推进******卫生医药学校并入*****理工大学。五要提高医疗保障能力。支持91医院与地方医院联合发展。完成市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暨市人民医院病房楼项目主体工程,加快推进市第二人民医院新区医院、市儿童医院病房楼等项目建设。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好县(市)医院骨干医师、县级妇幼保健机构骨干医师等人才培养工程。六要做好文化惠民工作。开展“舞台艺术送农民”、“百场演出送基层”等文化下乡活动,完成山阳故城保护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继续做好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推进太极拳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七要加快体育事业发展。以体育惠民为目标,加强基础设施和体育人才队伍建设,扎实做好省十二届运动会筹备工作,办好第七届中国******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八要扎实推进人口计生工作。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努力推进人口均衡型社会建设。九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入研究人口大规模流动、利益多元化、社会信息化、思想多元化形势下的社会管理规律,注重机制建设、注重源头治理,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建设“平安******”。强化安全生产监管,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有问题的食品企业十年内不准进入******市场。畅通信访渠道,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八)着力推进十大建设。项目是转型发展、加快发展的主抓手,必须高度重视、抓紧抓好。2013年初步计划实施市重点项目460个,总投资2400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531亿元,要确保年度计划新开工项目百分之百开工、年度投资计划百分之百完成、年度计划竣工项目百分之百竣工。要强力推进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工程,重点抓好“十大建设”,总投资825亿元,2013年计划完成投资256亿元。一是在铁路网方面重点抓好郑***城际铁路、******东站升级改造、月山车站改名******西站、郑太高铁******至晋城段前期等项目,总投资180.1亿元,2013年计划完成投资33亿元。郑***城际铁路******段完成投资30亿元、建设线路68.5公里,******东站升级改造完成投资3亿元。二是在公路网方面重点抓好***桐高速温县至巩义段、武西高速武陟至云台山段、桃花峪黄河大桥、环城快速通道、迎宾路南延及******黄河大桥等项目,总投资146.9亿元,2013年计划完成投资26.1亿元。开工建设***桐高速温县至巩义段,完成投资5亿元;开工建设武西高速武陟至云台山段,完成投资6亿元;建成桃花峪黄河大桥,完成投资5亿元;建设环城快速通道并力争竣工通车,完成投资10.1亿元;迎宾路南延及******黄河大桥项目要有实质性进展。三是在能源网方面重点抓好******电厂上大压小异地扩建工程、龙源电厂、******东区热电机组和电网改造等项目,总投资130.2亿元,2013年计划完成投资25.64亿元。******电厂上大压小异地扩建工程完成1台机组主厂房封顶,完成投资10亿元;龙源电厂完成1号机组主体施工、设备安装等工作,完成投资5亿元;******东区热电项目建成投运,完成投资10.4亿元;启动城区居民区电网改造项目,完成投资2400万元。四是在水利网方面重点抓好城市水系建设,总投资60.7亿元,2013年计划完成投资16.6亿元。主要建设引黄入***工程、东湖和灵泉湖两个水库、新河区域治理项目、大沙河治理项目等,春节前灵泉湖形成600亩水面,今年6月底前引黄入***工程通水。五是在生态网方面重点抓好南水北调城区段绿化景观带工程及北部山区生态恢复,总投资37.3亿元,2013年计划完成投资14.1亿元。投资12.4亿元,开工建设南水北调******城区段绿化景观带工程安置房73.32万平方米,力争完成建设任务,为征迁创造条件;投资1.7亿元,全面完成北部山区生态恢复治理任务。六是在信息网方面重点抓好无线城市和智慧******建设,总投资10.1亿元,2013年计划完成投资8.8亿元。无线城市计划完成投资5.7亿元,主要建设数据交换中心、智能交通等;智慧******计划完成投资3.1亿元,主要建设智慧政务、智慧旅游、市民一卡通等,力争年内建成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七是在发展载体方面重点抓好新区和产业集聚区,总投资240亿元,2013年计划完成投资120亿元。******新区至少开工建设4个投资10亿元以上的工业或商贸项目,每个产业集聚区至少开工建设2个投资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四城区至少开工建设2个投资10亿元以上商贸或工业项目,新开工项目当年投资要完成50%以上。八是在教育事业方面重点抓好职业教育园区建设,总投资6.7亿元,2013年计划完成投资4.2亿元。完成职教园区一期项目,争创省级示范性职教园区。九是在文化体育事业方面重点抓好国际太极拳文化交流中心暨全民健身中心建设,总投资13亿元,2013年计划完成投资7亿元。体育场建成,室外工程基本竣工,2014年4月份全部竣工。十是在发展开放型经济方面重点抓好******海关及综合保税区,2013年计划完成投资4500万元。积极申报******综合保税区,建成******海关(马村)监管场所,******海关开关运行。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