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首访之旅:一次春天的访问

习近平首访之旅:一次春天的访问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早春三月,一个新的万物复苏的季节,一个新的播种时刻。此时,位于北方的邻国俄罗斯,白雪覆盖下的大地宁静舒缓,像睡美人一样等待春风一吻,柳绿花开。远在赤道及其以南地区的坦桑尼亚、南非和刚果共和国,绚烂的阳光像久别重逢的挚友一样热情。

在这个美好的时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偕夫人彭丽媛,于3月22日至3月30日,进行了首次出访。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

19世纪的俄罗斯哲学家、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以长篇小说《怎么办?》闻名于世。在他去世124年后,一个近邻——中国的国家元首习近平来到了他的祖国,并引述了他的名句。

中俄邦交走过的漫漫长路,恰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描述的那样,从来都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两国曾紧密结盟,也有过交恶、对抗甚至爆发武装冲突的严重对立。近20年来,在双方努力下,中俄关系趋于成熟。1992年“相互视为友好国家”,1994年宣布建立“建设性伙伴关系”,1996年升级为“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每隔两年就迈上一个新台阶。2001年,两国又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以法律形式确定要永远做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2004年,两国最终解决了边界问题。

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后,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定位了中俄关系:对俄关系是中国外交的优先方向。从过去的“优先方向之一”到现在的“优先方向”,两字之差,却是质的提升。

尘埃、泥泞、沼泽、丛林,我们都已走过。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组大国兼邻国关系,中俄关系“正处在历史上最好时期”。现在,是时候把中俄关系带向更好的未来了。

3月22日,访俄首日,从下午3点多到晚上10点40分,习近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一起工作了7个多小时”。由于两国元首会谈的时间大大拉长,当晚俄罗斯“中国旅游年”的开幕式不得不比原定时间推迟近两小时。

7个多小时里达成的重要成果包括:习近平和普京批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实施纲要(2013年至2016年)》,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合作共赢、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见证两国政府和企业间多项合作文件签字仪式,涉及便利人员往来、打击非法移民、能源、生态环保、人文、地方合作、金融投资等领域。

令俄罗斯媒体惊叹的是,这“7个多小时”里,除了向无名烈士墓献鲜花,所有与到访相关的活动都安排在克里姆林宫举行,这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礼遇。一段时间以来,普京很少离开自己莫斯科郊外的官邸新奥加廖沃,如果不是非常必要,他不会待在克里姆林宫。

更隆重的礼遇被安排在第二天,普京主动邀请习近平参观俄国防部。3月23日下午,俄国防部长绍伊古陪同习近平参观俄联邦武装力量作战指挥中心。俄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郑重地向习近平报告:“尊敬的主席先生,您是我们为之打开俄联邦武装力量作战指挥中心这扇门的首位外国领导人。”

这一史无前例的安排,体现了俄方的“最大诚意”,也意味着两国最高层之间的默契与友好——据俄罗斯媒体报道,在会谈中,习近平对只比他大1岁的普京说:“我觉得,我和您的性格很相似。”闻言,普京会心一笑。

出生于1952年的普京,始终以振兴俄罗斯为己任。2000年首次当选总统后,继承了彼得一世“给我20年,还你一个奇迹般的俄罗斯”的雄心壮志。出生于1953年的习近平,在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后,提出要实现“中国梦”,展现了中国新一代领导人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迫切感。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欧亚研究部主任陈玉荣看来,无论“中国梦”还是“俄罗斯梦”,其核心内容都是追求国家富强和民族的伟大复兴。相似的“追梦”之路,必将为深化中俄合作带来新契机。互利共赢的中俄合作道路,也必将为新时期大国关系提供新的典范。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在这样的危难时刻,中国义无反顾地走进非洲。”

3月25日,南非总统祖马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所指的危难包括:非洲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地区,目前非洲国家又饱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困难。然而,从踏上非洲大陆的那一刻开始,习近平就反复传递一个重要信号:非洲是“希望的大陆”、“发展的热土”,“非洲雄狮正在奔跑,21世纪将是非洲的世纪”。

