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派系理论误读中国政治”事件简介

“西方派系理论误读中国政治”事件简介

专家称西方派系理论误读中国政治 误导公众舆论

这种派系政治理论强调党内派别之间的权力斗争对政治过程的决定性作用和影响。其实,依靠派系和裙带关系来实现中国统治者或上层领导人权力交接是最不稳定的政治过程,历史上无数事实都证明了这个血的教训。

西方派系政治理论在很大程度上误导学术思考和公众舆论

2012年中共十八大最高领导层权力交接和过渡引发西方媒体和学界的广泛关注和评论,绝大多数评论都把新一代领导人的产生和人事布局视为派系斗争和裙带关系的产物,而不是看成是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权力交接制度化的表现,甚至把制度安排看成是派系权力斗争和裙带关系决胜的工具,把中国政治过程特点概括为“非正规政治”(informal politics)和“裙带政治”( patronage politics)。这种观点和评论其实依据的是西方派系政治理论(factional politics theory)。

这种派系政治理论强调党内派别之间的权力斗争对政治过程的决定性作用和影响。各派系成员与派系领导者之间存在着职业历史根源或政治意识形态基础上的相互依赖、忠诚和上下级关系,派系领导者常常为了增强其权力或实现某种政治目的、政策、利益而与其他派系领导者结成联盟,以达到各自可以接受的政治结果或分享权力的目的。因此,各派系之间总是存在着权力斗争,以影响人事任命和政策结果。由此理论出发分析政治过程的学者认为,派系(factional groups)和裙带关系(patron-client ties)是中国领导人选拔机制和政治过程中的最重要的、主导性的因素,派系忠诚度及其家庭背景影响着中国最高领导人的选拔和晋升,从而维系中共政治的连续性、稳定性。

然而,这种理论对政治和政策制定过程的分析过于简单化,忽略了制约和影响政治过程和决策过程的其他更为重要的因素,如制度规则、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环境等。其实,这些关于中国政治的理论观点和时政评论所依据的并非可靠和充分的事实根据,而在很大程度上是凭借个人观察和猜想谁属于哪一派别,甚至根据网页博客、传言或并不可靠的所谓内部消息,来对党和国家领导人进行 “识别”和“排队”,不仅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误导学术思考和公众舆论。遗憾的是,不少人还是习惯于接受这样的派系政治分析模式。

“派系”、“裙带关系”对中国政治过程的误读

西方政党政治中常见的政党派系(factions或factional groups)通常指那种在其权力结构里形成了某种纵向的相对固定的权力利益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存在着某个派系领导者,追随者与他具有相同的思想、理念、目标或明确的派系共同利益等,形成了某种政治派别的身份认同,并与其他政治派别竞争权力或分享权力。而在当前中国政治中,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非正式的、相对灵活和流动性很大的人际关系(personal relations),而且一般是横向为主的互助互惠的互动关系,并不是纵向的以某个领导者为首的派系关系,更没有像中共历史上出现的那些在党内形成某些派别领导者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各种“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派系斗争。所以,把这些“人际关系”及其个人看成固定的“派系关系”,不加区分地混淆起来,并把派系斗争简单地应用在当代中国政治分析上是很牵强附会的,并很容易产生误导。另一方面看,把裙带关系看成派系连接的纽带并主导着中国政治过程和最高领导人的选拔和晋升也是不符合事实的,因为绝大多数新产生的领导人并没有这种所谓的家庭裙带关系或其他裙带关系,在某个党和政府机构工作的人并不能简单地归入某个派别或表明这个人对某个领导人有某种派别忠诚或裙带关系。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