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的精神内核是社会包容(2)

城镇化的精神内核是社会包容(2)

摘要:李克强总理曾强调:“中国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并提出了“近10亿人的城镇化”的目标。外来人口不仅为城市的发展作出贡献,同时还大大降低了中国大城市的老龄化程度。

我们需要认识到,中国的第二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的生活境遇已然完全不同。他们是在“N年不变”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出生的一代。在以家庭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下,这代农民工的名下也根本没有属于他们的土地。此外,他们自出生后,其人生道路基本就是沿着“读书、初中或高中毕业后即来到城市打工”的路线进行。农业生产活动距离他们的生活其实很遥远。因此,家中的责任田,对第一代农民工来说,是从城市回到农村后的“退路”,而对极少从事过农田劳动的第二代农民工来说,他们很难再回到农村,其退休后的出路不是告老还乡,而是扎根城市。尤其是,他们的下一代,基本在城市出生,与农村的距离更加遥远,他们俨然已成为无数“城市人”中的一员。如果城市对待他们仍然缺乏包容的态度,那么城镇化的进程必然受损,对他们的排斥,也决定了这样的“城镇化”必然不是真正的城镇化。

中国的城市拒绝“低素质”人口已然不可能。在城市建设中想要效仿新加坡和香港的道路也难以行得通,毕竟在中国,城市不存在天然的屏障限制人口的涌入,并且,改革开放以后,因为劳动力资源市场化配置的需要,与人口流动相关的政策变得非常开放,城市对农村人口进入也没有人为地限制。农民单枪匹马,完全可以离开依附的土地随处走向城市的各个角落。城市作为一个全面开放的系统,不可避免地迎来结构多样的人群。

尽管在中国,如今很多特大城市由于涌入太多人口而致人口密度过大,的确有很多社会问题。不过,比较世界其他城市,如印度的孟买和加尔各答、巴基斯坦的卡拉奇等人口密度排名世界前三位的城市来说,在中国大陆,只有一两个城市堪与之相比。不能把人口密度过大,作为排斥外来人口的借口。另外,城市的地理范围是人为划定的。上世纪80年代,有人认为北京只能容纳800万人口,当时人们的视野还局限在北京城三环以里的方圆;而新世纪来临之际,人们认为北京可以容纳1600万人口,此时北京城已是六环环绕的更大城市了。到如今,北京已容纳了2000万左右的人口。这说明,同其他国际大都市一样,像北京这样的中国大城市,城市人口的增加,一方面来自城市本身的地理扩张,另一个还来自以这个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圈的扩张。

外来人口不仅为城市的发展作出贡献,同时还大大降低了中国大城市的老龄化程度。据媒体报道,2010年,以户籍人口计算,上海市的老龄化程度为23.4%,北京市为18.7%;但以常住人口计算,根据六普数据,上海市的老龄化程度为15.1%,北京为12.5%。两相比较,上海市要相差8.3个百分点,北京市要相差6.2个百分点。如果没有流动人口的补充,上海市和北京市大概早已陷入缺乏劳动力资源的困境。对城市外来人口的排斥是把双刃剑,而且很可能对着外来人口的一边是钝的,而对着城市的一边却是利的。

中国城镇化和城市化的步伐,缺乏了对农村人口的包容精神,将难以为继。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