对非洲,习近平一点也不陌生。“这是我担任中国国家主席之后首次访问非洲,也是我第六次踏上非洲大陆。”他年轻时就熟知中非友好事业,对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领导人和非洲老一代领导人的真诚交往了然于胸。他在不同工作岗位上,曾先后5次来到非洲。上一次到访是在两年前,他以国家副主席的身份访问南非、安哥拉和博茨瓦纳。

时隔两年,再来非洲,习近平用两个词概述了自己的“非洲印象”:常来常新,热情似火。前者“让人欢欣鼓舞”,后者“让人难以忘怀”。

第一站,到访“赤道雪山之国”坦桑尼亚。3月24日下午,当习近平专机抵达坦桑尼亚时,基奎特总统亲自在机场迎接。傍晚,当习近平抵达总统府时,基奎特又特意来到总统府院门相迎,然后并肩前往总统府大楼。百米长的道路两侧站满了坦桑尼亚民众,比他们鲜艳的民族服饰更抢眼的,是他们头上戴着的印有习近平肖像的帽子。他们甚至用中文欢呼:“习主席,你好!”

3月25日,习近平在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发表演讲,围绕“真、实、亲、诚”4个字,全面阐述中非关系和对非政策,提到了中国梦、非洲梦、世界梦,并宣布:3年内中国将向非洲提供200亿美元贷款额度,为非洲培训3万名各类人才,“中国将为非洲发展提供应有的、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的帮助”。

30分钟演讲,30次掌声。这掌声是追求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和追求减贫发展的“非洲梦”的共鸣。

第二站,到访“彩虹之邦”南非。3月26日,在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的联邦大厦广场上,南非总统祖马热情迎接习近平,21响礼炮回荡在万里晴空。

次日,在海滨城市德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如期举行,这是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首次来到非洲,也是金砖国家首次同非洲领导人举行对话会。被称作“金砖五国”的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来自四大洲。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部副部长赵晋平曾有一个形象的比喻:“金砖国家就好比一颗颗珍珠,但是没有串起来,是四处散落的。”用什么串起来?习近平在主旨讲话中给出了答案:“我们要用伙伴关系把金砖各国紧密联系起来。”

当金砖遇到非洲,中国元素更加闪亮。3月28日,习近平和非洲国家领导人举行早餐会。清晨,沐浴着金色的朝霞,数支车队沿着长长的海岸线,先后抵达北方海滩饭店,这里就是中国代表团的驻地。简洁典雅的大圆桌,洁白的桌布,一道道中国菜肴端上来,寿桃包、春卷……14位非洲贵客对“舌尖上的中国”并不陌生,随着中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制造和中国文化也成为非洲人民生活中须臾不能分离的一部分。南非总统祖马、乌干达总统穆塞韦尼、莫桑比克总统格布扎、赤道几内亚总统奥比昂、乍得总统代比……他们与习近平畅谈历史和现实、经济和金融、合作和培训。“中非关系的发展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习近平这句话,正是早餐会上各国元首意犹未尽的心情写照。

第三站,到访“木材之国”刚果共和国。3月29日,在刚果共和国议会,习近平再次重申 :“尽管非洲局部地区出现了一些动荡,但我坚信,这些困难和曲折阻挡不住非洲迈向和平、发展、进步的坚定步伐。此时此刻,我想起一位非洲诗人的诗句:‘向前走,非洲,让我们听到你歌声中胜利的节奏!’”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一个大国的元首,将非洲作为自己的首访地,这在世界外交舞台上,都是十分罕见的。在争取民族独立的年代,中非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在谋求国家复兴的近10多年里,中非关系实现了跨越性大发展,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国,贸易额从2000年的100亿美元跃增到2012年的2000多亿美元。在未来,非洲始终是中国外交政策的优先方向之一。正如非洲人常说的那样:“我存在,因为你存在。”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