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疗养院不容易——看美国医改项目为何推进艰难(3)

摘要:有研究报告显示,美国医疗体系在就医方便程度、医疗质量、医疗开支以及医疗保险等诸多方面均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主要表现为花钱多,但效果不理想。为减小财政负担,美国政府自2005年开始推出了一项名为“钱随人走”的医保改革措施,鼓励患者离开疗养院,重返社区生活。

弗吉尼亚州的项目负责人尼科尔•马丁说:“房子是我们面临的头等挑战,我们启动项目之初根本不知道这有多难。”

(缺乏合适住所是病患离开疗养院的主要阻碍)

此外,一些州的项目主管还反映,缺少家庭医生和护工、与非营利机构合作帮助参与者搬家的手续繁琐耗时等因素,也是造成项目进展缓慢的原因。

一方面,项目推行者抱怨障碍重重;另一方面,一些参与者也不满项目实施不力,导致他们等待时间过长,而且搬离疗养院后的现实与承诺相去甚远。

49岁的柯蒂斯•威尔克森曾是一名厨师,一次手术失误导致截瘫,已在疗养院生活十多年。听说“钱随人走”项目后,他尝试申请。2009年,他首次与华盛顿特区的项目办公室联系,却被告知项目已经结束。但两年后,一名项目协调员上门找到他,替他报名。

2012年8月,他得知自己的申请获批。他说,从那以后,项目承诺的各种服务开始急剧“缩水”,许多环节都靠他独自完成。

他自己与华盛顿特区的住房管理机构联系,租到一套一居室公寓。“除了给我买了一套家具,他们(项目协调员)几乎什么都没做,”威尔克森抱怨说,“他们没帮我交第一个月的租金和保证金,最后是我自己交的。10月份的租金也没交,我又只好自己交。他们甚至没事先找好家庭护工上门照顾我,这太坑人了!”

2010年12月,一家残疾人权益保护组织曾起诉华盛顿特区政府,指控后者执行“钱随人走”项目不力,妨碍当地2900名疗养院病患重返社区。

参与起诉的律师玛乔丽•里夫金指出:“项目实施已进入第五个年头(华盛顿特区于2005年启动项目),却几乎没有人在他们帮助下搬出疗养院。特区政府无心推广项目,疗养院里的患者很多都不知道有这项服务存在,工作人员也不清楚。”

面对种种现实困难,美国联邦和州政府已开始调整项目实施细节。奥巴马政府通过的医改方案将该项目实施时间延长到2016年,并追加9亿美元拨款。一些州政府也根据实际情况下调目标人数,同时着力改善社区配套设施,加大对病残者重返社区后的援助投入。(完)

(未经宣讲家网站同意,请勿转载。转载需注明:来源宣讲家www.71.cn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