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城市的“城管”系统

美国城市的“城管”系统

在纽约有一个名为街头商贩工程(The Street Vendor Project)的NGO组织,致力于联合街头商贩维权。

一个街头商贩正在看《街头商贩指南》(Street Vendor Guide)。

《街头商贩指南》图文并茂地写明了街头商贩的权利和需要遵循的规范,以及跟警察打交道时需要注意的细节。

在中国人的习惯性思维中,城里有小商小贩,或者流动商贩,就需要有城管。因为事关多个方面,于是交通、公安、工商、卫生,甚至园林等部门协作行动,久而久之,一支综合整治的执法队伍也就建立起来了。

反观美国的一些城市,其操作方式却很不一样,所体现的是一种不同的“城管”思维。

没有围墙的城市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呆了一段时间后,我明显感觉,这里相对于中国许多城市来说,有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围墙很少。无论住宅区、大学,还是政府办公机构,都很少用围墙围起来。

最初以为这是华盛顿的独特现象,毕竟这里人口密度相对较低,后来利用假期参观了纽约、波士顿等城市,发现在这些城市也很少见到围墙,由此推测这可能是美国城市的普遍现象。

没有围墙,对中国来说几乎是不可想象的。我们习惯修围墙,长城就是一种围墙。故宫有围墙,国家、政府、企业修围墙,而且老百姓也修围墙。围墙给我们带来安全感,尽管其作用很大程度是心理层面的——对于越来越现代化的社会来说,翻墙太容易了。

不过,近年来美国也在修建一道墙,这是基于2006年9月国会通过、10月总统签署的《2006年安全围墙法》(Secure Fence Act of 2006),在美国和墨西哥边界修建一道1126公里的隔离墙,用以降低非法移民入境、毒品交易等事件,以确保边界更安全。不过,该法案遭到了国内外不同团体的强烈抵制和反对——比如,当时新当选的墨西哥总统费利佩·卡尔德龙就认为修这道墙与修柏林墙一样是“巨大的错误”;而且这道墙因为成本高昂,至今仍未全部竣工。

因为中国城市中围墙能将围墙内的管理事务交给“单位”或者“物业”,极大地缓解了城市管理的压力,所以,中国有而美国没有或者很少有围墙,就让作为中国人的我不禁担心一个问题:如果有人把小摊摆在或者把小车停在你家门口或附近,成天吵吵闹闹,那该怎么办呢?

事实是,在美国的许多城市,较少见到流动性的小商小贩,而且流动商贩引发的问题似乎并不严重,像中国城市频频出现的作为执法者的“城管”与流动商贩直接冲突的情况更是绝少发生。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美国的“城管”特别强调综合治理,这不是说成立一个“综治办”来执法,而是巧妙地运用包括企业、NGO和个人在内的整个社会力量,来形成合力,构筑管理措施链,维护社会秩序。

具体阐述这一“综合治理”前,举一个例子可以说明政府、个人与企业之间的协作:前面说过美国城市围墙很少,而居民家庭车辆却不少,所以如果没有地下停车场或者专门车库,不少建筑在设计时就会在旁边留有空地用来停车,因为是敞开式的,这样就将碰到乱停乱放问题,相关业主或经营者怎么解决呢?

不少这种停车场的入口旁边,都会立一块牌子,写着拖车公司的警告(其实也是广告)。在我所住公寓附近的两个小停车场,都可以看到这种牌子,它们不同的制式表明其来自不同的拖车公司。牌子内容大意是:“未经准许,切勿停入。否则拖走,费用自担。”接下来表示一周7天每天24小时都是如此,下面除了告知车主如果车子被拖走可以打的当地警局非紧急事务部门电话,还告诉了相关的拖车公司名称及电话。让倒霉的乱停车的车主自己去解决由此带来的麻烦事。为此,在我入住时,公寓管理者Tim就特别跟我强调,如果我有车,或者朋友开车来看我,停入前一定要跟他们讲,获得他们的允许,否则车子会很容易被拖走,很麻烦。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