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个要点看苏联兴亡(6)

从十个要点看苏联兴亡(6)

我们从苏联灭亡中应当记取的第三个历史教训是,当社会爆发严重危机时,要如何能够涌现坚持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总方针的强有力精英人物,能够战胜保守派、改良派和激进自由派。在课堂上和课外交谈中,时常有学生向我提问:苏联共产党执政74年,为什么培养不出能够创造性发展马克思主义、勇于开创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的精英人物?依据我个人的研究,我认为列宁创建的苏共能够首先在俄国一国开创建设社会主义的崭新事业,必然会锻炼成长一批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家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精英。可惜这些人都被斯大林整死、逼死,被斩尽杀绝了。如果还有一些幸存者,那么斯大林之后就很可能开创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事业。这里仅举一例为证。这就是布哈林(1888-1938)。他是1906年18岁入党的老布尔什维克,1917年当选党中央委员,是当年领导莫斯科武装起义的核心人物,又是发表过众多名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列宁在1922年“政治遗嘱”中称“布哈林不仅是党的最宝贵的和最大的理论家,他也理所当然被认为是全党喜欢的人物”。[8](P745)1924年当选中央政治局委员。他坚持列宁晚年的新经济政策,主张落后回家要充分发展商品市场经济,不能急于消灭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1928年因在工业化速度、农业集体化等问题上与斯大林等人意见不同,被打成右倾反党集团。1937年进而被开除党籍并被逮捕,1938年被诬陷为敌特间谍被处决。他比斯大林小9岁,1953年斯大林73岁猝死,他才64岁。如果他未被处决而幸存下来,他就可能在斯大林之后得到平反昭雪,开创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只要我们不搞对领袖的个人崇拜,不搞一言堂,能维护党内的自由与民主,能包容“异质思维”即不同观点,真正用创造性马克思主义造就干部,这样才能在危机爆发时刻或处于历史转折关头,党内会涌现能人和强人来率领群众扭转乾坤,继续开拓社会主义事业。从苏联和东欧八国剧变的历史经验来看,在剧变时刻不论激进派、改良派或保守派获胜掌权,苏联模式都必然灭亡。苏联是由于有叶利钦这样的政治野心家、阴谋家、冒险家带头以激进自由派名义把苏联搞垮的。即便是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改良派得势,苏联再拖延一两年,苏共像东欧各国共产党那样都改姓改名为社会民主党,苏联也是要垮掉的。即便是保守派的八·一九事件获得成功,也不可能再继续维持住苏联模式。罗马尼亚共产党保守派首领齐奥塞斯库岂不是在1989年12月曾下令爱国卫队镇压示威造反的人民群众,结果军队哗变,反而把齐氏夫妇拘捕,迅即通过军事法庭审判处以极刑。总之,苏联模式必须改革开放,只有改革开放,才能重获新生;死抱着苏联模式不放,最终必然是死路一条。自由、民主、法治是世界历史浩浩荡荡的强大洪流,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社会主义理应开创更高于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法治,它才能最终取代资本主义。缺少自由、民主、法治的苏联模式,厉行管制、专制、党治的苏联模式,最终必然会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抛弃。只有不断改善完善党的领导,才能持续坚持党的领导。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